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台风“山竹”过程的气象服务分析

2020-03-08 00:42夏云杨新谢泽嘉黄育娇
广东气象 2020年1期
关键词:揭阳市山竹防灾

夏云,杨新,谢泽嘉,黄育娇

(揭阳市气象局,广东揭阳 522000)

台风是影响我国的最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每年都会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损失[1-3],台风的预报和服务一直是我国天气业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因此,做好台风决策气象服务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很多学者对此作了相关研究,郭卫星等[4]就台风“圣帕”和“桑美”的成功决策服务进行了对比分析;谢萍[5]对决策气象服务会商与联动服务进行了分析。另外还有许多学者对决策服务过程中微博等自媒体的应用进行了研究[6-8]。本研究对2018年第22号台风“山竹”的气象服务进行总结、分析,以期提高揭阳市台风决策气象服务水平。

1 台风概况和影响

2018年9月 15日 20:00—17日 08:00(北京时,下同),受2018年第22号台风“山竹”影响,揭阳市各地出现狂风暴雨,揭阳市区、揭西、普宁风力6~8级、阵风9~10级;南部沿海陆地风力7~9级、阵风10~12级,惠来葵潭测得最大风46.3 m/s(15级);同时,全市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平均雨量69 mm,有77个站点雨量超过50 mm,其中11个站点超过100 mm,揭西五云录得最大雨量150.8 mm。“山竹”是2018年登陆广东省最强的台风,也是2018年登陆我国最强的台风。

受台风“山竹”影响,揭阳市全市受灾9个县(市、区),83个乡镇,受灾人口35.039 7万人(其中惠来县22.86万人、大南海石化工业区4.114 6万人、揭西县2.35万人),转移人口2.866 7万人,倒塌房屋7间,全市直接经济损失4.597 9亿元,其中农林牧渔业直接经济损失2.500 8亿元,工业交通运输业直接经济损失0.718 2亿元,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0.689 2亿元,城区直接经济损失0.108亿元,无人员伤亡。

2 监测预报预警情况

1)超前部署、细化措施、靠前指挥。

揭阳市气象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防御台风“山竹”的工作部署,于9月10日工作例会布置全市气象部门台风预报服务工作,宣布取消周末休假;11日局长办公会、12日党组扩大会再次战前动员,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意识,全力以赴做好当前台风防御工作,做好打一场“恶战”的准备。迅速对全市108个观测站和通讯网络进行全方位巡检维护,确保气象探测设备、网络通信保障到位。纪检组印发文件,加强防御台风期间工作纪律监督,对相关科室和县(市)局进行查岗。各地气象部门主要负责人深入第一线,靠前指挥,确保“山竹”监测不漏网、预报不失误、预警无盲区、服务无疏漏。

2)严密监测、精准预报、前瞻服务。

揭阳市气象台严密监测,强化会商研判,在广东省气象台的精心指导下,提前6 d预报“山竹”对揭阳市有严重风雨影响。9月10日第一份气象信息快报指出:“16—17日受‘山竹’影响,我市有严重的风雨天气”,并提醒:“海上作业人员和过往船只需及时回港避风;沿海地区需做好建筑工棚、人工构筑物、户外广告牌、道路绿化树木等的防风加固工作;需注意防御局地强降水及其引发的城乡积涝、山体滑坡等灾害”。准确预报风雨影响最强时段:“15日夜间开始我市风雨逐渐加大,16日5-11时‘山竹’近距离为280公里左右,风雨影响最为严重”,并指出台风将在台山到阳江之间登陆,提醒做好重点防御。台风逼近时每1 h发布台风动态和风雨实况;台风登陆后为救灾复产指挥提供逐小时雨量预报。过程预报和风雨实况十分吻合,精准预报在防灾救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加强全市台站的业务指导,为地方党政提供针对性、前瞻性的决策服务产品。

3)严密监测、第一时间、精确预警。

揭阳市各级气象台站牢固树立“防灾减灾是天大的事”的观念,秉承“你的冷暖,在我心中,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服务理念,发挥连续作战精神,通宵达旦,彻夜未眠,严密监测天气变化,及早发布预警信息,全市共发布台风预警信号17次(其中黄色5次、橙色2次),暴雨预警信号13次(黄色9次、橙色4次),揭阳市市级台站14日08:55发布台风白色预警,14日11:17发布台风蓝色预警,15日11:38发布台风黄色预警,16日08:40发布暴雨黄色预警,16日14:17发布暴雨橙色预警,16日16:35暴雨橙色预警降级为黄色预警,17日08:09解除暴雨黄色预警,17日09:13解除台风黄色预警。

3 气象服务情况

3.1 多渠道发布预报预警信息

揭阳市各级气象部门坚守业务一线,加强会商联动和监测预警,确保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审得快、发得出、传得畅、收得到、用得好”,共发布台风预警信号17次、暴雨预警信号13次。台风期间向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发布气象信息报告45份、台风快讯137期;为各级防灾责任人发出气象信息81条、34万人次。办公室提前制定台风的宣传计划,发稿2篇,刊登1篇(中国天气网)。接受电视台录播采访4次(2次电话和2次录播),落实各级电视台播出滚动字幕信息37次、电台信息26条;通过自建的12121应急电话、微博、微信、气象公众网、电子显示屏和农村大喇叭等渠道实时发布,更新该次台风过程的预警预报信息。新浪微博更新131条,粉丝近33万人,微信公众号图文推送2次,累计阅读量3.1万次,粉丝近2.6万;9月14日通过3大通信运营商全网发布提醒短信,全市共发提醒短信1 450万条次。

