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中的装备哲学

2020-03-16 13:54耿开君
关键词:自然性周易器具

耿开君

(上海交通大学 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上海 200240)

(一)

装备一词是一个现代词汇,自然其中就包涵了“现代性”:人与器具的分离和人与器具之间存在着的控制关系。装备一词中强调了器具中的这样一层涵义:它是从属于人的器具或工具。

在古汉语中,与“工具”对应的词是“器”。器从字形看原初的意义是“器皿”,《说文》:“器,皿也。”之后,“器”逐渐被用作工具的意义,如《左传·成公十六年》:“德、刑、详、义、礼、信,战之器也。”《礼记·学记》:“大道不器。” 郑玄说:“器,所以操事。”装备的涵义就包涵在对“器”这个词的各种具体使用中,如圭璧、车服、弓弩都被称作“器”,更不用说器皿之类的日常用具了。

《周易》中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器具或装备的谈论和使用:“王用三驱”、“锡之带”、“屦校灭趾”、“不耕获,不畬”、“童牛之牿”、“藉用白茅”、“樽酒,簋贰,用缶”、“系用徽”、“系于金”、“鼎玉铉”、“师或舆尸”,等等。这其中包涵了礼器用具:白茅、鼎、樽簋;刑具:屦校、徽;农具:畬、童牛之牿;武器:三驱、矢;日常器物:舆、缶;等等。

《周易》中的器物、装备都具有一个特点——从自然之物到技术产品之间的贯通没有界限或者界限模糊,这就像是周易的一种“逻辑”贯穿二篇始终。在殷末周初的语境中,占卜是从自然到人世贯通的方式,神无方而易无体,感而遂通,自然之物具有某种神圣性,而人工之物又具有某种自然性。所以,器物及装备也同时具有自然性与神圣性及衍生的道德性。这样,相比于现代装备那种与自然性及神圣性距离最远的特性,在《周易》的语境中,装备的流通性、商品性、垄断性等等,都会产生两种结果:或者是中国式的装备会先天地抵抗商品性,或者是它从本质上就透出自然性、神圣性和道德性。

(二)

一般意义的井即水源,进一步说,是人对自然状态的水源加以改造而使其成为人的生存的一件必需品,因此可以说井是一件通过技术、制造而获得的装备。那么,《周易》中是怎样来看待井这样一件装备的呢?

《说文》释“井”曰:“八家一井,象构韩形。”包括说文的这个解释在内,“井”可以说至少有三种主要意涵:其一,井乃“穿地取水也”(《玉篇》),其二,井乃“因井为市也”(颜师古),其三,“九夫为井”(《周礼·小司徒》)。井是人对自然之物的改造、建造、制造,又是围绕着此产品形成的某种社会活动场所,同时还是依这种自然-制造的产品而设计的某种政治制度,也可以是人们用来谈论某种道德德性的隐喻方式,等等。可以说:井最重要的涵义是——它是一个社群、一种文化共同体的生活世界的画卷,是天地自然、人、神、心灵与语言等等无限要素或精密细节所构成的存在本身。

井卦卦辞说:

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

“改邑不改井”是一种对世事变换的描述,“无丧无得”是对这种沧桑变化的感慨,“往来井井”是某种形而上学式的判断。“汔至,亦未井,羸其瓶”,与井卦的爻辞相似,说的是一种自然-日常行为,即井以水而养人,而人以井养己的整个过程包涵了对一系列其他器具的使用、一系列使用器具的行动组合。“凶”,是从对井这样一件自然-产品的装备使用的日常行动中,得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预言。日常行为和器具的使用成为占卜行为,意味着对自然、宇宙、时空的“感而遂通”。

这幅存在的画卷也可以看作是“诠释”:对器物、自身、行动、世界的意义的赋予。从井卦卦辞本身来看,这不过是一段卜辞,看上去像一段叙事,然后以吉凶的判断而终结。任何的叙事都已经通过对叙事对象的选择、叙事次序的安排和结构的设置而透露出了最初的诠释,而吉凶悔吝的占断则已经是一种原始形式的哲学判断了。但是,我们可以回到《周易》经文最早的诠释——井卦的彖辞和象辞上来看“井”的意义是怎样被赋予一种中国文化的意义的——

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井养而不穷也。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汔至,亦未繘井,未有功也。羸其瓶,是以凶也。

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

《彖》《象》中的“巽乎水而上水,井。”、“木上有水,井。”是为“井”赋予了一种自然宇宙论基础的意义解释。这里,“井”不仅是一个名词,它也是一个动词。井本身与对井的使用不加区分,而这样的井更是具有像金木水火土五行性质的宇宙的一部分。

然后,这样一个名词-动词合一的、宇宙构成部分的“井”还具有道德的特性:“井养而不穷也。” 在《易传》中还说:“井,德之地也。”“井以辨义”。(《系辞下》)一种水源、器物、装备,成为一个道德的承载体,其本身既有道德特性,同时又是人可以实施道德实践的场所。井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这种特点,如,“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在王弼注中看到的是道德永恒性的卑下阶段,“九三:井渫不食”则是让有德而不为所用的君子内心恻怆的一种象征。

