紫竹高新区:打造可持续科技园区的独特样本

2020-03-07 05:21罗曙辉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孵化器高新区园区

罗曙辉

近日,紫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紫竹高新区)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中实现8年“七连跳”,在全国169家高新区中位列第12位。这样的成绩,并不容易。

18年前,紫竹高新区所在的吴泾镇地处偏远,经济发展滞后。而今,紫竹高新区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绿化率超过50%,高科技大楼拔地而起,入驻企业达3754家,国家级科研机构20个,2019年全年实现技工贸收入680亿元,全年累计税收收入63.33亿元。

紫竹国家高新区党委书记、副总经理骆山鹰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表示:“国家高新区评价考核体系由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能力、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能力、高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四大模块共计40个统计指标组成。我们在经济体量上有弱势,但是我们在其他指标上表现良好,尤其是可持续发展能力,这让紫竹高新区总体的得分稳步上升。”

作为全国唯一一家以民营企业为开发主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紫竹高新区为全国高新区建设贡献了一个独特样本。

底   色

——“生态、人文、科技”的理念

2001年,上海市、闵行区两级政府决定建立上海紫竹科学园区,提升上海开发区创新能级。园区规划建设由民营企业紫江集团承担,并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著名高等院校,建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科学园区发展模式。自创建之初,紫竹高新区就确立了“生态、人文、科技”的发展理念。

据骆山鹰介绍,正是这一理念,让紫竹高新区在开展研发基地和投资大学园区的核心建设的同时,规划了与研发基地几乎等级相当的生活配套,同时实现园区绿化率超过50%,把黄浦江沿岸纳入为紫竹高新区开发范畴,使尊重自然和人的活动达到统一和谐的境界。以此为基础,紫竹高新区更引进开发教育、医疗、交通、住宅等配套产业,增强人才黏性、带动地区发展。如,引进以理工科见长的上海交通大学和以人文为特色的华东师范大学,形成紫竹高新区强大的“智囊中心”;建设了整建制的附属中学、小学、幼儿园,提供人才子女入学的全链条服务;改善原来到市区需要1.5-3小时的拥挤交通状况;与上海三级甲等医院达成协议,解决整个吴泾地区居民的就医问题等等。这样的建设,打造了一个“居住、创业两相宜”的人文生态环境,由此也带动了园区所在地整个吴泾镇的交通、教育、医疗、住宅、娱乐消费的综合发展。

“紫竹高新区生态、人文的底色,为紫竹高新区吸引了更高质量的科技型企业的入驻与长期发展。”骆山鹰说。

路   径

——具有社会责任基因的运营管理机制

2019年10月30日,《上海紫竹高新区(集团)可持续发展白皮书(2019)》(以下简称《白皮书》)发布。从这份白皮书中能窥见,支撑幸福和谐的可持续典范园区发展愿景的,是多年来形成的社会责任管理机制。

自2006年成立紫竹商会,2010年成立青年社团紫米团,2015年成立紫江公益基金会,2016年成立紫竹高新区CSR联盟,紫竹高新区一步步搭建起具有高执行力、高响应度的社会责任管理组织架构。通过孵化创新创业企业、搭建共享共创平台、引导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等举措,以更高质量的方式服务区域发展,提升可持續发展能力。

打造紫竹创业孵化器,支持创新创业。紫竹高新区建设了“专业孵化器+新型孵化器+综合孵化器”协同发展的“紫竹孵化器组团”。长期以来,孵化器运用高新区内五百强、国企央企聚集的优势,解决断层接力,成为创业创新的蓄水池。

2018年,孵化器培养的三家企业拿到了闵行区领先人才培育6个名额中的3个。目前,紫竹高新区形成了一个国家众创空间,一个国家级孵化器。国家级产业服务促进机构12个,在孵企业数194家。在孵企业知识产权托管率达100%,累计取得各类知识产权10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50%。

搭建产业链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共享共赢。紫竹高新区利用平台优势,优化资源整合,推动高新区科研、教育、生产功能和资源优势的集成化及协同创新,促进园区、校区、社区“三区融合”持续深化。例如,紫竹高新区建立“实验仪器共享平台”。截至2018年底,有15家拥有实验室平台的企业提供了总价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仪器设备,服务范围扩大到航空技术、电气能源、新能源、新材料等七个领域,并向全市企业开放,这一举措有助于高新区乃至上海市整体科技水平和实力的提升。

以责任为企业赋能,打造和谐高新区。紫竹高新区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支持、组织推动,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为园区建立了一个有温度、有感情、有质量的社交圈,营造了具有社会责任感与可持续发展意识的社区氛围。

比如紫竹高新区在引进创业企业时以社会责任为重要标准,紫竹商会基于园区企业(大部分为高新科技企业)需求调研梳理并编成《园区危险化学品使用指导手册》,引导企业安全生产;紫竹高新区还组建以园区企业为核心的紫竹高新区社会责任联盟,举办各类CSR交流活动,引导企业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经营中。

当前,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组织工程研究与开发中心、国家动物医学研究中心已经落户紫竹高新区,微软研究院、英特尔、欧姆龙、SMC等世界五百强企业也在此设立了区域甚至全球研发中心。紫竹高新区形成了以信息软件、数字视听、生命科学等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为本土的创新创业企业提供发展空间和创新资源,打造国内龙头企业的集聚地。但是,在骆山鹰看来,对标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成为全球领先的可持续发展示范园区,紫竹高新区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有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加持,他对这一目标充满信心。

猜你喜欢
孵化器高新区园区
整合后开发区(园区)名单“3+17”
待疫散云开,来园区赴一场春的修行
河南省国家高新区创新实力稳步提升
河南省国家高新区创新实力稳步提升
河北邯郸拥有现代农业园区167个
广东新认定6家省级高新区
四川新增7个省级高新区
湖南省认定科技企业孵化器48家
孵化器清场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