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参加气候变化大会十年,相信未来,谨慎乐观

2020-03-07 09:05胡文娟于志宏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王石万科气候变化

胡文娟 于志宏

一提到王石,很多人会想到“万科”,会想到“登山”“探险”,但其实他还是中国企业家中较早关注气候变化的典型代表。他不仅带领万科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建造了中国近一半的绿色三星住宅,此外他还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带领众多企业家积极投身气候行动。

从2009年开始,王石就第一次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到2019年整整十年。从当年的哥本哈根到去年的马德里,从3人组团代表100家中国企业参会,到带领几百人团队代表100万家中国企业到场,王石说他自己也没想到会取得今天的成绩。不过,他相信凡事就怕坚持,“认准是值得做的事儿,就要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12月14日早上,刚刚参加完201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王石从马德里飞回北京,当天下午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访谈中王石详细向我们分享了他参加气候变化大会十年的感受和观察,以及他推动万科进行的绿色转型。对于被形容为已经“火烧眉毛”的气候危机,王石说,他是一个谨慎的乐观主义者。

步入气候行动的初心

作为一个中国的民营企业家,王石为什么如此关心气候变化?他说有两个转折点。一个是2002年,那时他正在实现自己攀登七大洲最高峰的计划,在登顶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时,他发现这座被海明威描述为“常年积雪”的山峰上,竟然没有一片雪,只看到一些万年积累的冰川。这让王石很惊讶,也让他第一次亲身感受到了地球在变暖。

第二个是2004年到2005年,王石徒步穿越北极、南极。在徒步去北极时,因为气候变暖,冰裂得太多,王石等人差点没能走进去。而在南极大陆,本来应该非常寒冷的地方,王石竟可以光着身体在雪地上站20分钟。这说明了什么?“北极,南极变暖了,已经不像想象中那么寒冷了。”作为一个大自然的爱好者、探险者,消失的雪山和升温了的地球两极,让王石清楚认识到了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而这也正成为了他投身气候行动的初心。

王石在访谈中坦言,在2002年之前,他对于气候变化的认知是存在偏差的。那时候他同外界普遍的观点是一样的,“发达国家已经排放三百年了,我们才发展三十年,凭什么让我们限制?”他当时觉得中国应该先发展后治理。但是,这两次探险经历尤其是2002年的乞力马扎罗之行,彻底颠覆了王石对气候变化与他本人,与万科,与中国的关系认知,并且对他后来所采取的一系列商业决策和气候行动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王石说,从乞力马扎罗开始他就意识到,“这已经不是先排放后排放的问题了,而是地球已经承受不住了。”

打好提前量,塑造竞争力

2002年之后,王石就开始思考万科和气候变化的关系。万科采用了工业化、精装修、绿色建筑“三步走”绿色战略,他以木材使用为例向本刊介绍说,“我们是房地产开发商,虽然跟直接碳排放没有太大关系,但建筑会消耗大量木材。全球砍伐的木材70%是被中国消耗的,中国的木材70%都用在了建筑工地上,而建筑工地上又有70%的木材用在住宅建筑里面。”王石說,作为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万科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负面影响的话,“绿色和平组织迟早有一天会找上万科的”。为此,在别人找上门之前,王石主动敲起了绿色和平组织的大门。他说自己当时的思维方式很简单,面对未来,必须改变,不能再坚持先发展后治理的理念了。就这样通过绿色和平组织,万科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大自然保护协会(TNC)等合作,开始了绿色木材供应链建设,“环保不是说你不能用木材,而是要用经过绿色认证的木材”。

2002年环保觉悟,2005年万科开始非常认真地进行改变。他们考虑如何节省木材、节省水电,他们还招聘了大量工程师,制定了“千亿计划”(一千名工程师一亿人民币)——分批次送工程师到日本研修绿色建筑,回国后再培训建筑商…… 就这样万科走上一条绿色环保之路。2007年建设部发布了绿色建筑三星标准,但是到2009年只有一座绿色三星的建筑申报,就是万科建造的。也是从2009年开始,万科开始大力在市场上推进绿色三星建筑。直到最近两年,中国的绿色建筑建造总量中,万科还是占据了近一半。

