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道面病害快速治理方法分析

2020-03-08 02:25米大卫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21期
关键词:道面沥青机场

米大卫

(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 保定 071000)

水泥混凝土道面,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的特点,在机场工程中应用广泛[1]。但是,机场道面暴露在环境中,受到荷载、雨雪天气、维护不当的影响,很容易出现病害。这些病害的存在,不仅会损害飞机的轮胎,还会威胁起飞和降落的安全,因此必须及时发现并处理。对此,文章结合实践,探讨了快速治理方法在机场道面病害中的应用。

1 机场道面常见的病害类型

1.1 板角断裂

板角断裂是指与道面板接缝相接且贯穿板厚的裂缝,主要由荷载应力引起。目前机场道面主要采用矩形板块,施工浇筑混凝土时,插入式振捣器难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从受力的角度分析,板角是最不利的部位,且相邻板角之间没有传力杆,导致荷载传递能力较差。由于板角部位的荷载应力集中,因此更容易发生断裂。

1.2 接缝破碎

接缝破裂多由温度热胀应力引起,破裂后承载强度不会完全消失,会保留一部分强度。我国机场道面施工时,平行滑行道的纵缝,大多采用企口缝,纵向企口部位容易产生应力集中。随着温度升高,缝隙中的嵌缝料挤出,温度下降后不能恢复;然后泥沙、石屑等进入其中,就会影响板块伸缩[2]。如此多次冻缩后,假缝就会变成真缝,嵌缝料老化后会导致板边破坏。现实工程中,不少支线机场投入使用10年后,嵌缝料会老化、失去弹性,甚至断裂脱落,杂质进入板缝,影响正常的变形,就会在挤压应力下破碎。尤其是在寒冷地区,机场道面的温差较大,会加快嵌缝料的老化速度。

1.3 剥落露骨

第一,机场道面起皮,这多是混凝土的水灰比大、砂浆泌水提浆引起的。第二,混凝土强度不足或表面灰浆的强度不足,这会降低耐磨性,当保护层脱落后,会导致内部骨料裸露出来。第三,道面施工过程中,如果刚好下雨,加上遮盖防护不到位,就可能引起麻面。第四,有水分渗入道面,随着季节变化多次冻融循环,会破坏表面结构,出现剥落、露石等病害。第五,日常维护不到位,有化学物品、腐蚀性液体接触道面,也可能造成起皮、剥落、露石等情况。

1.4 其他病害

除了以上病害,还有以下三种病害:第一,混凝土中的砂石含量大、水泥用量少,道面表面会过于粗糙,甚至将砂石材料分离出来。第二,水泥砂浆的强度低,水泥和骨料的耐磨性差,随着使用时间延长,容易出现磨光现象,降低道面和轮胎的摩擦力。第三,填缝料质量差,或长时间使用后出现老化、脆裂、挤出等,引起接缝脱空、杂质混入,统称为填缝料损坏。

2 机场道面病害的形成原因

2.1 基层原因

基层原因引起的道面病害,一是基层处理不当,导致强度、刚度不达标;二是没有设置隔离层;三是地基工后沉降量大,或者压实度低,出现不均匀沉降;四是对基层的养护作业不到位。基层出现问题,容易导致相邻板出现高差、脱空,甚至出现贯通式裂缝,后果十分严重。

2.2 施工原因

机场道面施工虽然流程不复杂,但是标准要求高,施工原因引起的道面损害,一是切缝不及时;二是现场环境温度过高、过低,或在大风、降雨天气下施工;三是抹面时对混凝土洒水;四是混凝土自身存在质量问题,例如水灰比过大、砂石比例高、水泥性能差等;五是振捣、收面作业不规范;六是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不合理。施工阶段出现问题,会导致道面出现横向裂缝、干缩裂缝、起皮、麻面、露骨等,不仅降低了强度和抗渗性,还会影响耐久性。

2.3 长期荷载原因

机场道面暴露在环境中,在反复荷载作用下,道面发生热胀冷缩,混凝土的受力状态不断变化[3]。和沥青混凝土相比,虽然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更强,但局部应力突变、应力集中,很容易造成掉角、唧浆、破碎情况。

3 机场道面病害的快速治理方法

机场道面出现病害后,传统的治理流程为先分析病害原因,确定病害的范围和程度,然后再根据情况进行治理。如果病害不严重,如轻微裂缝,可采用灌浆法处理,或者使用修补材料;如果病害严重,如大面积破碎,就要清除原来的道面和废料,然后使用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现浇修补,直至养护完成。可见,传统治理方案不仅会影响机场的运行,而且会降低新老混凝土道面的结合性。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快速治理方法应运而生,简要介绍如下。

3.1 预制拼接法

预制拼接是根据机场道面病害的范围,在工厂内预制板块,然后在机场内替换发生损害的板块,总结技术优点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速度快。和现浇法相比,预制法能在工厂内完成板块的制作和养护,现场作业时不需要大型的设备,只需运输车辆和小型吊车即可。预制板块拼接后,能及时投入使用,省去了养护时间,而且不受高温、寒冷、雨雪等天气的影响。