道德总是与政治一体。井这件装备与大地固定在一起,所以“改邑不改井”,井就成了“法”。《风俗通》云:“井者,法也。言法制居人,令节其饮食,无穷竭也。”①【唐】徐坚等:初学记(上),中华书局,2004年,153 页。西汉扬雄仿《周易》作《太玄》,以“法”准“井”:“阳气高悬。厥法,物仰其墨,莫不被则。”德者,养也,井因能养人而具有井之德性;而“井者法也”又使得能养所养都具有规范节制。在西周中期以前,金文中的“井”也用作“型”、“刑”之义。②李学勤主编:《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450 页。张世陵、孙凌安:《金文形义通解》,中文出版社,1996年,1263~1264 页。文字意义的演化显示了文字使用者内心对自身与世界意义理解上的融合和变化。在中国文化中,自然、道德与政治的这种融合具体显示在“礼”上面。“九三,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这一句爻辞中就包涵了祭礼、道德、政治等的全部图景,朱骏声说:“行潦酌,可以饎。王公馐荐,不弃潢污。”③朱骏声:《六十四卦经解》,北京:中华书局,1953年,210 页。《周礼·小司徒》:“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郑玄注:“隰皋之地,九夫为牧,二牧而当一井。今造都鄙、授民田,有不易,有一易,有再易,通率二而当一,是之谓井牧。”“自然-道德-政治”的一体既融合了人对自然的依赖感情、人与人及人内心的道德感,也把资源分配和争夺的残酷性包容在这样的生活世界的整体之中。

在这样的世界中,“井”已经无限地超出了“装备”一词的涵义,或者反过来说:《周易》世界中的“装备”已经成为一个丰富整全的世界、存在画像的一件构成、一个笔触、一句旋律。当我们抛开经学的枯干诠释,“井泥不食,旧井无禽”、“井谷射鲋,瓮敝漏”、“井洌,寒泉食”都是对世界和生命的咏叹,是对生活每一细节的抚摸。

(三)

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容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滑滑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容者仰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泆汤,其名为槔。”为容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①【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438-439

在《庄子·天地篇》中的这段著名的寓言中,楚国老者把机械、装备等与道和精神对立起来,可见:对技术、装备甚至器物的批判态度并不是一个所谓“现代性”的问题,而是自古有之。《天地篇》中这段寓言的后面孔子对子贡的回答也正可以成为对古今技术、装备态度的一种解答,并且可以延伸到《周易·井》那种更全面深刻的态度上。孔子说:

彼假修浑沌氏之术者也,识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夫明白入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间者,汝将固惊邪?且浑沌氏之术,予与汝何足以识之哉!①443

成玄英疏郭象注曰:“识其一,谓向古而不移也。不知其二,谓不能顺今而适变。”①443郭象注说:“夫真浑沌,都不治也,岂以其外内为异而偏有所之哉!”①444成玄英疏所说,与今天某些对技 术的批判思路一致,即把技术与自然的差异看作是古今之变,这有失庄玄真义。郭象所说则接近了《周易》式的形而上学:“在彼为彼,在此为此,浑沌玄同,孰识之栽?所识者常识其迹耳。”①444所以,在真浑沌者眼中,井、桔槔之类皆非能致机心之物,而完全可以与使用者浑然一体。技术、装备之类,若有过,则在人不在物。

在当今的世界中,各式各样的装备和技术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大有主宰人类社会、逼侧人类精神的趋势,于是有所谓对启蒙精神的批判、对现代技术的贬斥。这一方面是如《庄子·天地》中楚国老者那样的“假修浑沌氏者”,另一方面则是不能在当下的生活世界里看到如《周易·井》所揭示的存在的整体和细节。技术与装备仍然来自自然,是自然的产品、衍生物,只不过在自然与产品之间隔了更远、更抽象化的距离,而造成这种间距的是科学与技术,科学与技术无论是其理论基础还是操作技术都仍然是自然逻各斯的展现。科技产品仍然笼罩在人文意义的世界之中,它们仍然需要由人来赋予其意义。技术与装备的冰冷与宰制,源于人类自身精神世界在剧变的历史进程面前的茫然失措,但是生命仍然是生命,世界的整体与细节都不会有所遗落,人们所需要的是在当下的世界和历史中“与世同波而不自失”,体味我们手边的技术与装备的自然性、道德性、政治性,以及它们作为天赐之物、人造之物的所有细节。以此视角来重读《周易·井》,可谓“井之义大矣”!

猜你喜欢
自然性周易器具
《周易》古经“幽人”诂正
室庐几榻器具间 浅谈明清绘画中的器座
从“福禄壶”看紫砂壶艺术的自然性与中国吉祥传统
试析山东地区所出金银饮食器具
融资租赁在汽车零部件包装器具领域的应用探索
甜甜的“蝴蝶茧”
古代器具灌农田
《周易》与《孙子兵法》
伍尔芙小说的“真实与自然”
谈通俗唱法的真实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