万科的绿色低碳转型,都是王石亲力亲为。问他为什么?他说,“在绿色环保方面,我并不是多么得高大上。”他解释自己首先是在“被动地”改变,因为他意识到如果不改变,绿色和平就会“打”万科。另外,他说自己相信未来。“我是在为未来打提前量。因为如果不打提前量,未来就会被淘汰。”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的确如此。随着绿色建筑成为政府的强制性要求,提前布局绿色发展的万科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逐渐显露。王石说,在国家开始实施绿色建筑补贴政策后,没有做过绿色建筑的房地产开发商基本覆盖不了增加的成本,但万科不仅能覆盖而且还多出一块利润。回首这段路,王石表示:“这个过程非常艰难,但是搞绿色环保走到今天已经成为了一种竞争力,成为了财富。”

从3人到100万家企业

虽然万科在绿色建筑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王石觉得这还不够。“万科的市场占有率不到3%。换句话说,即便全国的绿色建筑百分之百都是万科的,还是一小撮儿。”应对气候变化,显然一家企业的能力是有限的。于是,王石开始联合同行,包括跨行业的企业共同行动。

2009年,王石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邀请,第一次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当时,他组织了一个3人代表团,代表100家中国企业参会,这也是中国企业家较早在气候变化大会上亮相。回忆那一年,王石笑称“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切都非常陌生。由于没有经验,他们在走廊里发布了中国企业家关于低碳发展的“北京宣言”。虽然企业家的角色在这次气候大会上还比较边缘化,但通过这次会议,王石意识到了中国将在气候变化领域发生非常大的改变,同时也跟气候谈判中国代表团建立了良好的相互认知与理解。

王石介绍,2013年,万科与国家发改委气候司配合,在华沙气候大会上承办了第一次“中国角”企业日边会,那年他们代表1000家企业。2015年的巴黎气候大会,他们代表的企业发展到了1万家。2019年,四年过去了,王石说,如今在中国企业气候行动(China Business Climate Action,简称CBCA)平台上,已聚集了100万家企业。

从1万家到100万家,这种增长令人难以置信。不过王石解释说,2015年的时候,1万家企业中有70%是深圳的企业。为了扩大影响力,他们后来以城市为单位,以协会为单位进行扩大。他说,2018年光纺织行业就有32万家企业加入。尽管数量的增长非常重要,但王石说他也很警惕数量增长背后能否同步提升质量。“在未来我们不追求数量上的增加,而是考虑如何让这些企业家在中国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在国际上和中国政府、NGO组织一起,推动低碳发展。”

王石在2017年的时候专门成立了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C-Team),以应对气候企业家联盟为平台,支持中国企业家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引领者,参加一年一次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他说,在今年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他明显感觉到了“空间不够”。他说,“当年参加哥本哈根大会时代表只有三个人,但今年光纺织工业协会计划派来的企业代表就超过了100人(因举办地临时从智利改为西班牙,实际派出人数为20多人)。”他认为中国企业需要更大的空间展示自己的气候行动。为此,王石和他的团队准备在未来向联合国申请专门的展位,希望在气候变化大会的全时段展示中国企业的行动,中国的行动。

相信未来,谨慎乐观

从2009到2019,王石参加气候变化大会十年。谈及感受,他说自己原来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但现在他变成了一个谨慎的乐观主义者。他介绍说,2009年气候大会时,很多人是非常悲观的。因为各国就《京都议定书》之后的后续方案没有谈拢,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和美国的态度也都不满意。“当时整个国际上的氛围不是特别好。”

