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

2020-03-08 02:25韩宗芳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21期
关键词: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管控

韩宗芳

(宁夏第一建筑有限公司,宁夏 银川 750011)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开始重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而且这一工作所发挥出的效用也逐渐显露出来,促使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得以提升,这在较大程度上促进了建筑企业的发展。因此,相关建筑企业要加强对工程造价工作的重视,并且要结合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实际情况,采用动态管理的方式,对建筑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进行监管,实现对建设成本的有效控制,提高建筑工程经济效益。

1 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的重要原则

1.1 全周期控制原则

全周期主要是指建筑工程从开始到竣工的整个过程,而全周期的造价成本控制是对整个建筑工程建设周期的总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管控。在具体的工程造价成本控制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要时刻关注不同时期的造价变化情况,由于不同建设阶段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影响因素,会导致工程造价以及成本控制工作产生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相关建筑企业需要在建筑工程的整个周期中,遵循最小化的造价原则,以此对造价成本的动态管理工作予以科学指导,为建筑工程的决策、设计方案的正确制订提供保障[1]。

1.2 全过程控制原则

全过程造价成本控制原则就是指将相关造价管控工作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包括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以及竣工结算等所有的建设阶段。在开展工程造价成本管控工作时,相关管理人员需要根据不同建设阶段的具体内容,选择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各个阶段予以有效的监督与管理,通过对各阶段成本费用的检查、评估以及调整,实现建筑工程的造价成本管控目标。

1.3 全要素控制原则

对于建筑工程造价成本管控工作而言,并不只是针对工程造价中的资金进行管理,还应该考虑到建筑工程的建设工期、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等多方面的成本控制。尤其是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其花费的成本占比最高,因此,相关建筑企业需要加强对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同时还要关注其他要素,这样才能够保证造价控制工作的有效性。有些建筑企业的造价工作人员对于造价本身过分关注,反而忽略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工期以及安全等多个方面,从而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在这种情况下,相关建筑企业需要在保证工程施工工期以及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合理优化造价成本,实现全要素的造价控制,并根据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实行有效的动态化造价管理[2]。

1.4 全方位控制原则

建筑工程本身的施工建设时间相对较长,而且所应用的资源也比较多,其中包括施工材料、施工设备以及人力资源等,这些资源的运用也需要花费一定的资金,因此,相关建筑企业在开展工程造价管控工作时,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成本控制,同时还要时刻关注施工材料的价格变动、机械设备的租金变化等,以此进行动态化的管理。

2 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的有效措施

2.1 建筑工程建设决策阶段的造价成本管控

在工程施工前期的决策阶段开展相关造价管控工作时,管理人员需要在工程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对造价管理以及成本控制进行严格的把控,实行有效的动态化管理。基于此,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在这一阶段深入施工现场,做好相应的现场调研工作,全面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并收集各种数据信息,以为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这样也能够为施工方案的编制提供相应的保障。与此同时,相关管理人员要将成本控制以及造价管理的理念有效渗入施工方案的编制过程中,明确这一方案的可行性,结合建筑工程建设的经济性以及技术性,做出正确的决策。例如,在对建筑工程前期施工方案进行选择决策时,不仅要考虑到建筑工程的施工速度以及施工成本,还要考虑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安全,成本管控需要建立在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工程造价的合理性[3]。

2.2 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成本管控

设计阶段是施工阶段顺利开展的基础,科学合理地设计图纸能够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还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施工成本,实现工程造价的工作目标。基于此,相关造价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设计阶段的重视,并加强对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管理人员要加强与设计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明确彼此的工作需求,并且要确认建筑工程的建设要求以及投资资金,还要对建筑工程施工场地进行科学的勘察,全面了解地形、地质等相关信息。设计者要按照相应的施工要求以及设计标准,结合勘察信息,采用定额设计的方式,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合理设计,避免施工成本超出合理的造价范围。设计方案合理性的提高,能够减少变更情况的出现,避免增加不必要的施工成本。

2.3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成本管控

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是工程造价管理以及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要环节。在这一阶段中,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都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其中的各项需求会增加成本的消耗量,因此,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这一阶段的成本控制,提高造价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基于此,管理人员要从施工材料、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技术等多个方面入手,控制整个施工阶段的成本,保证造价管理的有效性[4]。

第一,施工材料。造价管理人员需要深入建筑市场,掌握建筑市场的动态变化情况,了解建筑工程施工所需材料的市场价格波动规律,在保证施工材料质量的基础上,能够以最低市场价购进大批建筑材料。同时在购买数量上要参照工程量清单数据,以免采购的材料数量出现偏少或者偏多的情况,若是出现偏少的情况,就不一定能够以最低价再购进少量的材料,这样就会增加施工成本;若是出现偏多的情况,材料就会出现剩余,这就造成施工材料不必要的浪费,从而增加施工成本,影响工程造价。此外,还要提高施工材料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避免出现材料受损的情况,这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成本的优化控制。

第二,施工机械设备。如果施工单位有工程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需要先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确认其能否正常运行,若是能够正常运行,或者能够通过维修使其保持正常的运行状态,就不需要再花费成本进行租用或者购买;否则就要租用或者采购机械设备。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所要使用的大型机械设备,施工单位可以采用租赁方式,进行机械设备的应用。在租赁使用时,相关管理人员要严格把控施工进度,设定好机械设备的到场时间,避免出现超时或者闲置的现象,这样则能够节省机械设备的租赁成本费用。另外,在使用之前,也要进行严格的检查,避免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问题,影响施工质量,导致返工,以至于拖延施工进度,增加施工成本。

第三,施工技术。造价管理与其有着密切的关系,施工技术操作过程若是出现问题,就会影响这一施工环节的质量,甚至还有可能会对后续的施工造成不良影响,这样就会影响施工效率与质量。一旦出现返工情况,之前使用的施工材料就无法使用,而且需要再次使用相应的机械设备,这就会增加施工成本。因此,造价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施工技术的重视,可以要求建筑企业指派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专门的管理,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操作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纠正,提高技术操作的正确性。此外,管理人员还需要加大对隐蔽性工程的监督检查力度,对其进行细致的检查,尽可能地避免事后发现并解决问题,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这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浪费,提高工程造价工作的高效性。

第四,施工进度及安全。施工进度关乎建筑工程的交付,若是不能按照合同上的要求及时交付,相关建筑企业就需要赔付相应的违约金,致使工程造价超出预定的范围。因此,造价管理人员还要重视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全面掌握建筑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以及施工现场的变化情况,把控建筑工程各个施工环节的进度,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能够按照相应的计划,按时完成相关施工工作,以保障施工环节之间的准确衔接,避免施工进度的拖延。另外,建筑工程的施工经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与设计方案不符,这种情况会导致设计变更、工程造价变更,这也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并且要明确人工、材料以及设备等成本支出变动的具体信息,结合变更情况,合理调整工程早降价管理方案,实现动态化的监控,确保造价的有效性。此外,造价管理人员也要注重施工安全,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并实行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减少施工现场及施工过程的安全隐患,如火灾既会危害施工人员的安全,也会造成施工资源的损失,从而增加施工成本,致使造价超出预定范围。因此,进行施工安全管理,维护好施工秩序,可实现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化管理。

3 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开展有效的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工作,并对建筑工程的成本进行合理优化控制,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还能够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而建筑企业在开展这一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完善相应的工作机制,坚持全过程的动态管理。

猜你喜欢
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管控
机电机械设备安装中的安全隐患及其处理对策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食品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策略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