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抗体检测在评估反复输血患者输注状态中的应用价值

2020-03-13 08:08罗顺琼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应用价值

罗顺琼

【摘要】目的:分析反复输血患者输注状态时运用血小板抗体检测评估的作用价值。方法:随机本研究共选取198例研究对象,其中99例为反复输血的病患,即研究组,另外99例为同期进行我院体检的健康者,即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血小板抗体检测,对比两组的结果分析情况。结果:对比研究组中抗体阴性组与阳性组在不同时间点的血小板输注情况,抗体阴性组无论是输注无效率还是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产生率均比抗体阳性组低,同时,在输注1小时与24小时后,其CCI要高于抗体阳性组,差异性对比明显P<0.05。结论:血小板抗体检测在评估反复输血患者输注状态采用血小板抗体检测进行评估存在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而反复输血能够产生血小板有关的抗体,并与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成比例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血小板输注的有效性。

【关键词】血小板抗体检测;反复输血;输注状态;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2-251-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进行反复输血的病患作为研究组(99例),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病患为对照组(99例),研究组男女分别为55例、44例,平均体质量为(54.96±9.57)KG,平均年龄(39.88±10.09)岁;对照组男女分别为56例、43例,平均体质量为(55.31±9.80)KG,平均年龄(39.39±11.66)岁。比较两组各资料的数据情况,差异性较小P>0.05,存在一定的对比价值。

1.2 方法

在输血1小时与输血24小时后采集外周静脉血,运用SEPSA(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技术)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依照试剂盒的说明书进行。抗体呈现阳性成员则采集血浆与同时期采集的血小板悬液展开交叉配型,试剂盒由上海邦景实业有限公司所提供,根据使用说明书来完成具体操作,并根据说明书来判断其结果情况,取血型交叉配对阴性或弱阳性病患血小板展开输注。

1.3 评定方法

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血小板抗体阴性率,同时记录研究组在不同时间点抗体阳性者与阴性者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产生率、血小板输注无效率以及CCI(血小板增高指数)。CCI=输注后血细胞增殖 X 体表面积 / 输注血小板总数 X 100%。血小板输注结果评定标准分为有效与无效,以血小板输注后1小时CCI>7.5 X 109/L,与此同时输注24小时后CCI>4.5 X 109/L来评定有效与无效,达到此标准即为有效,未达到即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數据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加以处理,本研究数据的计数资料以“x±s”代来表示,运用“X2”对来检测研究数据的数据差。若结果P显示<0.05时,即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对比意义。

2 结果

经检测发现,研究组血小板检测出的阴性率要低于对照组,研究组阴性例数为66例,占本组总例数的66.67%,对照组阴性例数为99例,占本总例数的100%,统计学有对比意义P<0.05。

对比研究组中抗体阴性组与阳性组在不同时间点的血小板输注情况,抗体阴性组无论是输注无效率还是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产生率均比抗体阳性组低,同时,在输注1小时与24小时后,其CCI要高于抗体阳性组,差异性对比明显P<0.05,见表1。

分析输血次数与血小板抗体之间的关系情况,在研究组99例病患中,有33例为抗体阳性,阳性率为33.33%。99例病患输血次数高于20次的共有24例,而24例有16例病患的血小板抗体呈阳性;输血次数在16-20次间的病患有12例,3例抗体显示为阳性;输血次数在11-15次间的有32例,阳性例数有6例,输血次数在5-10次间的有31例,阳性例数有4例,由此可见,输血次数与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呈正相关P<0.05。

3 讨论

血小板输注通常被作为为血液病、大剂量放化疗 能让骨髓移植治疗后的一类支持疗法而存在,它能救治因血小板功能障碍以及血小板数量减少所致使的出血性疾病。然而,大瓿病患在展开多次且反复输注血小板、全血、白细胞、红细胞等后会产生血小板抗体,从而出现同种异体免疫问题,这样会引发血小板输注耐受性情况,从而致使血小板输注无效,最终影响到临床治疗。有研究调

查表示,血或血小板的输注次数与输注量与病患机体内相关性血小板抗体的出现有一定的关联性,输注的次数以及量越多,引发免疫相关性血小板抗体的机率也会随之增加,而血小板的输注无效率也会越大。本文主要选择收治行反复输血的99例病患进行研究,分析血小板抗体检测运用于反复输血病患输注状态评估中的作用效果。

从本研究结果来看,研究组血小板检测出的阴性率要低于对照组,研究组阴性例数为66例,占本组总例数的66.67%,对照组阴性例数为99例,占本总例数的100%,统计学有对比意义P<0.05。对比研究组中抗体阴性组与阳性组在不同时间点的血小板输注情况,抗体阴性组无论是输注无效率还是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产生率均比抗体阳性组低,同时,在输注1小时与24小时后,其CCI要高于抗体阳性组,差异性对比明显P<0.05。

由上可见,反复输血病患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要高于健康人员,血小板抗体的生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输注的效果,同时,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与输血次数也呈正相关,可用于临床反复输血病患输注状态的观察指标,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史良玉.血小板抗体检测在评估反复输血患者输注状态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研究,2018,26(06):15-16.

[2] 卢宁.血小板抗体检测在反复输血中的临床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1):13885.

[3] 张趁利,庞桂芝,娄白敏,赵凤莲.新乡地区临床患者的血小板抗体检测及配型的疗效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4,27(05):871-873.

[4] 吕国娟.血小板抗体测定对反复输血超过3次者的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8):189-190+194.

猜你喜欢
应用价值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