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市场与行政手段促进高校区域分布相对均衡∗

2020-03-15 04:31吴合文
高等理科教育 2020年2期
关键词:中南异地民办高校

吴合文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 (大陆)高校总数为205所,到2019年,总数已经达到2 688所。这70年来高校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区域布局不均衡,表现在大区域间不均衡、区域内不均衡以及省域内不均衡。市场因素是当前我国高校区域分布不均衡的主要原因之一,需要统筹行政与市场手段加以调控。

自1949—2000年,在行政力量的调控下,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国高校区域布局处于相对均衡状态。2000年以后在政策激励下,民办高校、高等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独立学院、异地办学相继获得较大发展,同时省级人民政府在这些高校类型的举办上承担更多的责任和权利。在这轮高校发展期,我国高校布局产生了变化,省均高校数曾一度领先的东北地区被华东地区和中南地区反超,东北和华北地区则处于中间地位,西南和西北仍然是省均高校数最少的地区。

产生这种转变的原因是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异地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等市场化办学模式在区域分布上存在较大不均衡,市场力量更倾向于流入地方财力雄厚、产业丰富、环境优美的区域。在民办院校方面,华东、中南地区的民办院校区域贡献度比其他地区要高得多,西北、东北等地区则是最低的。即在社会力量的帮助下,华东、中南地区发展了更多的民办高校,西北和东北等地区的民办高校发展则较为缓慢。在独立学院方面,华东、中南地区发展了相对更多的独立学院,即拥有更多的优质民办高校,东北、西南、西北地区则相反。在异地办学方面,深圳(23所)、青岛 (21所)、苏州 (8所) 是吸引跨省异地办学最多的三个地区。对异地办学主体所在区域来说,这是严重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流出。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上,东北、西南和西北还处于空白。根据累计因果理论,市场力量的作用一般趋向于强化而不是弱化区域间的不均衡。市场力量不能解决高等学校的区域不均衡,如果不依靠行政调控,这种不均衡会愈演愈烈。

不可否认,市场力量在促进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市场发展成熟的地区不易采取限制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措施,而是需要进一步利用市场力量来促进当地的高等教育发展,但需要通过行政审批、项目引导、招生审核等方式引导市场力量办学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定位,避免重复办学和恶性竞争。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则需要政府的有力干预,在财税、补贴、招生、资源配置等方面采取激励措施引导社会力量特别是优质社会力量到高等教育相对滞后地区办学,丰富当地的高等教育生态,进而化解优质高等教育不均衡的问题,以此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首先,需要在教育事业发展 “十四五”规划上综合评估高等教育区域不均衡的表现和原因,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科学布局 “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统筹省级政府高等学校设置 “十四五”规划。其次,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的基础上,在财政、税收减免、资源配置、招生名额等方面采取倾斜措施激励优质高等学校反向异地办学,即在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地区异地办学或与当地高校合作开设具有特色的二级学院。第三,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均衡发展方案,鼓励高等教育发展超前的地区实施 “走出去”国际化发展策略,帮扶高等教育滞后发展地区实施引进来国际化发展策略,让更多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在这些地区扎根,助推当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第四,设置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创新基金,引导高等教育发展滞后地区重视高等教育并提高建设能力。第五,用法律手段规范高校不正当竞争,明确界定高校不正当竞争的表现和惩罚措施,将对高校不正当竞争的处理纳入法治化轨道。

猜你喜欢
中南异地民办高校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稿约(2019年)
图解跨省异地就医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稿约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推进医保异地结算 稳字当先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破除异地结算的地方抵制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