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的审核工作探讨

2020-03-08 02:25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21期
关键词:监督机制工程量图纸

夏 平

(江苏信永中和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9)

预结算作为工程造价的重要组成,可以划分为预算和结算两个部分。其中,预算主要是指在建筑工程开始前对各方资金支出进行估算的过程,预算的侧重点在于强化成本控制和提高建筑企业经济利润。对此,在实际的预算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立足于工程实际对预算进行适当调整,以缩小预算与实际支出的差距。结算主要是指在工程竣工之后对支出进行彻底结算的过程,结算是计算工程收益的基础。由此可见,预结算与建筑工程支出与收益间联系密切。

文章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建筑工程招架预结算的审核工作,旨在通过探讨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内容、方法以及所存问题,总结其具体的优化措施,以提高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质量。

1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内容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工程项目审核。不同建筑工程项目类型的造价管理文件编制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而预结算审核的内容包含建筑工程项目文件和数量类型等方面的审核。对此,预结算审核人员应当从专业数据信息库中获取相关数据和文件,并严格审核文件内容的正确性,检查其是否存在法律风险,然后再核对工程项目的数量与类型,以避免文件重复等问题的出现。

(2)工程量审核。工程量审核作为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也是确定人工与材料使用情况的重要依据。对此,预结算审核工作人员在进行工程量审核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审核相关工作,同时也可以结合设计图纸上的相关数据对工程量进行再次计算,并通过多次对比查找计算误差,进而避免虚假计算等问题的出现。

(3)支出与收据审核。资金支出与收据审核作为避免违法乱纪行为的重要路径,在预结算审核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仔细审核资金支出与收据,并与财务人员合作查找差异。对于对不上的数据信息,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做好记录并及时上报,找寻形成偏差的具体原因。

(4)工作范围审核。审核工作人员需要对招标文件、工程合同上的施工范围进行审核,并对总包与分包的建设内容进行审核,以避免重复施工的问题出现。

(5)单价套用审核。单价套用审核的主要目的在于明确套用计价表的合理性与准确性,以避免重复套用问题的出现。目前,建设单位多采用工程量消耗定额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若工程量偏大,则需要以执行定额的数量标准和计算单位进行计算。

(6)费用计取审核。审核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文件与合同的规定,并通过市场调查的方式确定工程取费的费率[1]。

2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方法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全面审核法。全面审核法侧重于全面管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造价,具体包括施工图纸审核和预结算数据、竣工图纸审核等方面。

(2)重点审核法。重点审核法适用于审核内容多、工程量大以及规模大的现代化大型建设工程,并通过优先审核重点部分的方式提升预结算审核的效率,具体包括梁板、基础、墙面以及梁柱等部分的审核。

(3)标准图纸审核法。在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中标准图纸审核法较为常用,其主要是指预结算审核工作人员以综合分析预结算内容为方向、以标准图纸内容为参考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审核的过程,旨在通过细致对比进行预结算审核。该审核方法能够有效节省审核时间,提高审核效率。

(4)对比审核法。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管理中对比审核法的使用频率同样较高,其侧重于通过对比同区域相似建筑物的审核方式,再以工程预结算指标为依据对比指标更高的工程项目进行指标拆分,在对比中找出建筑工程项目预结算审核中存在的问题[2]。

3 现阶段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所存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预结算审核重视程度偏低。目前,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中,部分建筑企业对建筑项目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重视程度偏低,再加上大多开发商存在对成本控制理解度偏弱等方面的问题,使得在实际的建筑工程造价成本管理与控制过程中存在局限性较大等方面的问题。此外,部分开发商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将着力点一味放在降低固定成本上,并立足市场需求控制工程进度与预算方案中的成本,进而导致预结算审核不够全面。

(2)预结算审核人员综合素质偏低。审核人员作为建筑工程造价与结算审核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对审核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具有直接影响。由于我国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仍处于发展阶段,预结算审核工作人员处于相对缺乏的状态,部分任职的预结算审核工作人员存在审核工作认识不清、工作流程把握不明以及工作积极性偏低等方面的问题,再加上对相关法律法规认识程度偏低,使其在实际的预结算审核工作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3)监管标准的缺失。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监督制度有待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处于相对空白的状态,使得预结算审核工作的展开与落实缺乏重要的制度保障。再加上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并未形成统一的内部造价管理模式,造价管理体制与统一的行业标准并未形成,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权责划分以及流程制定尚未明确,使得部分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存在随意性、盲目性过强等方面的问题,进而难以发挥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真实效用[3]。

4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优化措施

4.1 完善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机制

工作机制作为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重要支撑,对预结算审核工作的质量与成效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在完善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机制的过程中,应当格外注意以下方面:

(1)控制标准的完善。①在建筑工程决策阶段,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借助网络技术做好可行性报告,采用科学的评价机制对项目进行经济性评价,并在实施方案中选择最佳决策方案。②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在决策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投资预算,并制订投资估算方案,以避免超支等问题的出现,促进建筑工程的顺利展开与完成。在制订投资估算方案时,应当选择具备专业知识的工程造价人员,立足施工实际情况与项目要求,结合工程数据,明确投资额,以确保投资估算方案的有效性。③投资估算方案完成之后应交由负责人审批,审批后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并对违规行为进行惩戒,以保证资金投入的有效性,尽可能避免资源浪费问题的出现。

(2)监督机制的完善。监督机制作为规范审核人员工作行为的重要路径,有助于提高审核工作的质量。对此,在构建监督机制的过程中,应明确监督机制的目标,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统一的监督管理制度。为提高监督机制的实际效用,应明确划分相关工作人员的权责范围,为监督机制的运行创造条件。建筑企业可以通过组织专门监督部门的方式,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强化监督机制对工程造价管理的控制力度。同时,构建有效的奖惩机制,通过严格惩罚措施的方式,提升审核人员的责任感,进而激发审核人员的工作积极性[4]。

4.2 完善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内容与流程

为完善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内容与流程,应当格外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强化设计图纸审核。设计图纸作为工程计算的基础,审核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对设计图纸管理的重视程度,并对不同工程的设计图纸进行统一集中管理,可以通过标号的方式方便后续查看,避免漏审或重复审核的问题出现。

(2)落实市场调研。在完成工程量审核后,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对材料数量与价格进行计算,同时还应做好市场调研,明晰预结算审核出现偏差的具体原因,通过对比审核工程结算与预算材料价格差异的方式计算差值。

(3)验收与核对工作的强化。在实际的成本核算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超支等问题,在出现超出预算的问题时,施工人员应及时采用应急方案,并做好排查工作。通过对比施工方案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确定风险产生的原因,并引导施工人员做好调整。由于成本管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相关工作人员在核算过程中应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此外,在项目竣工后,审核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对决算进行整理,明确各阶段竣工资料数量与时间,并核对检查资料的真实性,以确保支出在合同造价成本的范围之内。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作为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成效具有重要影响。对此,在实际的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工作中,应对审核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提升其专业能力,为审核工作的展开创造基本条件;并通过规范审核工作流程、审核机制以及审核内容的方式,为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管理工作的展开提供重要支撑。

猜你喜欢
监督机制工程量图纸
浅谈汽车线束产品图纸管理
看图纸
EXCEL在零星工程量计算中的应用
浅析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措施
模具图纸在全生命周期内的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对合同管理中工程量清单编制的研究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
铁路站场EBS工程量分解
国企会计监督机制完善对策
建立书评的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