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隐性浪费现象及控制策论

2020-03-09 00:29高见
人物画报 2020年16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

高见

摘 要:本文将立足于人力资源管理隐形浪费状况,全方位审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探寻其中所存在的隐形浪费,如人才配置浪费、工作人员的培育浪费、工作人员的低效率工作浪费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程中,应该合理配置人员,避免人才的流失,降低隐性浪费。基于此,下文将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隐性浪费现象进行说明,并提出相应的管控隐性浪费措施,旨在为相应管理人员提供些许建议与思路。

关键词:人力资源;隐性浪费;现象与控制

引言

合理科学开发利用人才,是确保企业平稳高效运行与经营的重要因素,只有合理应用人才,管理工作才会更加高质量与高效率。提升专业人才的应用成效不单单可以推进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还可以保障整个企业团队的高效率完成工作,同时也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加丰厚的利润收益。因此,管理人员应该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隐性浪费重视起来,并合理控制隐性浪费现象,实现企业的稳定运行与经营。

一、理论整体概述

(一)隐形浪费的概述

所谓隐形浪费,顾名思义就是无法被清晰发觉但是却切实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的浪费现象。如某一企业足量采买了第一季度所用的原材料,采购管理人员认为这批原材料数量多,并且所用资金成本较少,在购买之前也征求了生产总监的意见,这是完全可行的。在这一案例中可以得出,为了管理控制资金成本,企业采买了大量原材料,但是企业中的仓库储存管理压力也随之增加,仓库储存成本也随之增大。这其中,所占用的资金、仓库儲存管理所需要的资金费用以及相应的材料运输费用都属于隐形浪费。

(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隐形浪费

人力资源管理之中的隐形浪费所指的是,在一定区域或者在企业的经营运行进程之中,因为忽略了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得工作人员的分配不科学以及人员的应用不及时,最终使得专业人员的流失、企业中岗位的无法稳定状况出现,这就降低了企业的运行成效,直接或者间接使得企业发展速率缓慢,受到一定的经济损失。因为工作人员的原因,使得不易发觉的、缓慢的人力资源与资金财产的损失就称之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隐形浪费。在实际生活之中,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隐形浪费无法规避地出现在各个领域与各个行业之中,具有十分严重的危害。

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隐形浪费现象

(一)人才配置浪费

人才的配置浪费是企业之中最为常见的隐形浪费,与人们通常所说的“一个萝卜一个坑”情况相似,但是在企业中有三种情况:一是“坑大萝卜小”,这是指对工作能力较差的人委以重任,应用一定的手段降低相应工作人员的聘用要求或者随意招聘,可能会产生任人唯亲的状况,使得所布置的工作任务无法有效完成,为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同时工作人员的工作信心也受到了一定的打击,工作缺乏动力与热情。二是“坑小萝卜大”,现阶段我国社会中的企业人才高消费状况成为了一种“潮流”,企业择优录取,例如,一名专业能力过硬的技工被提拔为管理者以后却毫无工作头绪,这名工作人员的潜能没有被最大程度开发,使得无法有效胜任工作,人才流失,企业也失去了一名专业人才。三是“坑与萝卜一样大”,这是最为合理的,只有这样,企业才可以避免人力资源隐性浪费。

(二)员工低效率浪费

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较低是最为浪费生产成本的。在管理工作进程中,等候性浪费是十分严重的,这种浪费十分具有隐蔽性。工作人员敷衍上级领导,在工作进程中屡屡出现失误都是低效率的显现。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之中,等候性浪费十分常见:等候领导指示、领导没有安排工作,工作人员就休闲、管理者不询问,工作人员就不报告等。大量的工作都是在反复拖沓与等候中被延误的,这就对企业的资金成本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与浪费。

(三)管理模块没有合理整合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工作进程中通常会依据工作、绩效等模块来设置分配职位,依照智能的规划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成效,但是培育工作人员的所需经济成本也相应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模块是相互关系的,过度的工作管理控制将会增大聘用合适工作人员的难度,使得招聘以及人员培训所需成本提升。为了增进绩效考核的精确性与平等性,管理人员会提升考核的难度,使得劳动成本增加,这就是在人力资源管理进程中缺乏体系性与完善性的结果。