不过,王石在这次气候大会上的情绪却很“激动”,因为中国在会上承诺2020年单位GDP排放强度要下降40%-45%。王石说他明显感觉到了一个信号——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要发生改变。“我知道中国政府做出这个承诺非常难。尽管当时国际社会还不满意,但我知道中国对于环保、碳排放的态度,未来一定会发生一百八十度的转变。”王石说,也是从2009年开始,中国国内关于气候变化的舆论导向也转变了,他发现原来一些诸如“先发展后治理”“搞碳减排是西方的阴谋”的言论,即刻没有了,“在这之后国家搞生态环保的政策也越来越明确” 。

虽然在2015年前,全球气候谈判一直磕磕绊绊,形势并不乐观。但2014年10月,中美发布了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宣布了各自2020年后的行动目标,并将共同推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于2015年巴黎会议如期达成协议。这一消息让王石很振奋,他判断第二年在巴黎召开的气候大会一定会非常成功。他说,“我本身是一個悲观主义者。2009年的哥本哈根大会,对我来说谈不上是悲观还是乐观,我只是很激动,感觉中国要发生变化了。但当我看到中美发布联合声明后,一下就感觉2015年的巴黎大会一定会非常好。”王石说,从2014年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发布后,他就从悲观主义者变成了一个谨慎的乐观主义者,直到今天。

自从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之后,中国将对协定采取什么态度备受国际舆论关注。通过个人观察和经历,王石真切感受到,“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他们都希望中国领头,当大哥。”从2009年开始,王石看到了中国是如何一路发生变化,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他说“中国的政策早已明确,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政策是不会变的。中国也不会因为美国不干了,就不干的。”不过王石认为,未来的气候治理仍然需要中美各个层面上的合作。他说,虽然特朗普政府要退出巴黎协定,但是不代表美国,美国的州政府、企业和NGO组织是不会停止气候行动的。

在2019年的马德里气候大会上,王石再一次感受到了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领域的影响力,中国表现出的自信和信心,“真的和过去完全不一样了”。不过他说,他也感到了来自外部的压力,包括一些尖锐的质疑。他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国际社会对中国还有很多误解。“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其实不仅仅指的是在中国,也包括一带一路和全世界。”王石认为,我们应该加大力度宣传中国的绿色政策,绿色发展理念。他甚至建议中国应该举办一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这样国际社会就能更好地了解中国了” 。

发挥青年力量和女性领导力

面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问题,王石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支持青年人参与。他说,“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他们的思维方式,他们对传统的颠覆跟以往完全不一样。我们要更多地寄希望于青年人。”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期间,王石就资助了一个中国的青年联盟,该联盟每年都会派代表参加气候变化大会。在气候大会上以及很多其他场合,王石也多次跟青年对话,共同讨论气候行动。2018年,为了给青年人搭建平台,万科公益基金、美国亚洲协会及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C-Team)共同发起“绿领先锋”青年环保创新计划(YGT),希望创建一个国家性且多元化的平台来孵化、鼓励青年人更多的创新思路和解决方案。王石说,“未来的希望一定在青年人身上。”

这些年,王石也很关注女性领导力。他每年都会成立一些新的与生态环保、创新相关的NGO组织,但他一直都强调要关注两点,一个是青年,另一个就是女性。王石说,从劳动力解放来讲,中国女性已经基本上完全解放了,但在领导力上,中国女性的角色和欧洲尤其是北欧国家相比还相差很远。在未来的生态环保领域,包括促进整个社会进一步健康发展方面,王石认为都应该充分发挥青年的力量,充分发挥女性领导力的作用。

猜你喜欢
王石万科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的披露要求与趋同分析
作家梦
2007:绿色企业
王石,退出万科是进步
许家印:举牌万科后的3万亿梦想
许家印:举牌万科后的3万亿梦想
恒大举牌万科名利双收
恒大举牌万科名利双收
WHO:每8例死亡中就有1例死于空气污染
谷歌数据显示:美国人不懂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