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不迁?新一代大学生的纠结

2020-03-08 14:23
华声文萃 2020年1期
关键词:户口新生派出所

以前,只要考上大学,就是“国家干部”,农业户口变成了非农户口。读书期间有津贴,工作还包分配,农村人就这样“简单”地变成了城市人。

后来,国家取消包分配,不过,上大学依然要迁户口。可毕业时找到工作还好,找不到工作户口要打回原籍。户口也就变成了简单的迁入、迁出,耗时、费力。

再后来,很多地方规定,省内学生户口不再随着学校迁走,就留在原地;省外学生可迁可不迁。户口是不用迁走了,可农业户口要不要变成非农户口?非农户口又能享受什么福利?又成了大学生最纠结的问题。

迁不迁户口?家里讨论了几天

“你要问我的想法,我给你说,我当时真傻,真后悔把户口迁了出去。”乐烁笑着说。

乐烁,老家在河南巩义农村,现今在郑州一家民企工作。2005年,乐烁考上了西安的一所大学,就迁户口不迁户口的问题,他和家里人讨论了好几天。

一家人的讨论,和2002年4月5日河南省下发的一份《通知》有关。这份通知叫《河南省公安厅关于我省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录取新生不再办理户口迁移的通知》。

通知规定:我省普通高等学校及中等专业学校计划内录取的本省新生,入学后一律不再办理户口迁移;而被外省录取的新生,学校所在省、市不要求迁户口的,可不办理户口迁移。录取新生不迁户口同时又属农业户口的,凭相关手续办理就地农转非户口。

乐烁属于被外省录取的新生,而他所上的大学对迁户口并无硬性要求,可迁也可不迁。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对具体政策不了解,但脑子里依然有“大学生是国家干部,考上大学后就是城市人”的印象,所以,几天后家人决定:把户口随着学校迁走吧。

迁出又迁入,耗时费力还花钱

东奔西跑,把户口从老家的派出所迁了出来,落在了大学所在地的派出所。随后的四年,乐烁的户口“一次都没派上用场”。它静静地躺在当地派出所,在那个陌生的城市,陪着乐烁度过了短暂时光。

大学毕业后,在当地没找到固定工作,乐烁又不愿意把户口“发落”回老家。他就自己“保管”自己的户口。“事后想想挺后怕的,这万一把户口弄丢了,我不就成了黑户了?”乐烁玩笑道。

2011年,乐烁决定回郑州发展。回郑州前,他把户口落在了老家派出所。这次给他办落户手续的,仍旧是2005年给他办理迁出手续的户籍民警。“她已经从当初的清新小姑娘变为人妇,孩子都会打酱油了,而我的户口依然没变样。”乐烁自嘲道。

现在,乐烁找到了工作,户口可以落在單位的集体户口上,可他觉得“无用”。“户口还是在老家放着吧,迁来迁去太麻烦,而且在老家还可以分一块儿地,补贴家用。”他笑着说。

从“吃商品粮”到户口不再随着学校走

在2001年之前,大学生迁不迁户口的问题,根本不需要讨论。当时,不管是“分配”还是“不分配”,大学生的户口一律随着学校迁走,也就是说,农业户口自然就转成了非农户口。

2001年,国家正式取消城镇居民口粮凭证定量供应制度,于是,相对应有关大学生迁移户口的规定,不少省市也开始做出改变。

对于大学生户口制度的变迁,1990年大学毕业,现在郑州一家国有单位上班的黄晓磊,给出了个人的理解。

以前的大学生,是非农业户口,是“国家干部”,是有粮油待遇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吃商品粮”,黄晓磊就曾吃过“商品粮”。后来,粮油供应制度取消了,但为了方便人口管理,依然保留户籍随上学走的做法。但“走着走着”发现,城市人口管理压力加大,于是,就逐渐取消了大学生户籍迁移的做法。

“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取消大学生户籍迁移,就是社会的进步。”黄晓磊说。

猜你喜欢
户口新生派出所
重获新生 庇佑
新生月赛优秀作品
枯蓬新生
派出所民警轩哥的故事(四)缺钱的你别再被骗了
派出所民警轩哥的故事(九)
派出所民警轩哥的故事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新生
户口
农村地区因婚嫁被注销户口的如何申请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