3.2 发挥新媒体的和声作用

利用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特点,在各级“三防群”、“防灾工作群”及时发布预报预警和雨情,启动应急后,每小时提供最新雨情和趋势预报;同时发动气象微信大咖群,及时转发揭阳市气象局官方发布的预警预报、雨量实况等气象信息,共同编织气象预警预报信息传播网,将权威准确的气象预警预报信息传得更快、更广,让广大市民群众多渠道获取气象信息,进一步增强公众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

4 应急联动工作情况

4.1 迅速启动气象灾害(台风)应急响应

根据《揭阳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规定,揭阳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于9月11日20:00启动气象灾害(台风)Ⅳ级应急响应(内部),提前进入状态,于14日11:40启动揭阳市气象灾害(台风)Ⅲ级应急响应,于14日18:00启动揭阳市气象灾害(台风)Ⅱ级应急响应,经科学研判后于16日15:00将台风Ⅱ级应急响应降级为Ⅲ级,惠来局还适时启动了台风Ⅰ级应急响应。台风“山竹”登陆后远离本市,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于9月17日14:00结束揭阳市台风Ⅲ级应急响应。

4.2 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9月15日,揭阳市各级气象台站预计16到17日台风“山竹”将给我市带来严重风雨影响,及时与自然资源局会商,联合发布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Ⅲ级预警,提醒注意防御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影响期间,普宁升级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Ⅱ级预警。

4.3 履行市三防办成员单位职责

揭阳市各级台站始终与当地党政领导、三防指挥部保持信息畅通,随时汇报台风“山竹”的发展动态及最新预报情况。“山竹”影响之前,揭阳局主要领导多次向市长和分管副市长汇报台风情况;台风影响期间,市气象局主要领导驻守市三防指挥部为市委市政府指挥防灾救灾提供最迅捷的直通式服务,根据最新的台风动态和预报,提出决策建议。市三防办根据揭阳局的预报,及时下发了防御台风的通知,并先后启动了Ⅲ级和Ⅱ级应急响应。

5 气象防灾减灾效益

该次台风“山竹”做到提前部署、精准预报、前瞻服务,为各级党委政府防灾减灾救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发挥了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气象防灾减灾效益,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揭阳市市长和分管副市长在多个场合表扬气象部门,并对揭阳市气象局提供精准的预报服务表示感谢。

6 思考与启示

1)领导重视、预报准确、预警信息发布果断、传递及时是本次服务成功的关键。全市各级气象部门高度重视、上下联动、提前预警、及时准确高效的预报,优质的决策气象服务在本次台风天气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严密监测、超前部署、细化措施、靠前指挥和前瞻服务是本次服务成功的重要举措。本次过程9月15日20:00开始出现狂风暴雨;气象台在9月10日就开始对本次过程进行密切关注,并在10日的气象信息快报中提出本次过程,并对此过程影响的开始时间、强度、持续时间、影响结果和防御措施做了细致描述,同时各地气象部门主要负责人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确保过程监测不漏网、预报不失误、预警无盲区、服务无疏漏。

3)多渠道传递气象信息和积极发挥新媒体的和声作用是本次服务成功的重要细节。通过决策短信、全网短信、电视、广播、12121应急电话、微博、微信、气象公众网、电子显示屏和农村大喇叭等渠道实时发布、更新此次台风过程的预警预报信息,同时积极发挥新媒体的和声作用,利用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特点,在第一时间做到向政府、公众传递预报预警信息,为党政领导和人民群众提前采取应对措施赢得了宝贵时间。把不利天气造成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社会效益明显。

4)加强应急联动和履行市三防办成员单位职责是本次服务成功的重要桥梁。揭阳市气象局根据《揭阳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规定,及时启动、升降级和解除应急响应,始终与当地党政领导、三防指挥部保持信息畅通,随时汇报台风“山竹”的发展动态及最新预报情况,为党政领导的决策做好了信息技术服务的支撑作用。

5)增加决策产品的多样性。决策服务产品类别多样,针对性强,能为各级政府指挥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当好参谋。

6)建立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综合评估系统。随着灾害性天气对人类影响的日益加剧,防灾减灾决策部门对气象服务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技术支撑不足的情况,需要建立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综合评估系统,开展相应的气象灾害风险影响评估,为决策服务、应急服务提供技术支撑,为领导决策和群众防灾避险提供科学依据,最大限度减轻或避免灾害性天气过程造成的损失。

7)培养决策气象服务综合型人才,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普及。拥有高素质、精业务的预报预警及服务人才是提高决策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关键,应当加强决策服务人员专业知识学习,提高专业技能和写作水平等。同时气象部门要进一步做好气象科普知识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各界对气象服务工作的认识,全面提升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加快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有力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共同筑起安全堡垒。

猜你喜欢
揭阳市山竹防灾
参观消防站
揭阳市助爱回家慈善会助力曲江区受灾群众重建家园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1822号台风“山竹”演变特征分析
揭阳市的《源流》订阅量大幅增长
山竹
中国山竹价格增长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