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群拓展阅读与写作示范

2020-03-15 06:00
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 2020年48期
关键词:如云前人群文

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随着理解的深入,同学们的思维日渐活跃,思想日渐成熟,写作能力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说,群文阅读会让你的写作变得更有美感。

那么,“群文阅读”如何进行才能为写作插上飞翔的翅膀,使得审美与创造齐飞、思想共文化一色呢?下面笔者以《诗经》中爱情诗的整合拓展写作为例,作具体阐述。

一、研读前人成果,厚积学术素养

任何研究都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展开的,后人总是在继承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思想,因此,对所确定的群文要充分研读前人既有结论,厚积学术素养,任何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的阅读都只会导致研究的浮躁和浅薄。我们对《诗经通论》(姚际恒,中华书局)、《诗经通义》(闻一多,时代文艺出版社)、《诗三百篇探故》(朱东润,上海古籍出版社)、《诗经直解》(陈子展,复旦大学出版社)、《诗经鉴赏集》(人民文学出版社)、《〈诗经〉中的古老爱情》(马文戈,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清代〈诗经〉学研究》(何海燕,人民出版社)等进行了自主选读。

二、跳出前人桎梏,发展批判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起点,倡导独立思考的精神和严谨审慎的思考态度。同学们阅读文本需要培养这样的“批判性思维”,带着思考阅读,跳出前人桎梏,链接自己的生活,融入时代活水,将古人的智慧心得加以陈述并植入自己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去创新地写,千万不能让自己的大脑成为他人思想的跑马场。

三、链接同类题材,多维鉴赏比较

在文化的多元时代,审美鉴赏与创造犹如文化的多棱镜,如何运用多维视野鉴赏群文作品,通过不同的路径直抵经典内核,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因此,群文阅读写作要链接同类题材,运用比较思维,同中求异,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

四、弘揚真善大美,贯穿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中华民族永恒的教育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同学们要在心灵上埋下真善美的种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同学们在写作时要结合主题,将高尚的思想与情趣融入自己的作品。

【相遇】

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赏析

《桃夭》头一章写“花”,二章写“实”,三章写“叶”,利用桃树的三变,表达了三层不同的意思。写花,是形容新娘子的美丽;写实,写叶,不是让读者想得更多更远吗?密密麻麻的桃子,郁郁葱葱的桃叶,真是一派兴旺景象啊!

【相守】

周南·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赏析

“乐只君子,福履绥之”二句,乃是首章所咏之本体;“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二句,则是引起所咏之词的“兴”体。全诗以反覆咏唱逐层推进,在回环往复中凸显了浓浓的感情。

【相离】

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赏析

《子衿》采用倒叙的手法,充分描写了女子相思的心理活动,惟妙惟肖,意境极美,是中国文学史上描写相思之情的经典作品。

【难忘】

郑风·出其东门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缟衣綦巾,聊乐我员。出其闉阇,有女如荼。

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赏析

《出其东门》开篇对东门外“如云”“如荼”美女的赞叹,其实都只是一种渲染和反衬。表现了当时男女之间纯洁的爱情,也蕴含着对那些喜新厌旧、见异思迁之人曲折婉转的批评之意。

【咏叹】

召南·摽有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赏析

《摽有梅》作为求爱诗之祖,其意义在于建构了一种抒情模式:以花木盛衰比青春流逝,由感慨青春易逝而生发珍惜青春,渴望爱情的感情。

猜你喜欢
如云前人群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致寝前人语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打渔人
喘息的红对联
趣味古文
未来,是一个没有预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