第二,成本低。预制板块时,使用的材料和原道面材料是一致的,即水泥、钢筋、砂石等,相比于专用修补材料,成本明显降低。和现浇作业相比,降低了预制拼接的人力成本和机械设备成本,且现场不会产生多余的废料,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4]。

第三,效果好。预制板块在工厂内预制完成,经检验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均达标,还可以对薄弱部位进行补强,尤其适用于抢险救灾、战时抢修等场合。实践证实,采用预制拼接法治理道面病害,能保证道面的耐久性,且短时间内不会出现再次破损的情况。

3.2 材料修补法

新材料的出现,为道面病害治理提供了新的途径,常见的修补材料有以下几种:

第一,特种水泥。这种水泥具有早强、快硬、耐久性好的特点,常见如磷酸镁水泥、快硬硅酸盐水泥、氟铝酸盐水泥等。以磷酸镁水泥为例,其优点是强度高、干缩性小,干缩率在0.09%以下,体积稳定;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抗冻性,适应范围广;凝结时间约为10min,能满足现场施工需求,常用在抢修工程中。其缺点是抗冲击性能差、脆性大,容易出现裂缝。

第二,无机聚合物。这种新材料适用于机场道面、公路抢修,4h抗折强度可达到3.5MPa,抗压强度可达到30MPa。和普通混凝土相比,无机聚合物的耐磨性、抗腐蚀性更强;利用矿渣制成,不仅成本更低,而且节能环保。

第三,复合修补料。主要有ZC型早强剂、JK系列修补材料、HW系列超早强修补剂等。这些材料多用于现浇施工,不仅能缩短施工时间,保证修复道面的抗折、抗压强度,还能提高道面板块的稳定性。

3.3 嵌固修复法

嵌固修复法,主要用于板角破裂、接缝破裂,充分利用原道面的约束力、承载力,防止修复体出现破坏、滑移。嵌固修复时,对黏结剂的依赖性很强,高质量的黏结剂能促使修复体、原道面成为一个复合结构,进而提高道面的整体承载力。该方法有如下优点:修复范围小,工作难度低;能对修复部位准确定位;嵌固体可预制,减少现场作业时间。

4 工程实例分析

4.1 工程概况

以国内某机场为例。其中第一跑道全长3200m,是水泥混凝土面层。2007年,对该跑道加铺沥青混合料柔性盖被,工期为15d,为了不影响正常的通航,仅在每天24点至次日凌晨5点施工。完工后,机场跑道从钢筋混凝土刚性道面转变为沥青混凝土柔性道面,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E类。其中,沥青混合料面层分3层,上层是SMA-16型改性沥青混合料,厚度为6cm;中层是AC-20型改性沥青混合料,厚度为6cm;下层是AC-20型改性沥青混合料,厚度为8cm。

4.2 病害问题

该跑道运营3年后,于2010年4月开始出现沉陷、松散、轮辙等病害,到8月病害加剧。分析其原因,结论如下:(1)持续高温天气下,飞机慢速滑行时,等待、制动转弯均是不利荷载,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加快了车辙病害的出现速度,缩短了跑道的使用寿命。(2)沥青混凝土道面车辙是道面结构不断变形的积累,一方面是道面结构在反复荷载下,产生压密形变;另一方面是高温时沥青混凝土的强度不足,产生剪切变形并压到两侧,沥青混合料鼓起并侧向移动。(3)对改性沥青材料进行性能检测,软化点试验结果是57.5℃,虽然满足45℃的技术要求,但不满足当地高温天气的要求。

4.3 治理方法和建议

针对该机场道面病害,综合分析现场情况后决定对病害部位进行全面整治。采取的方法是首先大面积铲除原来的沥青混合料面层,然后重新分层铺设沥青混合料,最后在关键部位采用材料修补法、嵌固修复法。结合该工程实例,针对机场道面“盖被子”工艺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选择沥青材料时,应该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尤其是考虑到高温天气,可适当提高沥青的软化点指标。例如,使用70#优质基质沥青,加入SBS改性剂,在沥青混合料中加入抗车辙剂等,提高道面的抗车辙能力。

第二,设计沥青混合料时,要考虑弯劲度模量指标;检测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时,不能直接套用《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应该以当地的气候、飞机实际轮压为准,提高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时的轮压、温度等指标。

第三,沥青混合料施工时,落实现场检测、室内检测等试验,根据试验路段的结果,确定最佳油石比。具体操作时,可以改善沥青原料的选材,采用控制集料的级配、加入抗车辙剂等方法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此外,还应落实日常保养维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将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延长道面的使用寿命,提高机场道面营运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场道面在长期使用中容易形成病害,常见如板角断裂、接缝破碎、剥落露骨等。分析可知,这些病害的出,和基层、施工、长期荷载因素有关。文章以预制拼接法、材料修补法、嵌固修复法为例,介绍了快速治理方法的应用,希望为实际施工提供经验借鉴。

猜你喜欢
道面沥青机场
机场罢工
通航机场跑道道面承载能力分析
沥青及沥青混凝土
第九章 沥青湖
◆ 沥青及沥青混凝土
浅析机场道面结构设计选型
如何避免GSM-R无线通信系统对机场电磁干扰
航Sir带你逛机场——东京国际机场
面部识别使机场安检提速
湿滑跑道飞机着陆轮胎-水膜-道面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