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020-03-13 23:16梁誉信
人物画报 2020年26期
关键词:创造力培养美术教育中小学

梁誉信

摘 要:随着当前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普及,我国基础教育也开始越发重视中小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美术是中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因此应当得到学校以及家长的高度关注。为了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理念,任课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课堂主体地位还给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文章从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性角度出发,剖析了当前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系列优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教育;创造力培养;教学策略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的发展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现代化社会的迅猛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新课程教育理念的不断普及和推广,我国开始关注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更注重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美术这一学科,对于中小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和审美能力的提升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美术学科同时具有艺术性,因此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鼓励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一、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性分析

1.符合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于中小学的美术教育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美术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应当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注重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并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耐心并且细心的为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不仅是积极响应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举动,而且符合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2.提升学生的美学素养

在小学阶段以及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因此需要教师以及家长的积极引导。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于外界事物依然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在进行美术教学时,任课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充分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找到乐趣,为今后美术生涯的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美术教学中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有利于提升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专业理解,而且能够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美学素养,更好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二、中小学美术教学现状分析

现在当前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学美术教学也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不可忽视的是,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深远影响,个别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开展时依然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不利于激发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我国当前的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教科书更新换代之中,却没有体现出现代科技成果。例如新小学生的卡通形象是激发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但是在教材中却没有体现。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缺乏创新意识,直接影响到学生是否具备创新思维和能力。

三、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教学策略

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想要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创造力,必然离不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有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之中学生才能够放下心理包袱,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就感和学习动力。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虽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充分激发学生对于美术创作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应当做好鼓励教育,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放大学生的特长和优势让学生在作品的创作和新知识的学习中获得满满的成就感。在中小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对于美术作品发表不同的见解。在学生对自我意见进行充分表达之后,教师应当做好引导教学,积极鼓励学生形成个性化发散思维,为创造力的培养打下扎实基础。

2.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凡是在艺术领域有所建树的大艺术家必然是兴趣使然,只有对于美术创作具有浓厚的兴趣才能够为后续理论知识和作品打造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积极向教师应当根据班级学生的整体学习进度和学习特点,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美术创作中,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扎实理论基础,强化创造能力。例如,在进行绘画相关知识的教学时,根据中小学生具备浓烈的好奇心以及活泼好动的生理特点,教师可以适当组织课外写生活动,通过身临其境让学生对野外事务进行描绘,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还可以通过组织“学校花园一日游”的活动,并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绿植组和花卉组,让学生在分组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互幫互助,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而且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切实提高创造力。

3.教学结合生活,提升学生的直观感受

众所周知,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在中小学的美术教学活动开展中,应当注意的是中小学生普遍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因此对于纯理论的教学不能够完全集中注意力,这就要求中小学美术教师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的真谛。例如在美术教师传授完基本的绘画知识点之后,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将生活中学生见过但并不常见的素材进行展示并带领学生回忆细节,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到美术作品说表达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现代化社会的迅猛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日益多元化,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本着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原则在中小学的美术教育中就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中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应当注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意识的表达,并积极组织课外活动将教学融入生活,不断强化学生的创造能力推动其素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昱.对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探索[J].内蒙古教育,2020(18):77-78.

[2]韦赛龙.如何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2):132.

[3]马小虎.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6):68+70.

猜你喜欢
创造力培养美术教育中小学
美术教育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幼儿园教学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策略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浅谈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误区与实施途径
浅析幼儿体育对儿童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