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言在先

2020-03-08 14:25徐拥军
兰台世界 2020年1期
关键词:信息资源管理档案学中国人民大学

2018年平昌冬奥会、2020年东京奥运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奥运正迎来亚洲时间,世界都将关注的目光投射在了东北亚地区。特别是继成功举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后,北京将延续奥运之光举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双奥之城”。

奥运会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国际性、综合性体育赛事。奥运会的举办不仅带来了体育事业的繁荣,也在展现城市形象、传播优秀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国际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民众遗产保护意识增强、奥运遗产价值日益显现,奥运遗产管理成为国际奥委会及奥运会举办国的重点工作。为了提升奥运遗产管理水平,国际奥委会一方面要求申办奥运会的城市制定遗产战略,在提交申办材料之前就需要对奥运遗产的保存及利用问题进行考量;另一方面通过遗产资产管理(Patrimonial Assets Management,PAM)项目,推进奥运遗产的数字化、还原、编目和出版工作,将一个多世纪的奥运历史保存下来。各届奥运会举办国也十分重视奥运遗产工作。例如,温哥华奥组委在筹办2010年冬奥会的初期,便提出“创造”遗产的构想,还成立专门的遗产管理机构助力冬奥会遗产创造、发展和落实。而英国在2005年伦敦申奥成功后,先后颁布了《承诺2012》《奥运会遗产计划》《残奥会遗产计划》等系列计划,为奥运遗产管理工作提供指导。2019年,北京冬奥组委发布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战略计划》,强调通过筹办北京冬奥会,努力创造体育、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城市发展和区域发展7方面35个领域的丰厚遗产,为主办城市和区域长远发展留下宝贵财富,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奥林匹克运动与城市、区域发展的双赢。可见,奥运遗产管理备受世人关注。

在申办、筹办、举办奥运会过程中以及赛后,与奥运会有关的各种组织、机构和个人产生了数量惊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献。这些文献汇集起来,形成文献资源,留传下来即是文献遗产。文献遗产作为奥运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备受瞩目。科学合理管理奥运文献遗产有利于留存时代记忆、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传承优秀体育文化。奥运文献遗产中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奥运档案。奥运档案是奥运全周期的原始記录,具有其他类型文献遗产难以比拟的凭证价值和参考作用。2002年洛桑奥林匹克遗产大会专门将“档案遗产”提升到与运动遗产、经济与旅游遗产、文化与政策遗产的同等地位。2019年北京冬奥组委发布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战略计划》将“档案管理”列入“文化”方面遗产的重点任务。因此,奥运文献遗产尤其是奥运档案的价值及其开发利用,正在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重点。

“奥运文献遗产的价值及其开发”系列论文作者简介:

1.徐拥军,管理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北京研究中心(北京市人文北京研究基地)研究员、执行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档案学、文化遗产管理。

2.王露露,管理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档案学、数字人文。

3.陈洁,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档案学。

4.卢林涛,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档案学。

5.郭若涵,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档案学。

6.聂书源,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档案学。

7.宋扬,管理学硕士,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档案学。

★基金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基地重点项目“2022年北京冬奥会文献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批准号:18JDYTA008)。

猜你喜欢
信息资源管理档案学中国人民大学
浅谈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管理在H公司电工产品战略上的应用
Rethinking Eugene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A Brief Analysis of“Green Eyes”in An Encounter
大数据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
基于云平台的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方案初探
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策略研究
档案学学科入门指导课程专题设计探讨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奖学金图解
中国档案学研究
学术批评语境下档案学理论研究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