三、隐形浪费控制措施

(一)提升人力资源价值管理意识

企业应该建立起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本理念,建立起合理有效的人才价值观,增进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意义与作用。企业领导者应该意识到,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独特的资源,具备资源价值提升的特性,部分企业错误认为人力资源成本只是一种成本、一种压力,从而有意识地减少工作人员的工资收益,减少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成本费用,以此来管理控制人力资源成本。这是一种十分错误的思想意识。人力资源不单单是体力劳动,同时也是脑力劳动。企业应该学会有效合理进行智力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从而获取最佳的资金经济收益。

(二)引进创新人才

对于企业中管理模块没有合理整合的状况,应该加大力度培育并引入创新性人才,这一类人才是全新知识的创造人。首先,企业应该规划完善好现阶段所具有的高层次高水平人才团队创设,对现有的专业化人才进行岗位的培训,创设具有学习性质的企业,大力鼓励引导人才自我推广,推行创新性教育。其次,企业应该大范围引入创新性忍下,在工作人员的招聘进程中,加入外部招聘,为企业提供新人才与全新的工作方式,有益于企业招聘一流人才,并提升企业的优良经营形象。最后,应该创设并完善人才的激励机制,保持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三)优化组织结构

在部分过去的领域之中,企业的竞争环境相对温和,市场所产生的变化也不够激烈,科学信息技术没有被大范围应用。这些企业通常应用金字塔模式,具备多层次、较高的管理所需经济成本、较高的信息传递输送所需成本的特点,对于市场所产生的变化不敏感,缺少活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背景下,企业应该不断革新整改组织结构,从而满足未来市场经济的需要。

(四)创设科学激励机制

首先,企业应该设定规划出满足企业战略需要的薪资管理制度,薪资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的前提,薪资体系应该遵守企业的发展战略,重视企业内部的平等与公开,激发工作人员热情,挖掘工作人员内在潜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其次,应该创设完善健全的绩效管理系统,绩效管理工作不单单应该重视考核,同时应该重视管理,应该将绩效管理与工作人员的培养相互融合,将绩效管理与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提升相融合,只有创设完整的激励体系,才可以最大程度激发工作人员的热情,为企业的平稳高效发展运行注入活力。

(五)加强风险管控,防范法律纠纷

在工作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企业的法律纠纷也越发增多。在这一背景之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该预防避免整个过程之中的法律风险,重视劳动管理与劳动保护,在工作人员的招聘、劳动合同的签署等直到解除劳动合同这一系统的进程中,应该符合国家劳动法规的标准,严格依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整合企业的行为。除此以外,还应该依照法律法规执行相应的手续流程。只有这样,才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劳动争议,避免法律风险。企业只有依照相应的法律进行劳动管理,才可以有效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减少人力资源中的法律风险,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所需要的资金成本。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管理人员不单单应该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应该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隐性浪费状况。企业应该多多关注人力资源的发展体系,最大程度发挥人才的作用,将发展战略落实到实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实现精确发力,高效执行,合理规避隐性浪费是一個过程,应该逐渐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质量,拒绝隐性浪费的出现,实现企业的高速率与高质量运行经营。

参考文献:

[1]杨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隐性浪费现象及控制策略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10):122-123.

[2]张宇梅.加强激励  实现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J].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S1):9-10.

[3]马峻清.陕西省高校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实证分析[J].管理观察,2008(11):123-124.

[4]陈影,潘海强,邓思浩.广西猪场中隐性浪费问题的调查[J].中国畜牧杂志,2008(08):15-18.

[5]杜桂平.高等教育资源浪费与对策分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03):83-85.

[6]滕明兰,张继华.提高高等学校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制度分析与建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01):11-14.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的应用与发展
山东青岛市张远问: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具体指什么
北京调整人力资源市场从业人员资格管理方式
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与应用
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世界第一
京津冀人力资源服务从业资质互认互通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论我国人力资源会计
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
关于人力资源会计有关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