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优秀工匠培养途径的研究

2020-03-16 03:12杨洁
职业·下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培养途径工匠精神高职

摘 要: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和管理经验,以培养工匠精神为导向,深入探索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优秀工匠”的培养途径,为学生将来在职业岗位上成为能工巧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职 工程造价专业 工匠精神 培养途径

课 题:本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学2018年“十三五”规划课题“高职建筑类专业优秀工匠培养的实践研究”(项目主持人:杨洁,编号:2018GB174)研究成果。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的制造大国,要想成为制造强国,必须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大国工匠。其中工匠精神是根本和基础,应该让从业者牢固树立爱国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在培育优秀工匠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虽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长,也不可能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优秀工匠,但是我们可以挑选一部分优秀的学生,以培养工匠精神为导向,让他们在校期间更多地接触到实际工作环境和案例,并且接受到来自学校和企业更多优秀师资的指导,这样能够使学生毕业后在职业岗位上迅速地成长为能工巧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用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提供了保障。

一、培养优秀工匠的作用

1.能在广大学生中起表率和引领作用

现在很多高职学生由于以往学习习惯不好,缺少学习的主动性,缺乏刻苦学习的钻研精神,遇到困难时也缺少解决问题的决心和信心以及持之以恒的毅力。所以高职院校要培养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优秀学生,让他们能够带动其他学生,把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钻研、敬业等精神慢慢地传递给其他同学,使得整个的学习氛围得到提升。

2.能成为行业未来的技能突出人才

学校培养的优秀工匠毕业后,能够在个人的专职岗位上技能突出,有一定的专长,这里的“专长”是指在某个职业领域已经达到较高水平,有别于其他人的特别擅长的特征。作为“优秀工匠”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他们在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方面都会成为优秀的人才。

3.能在各类重要的技能大赛中取得好成绩

学校培养的优秀工匠一般具有较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另外,他们在研究型学习的方法与技巧上掌握较好,能够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改进,这种研究型学习习惯,使得他们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比较强。派这些学生去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往往就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4.能促进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

优秀工匠培养的模式既关注了学生在专业技能知识方面的培养,也关注了学生在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方面,同时也能使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相互促进,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这种将工匠精神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全过程,是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所以优秀工匠的培养既提升了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又促进了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二、工程造价专业优秀工匠人才培养目标

对于工程造价专业优秀工匠的培养目标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培养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和基础理论知识,并有较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能适应工程造价岗位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主要岗位是造价工程师,从事的工作有工程造价的编制,能够运用手算和计算机应用软件进行工程计量和计价,编制招投控制价和投保报价等文件。另一方面是培养一批优秀的选手能够在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得好的成绩,也为他们将来的就业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工程造价专业培养优秀工匠的实践途径

1.磨炼大国工匠的意志和品质

在我国古代拥有像鲁班等那样卓越的工匠大师,以他们独特的工匠技艺奠定了木匠、石匠、泥瓦匠等中国古代的建筑文明的基础。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也是属于建筑类专业,应该让学生重视“工匠”的作用和地位,加强专业建设,在工艺、技能方面下工夫,让学生在了解工艺的同时还了解對工艺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去感受大国工匠的精神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另外还要采用严格的管理和科学的引导,培养学生具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2.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工程造价专业集技术、经济、法规于一体。所以行业企业对从事工程造价岗位的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经验和专业技术要求尤其严格。课程体系的建构是先到企业进行调研,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分析出典型的工作过程,归纳典型的职业能力,再以典型的职业能力为依据,最后构建出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体系。第一阶段,建筑工程基础知识的学习,内容涵盖建筑识图、施工技术与组织、建筑结构与构造。培养学生的职业基本能力和职业素养,也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并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阶段,从工程造价员核心能力培养出发,确定出造价员需具备的核心知识。使学生充分理解建筑工程定额。初步具备编制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的能力。可采用专项技能训练的形式开展,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第三阶段,引入校外企业的专家,搭建“师傅”和“徒弟”共同工作的平台,以具体的项目任务为媒介由“师傅”提供示范并手把手地教学,“徒弟”经过观察、模仿、领会、试做、找错、修改完善、提高等过程,在体悟和历练过程中,获得工作技巧、工作经验。

3.聘请企业名师参与教学

要培养“优秀工匠”人才,关键是建设好师资队伍,教学任务可以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名师共同承担,形成双导师制。学校邀请企业名师参与到优秀工匠的培育,名师们往往具备能工巧匠的专业基础与职业技能,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各种职业技能和技巧;同时名师们往往具备良好的工匠精神和职业素质,能够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潜移默化,言传身教。另外,名师往往还具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培育出高水平的弟子。另外,要更紧密地进行校企合作,建立完善的“双导师”(专业教师+企业名师)队伍,以保证“优秀工匠”的培养能够顺利进行。不仅做好“双导师”的教学与管理工作,还要做好学生实习实训与就业的工作。

4.校企产教融合共建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

在充分利用好现有实习实训资源的基础上,学校可以引入企业共建校内工程造价咨询工作室。由校外资深造价师、校内教师共同组成造价咨询工作室。利用工作室的平台,共同制定优秀工匠的培养模式,制订专业发展规划,明确专业定位,开展项目课题研究活动,指导专业建设改革,审核课程标准等重要教学文件,制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制订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规划,对外提供工程造价咨询服务等。我们还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把学生送到企业进行实践,在职业实践中去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将精益求精、敬业诚信等工匠精神融入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还可以让专业课教师走进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实现与企业、产业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在专业教学中体现出本岗位所具备的工匠精神。

总之,对事物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习中应该持有的态度,这对学生今后的工作有积极的影响。可以尝试将“优秀工匠”的培养真正融入到教学中,用这样的方式促进学生在学校认真学习,让学生在学校就感受工作中应该有的职业道德、态度与素养,使其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工匠精神成为一种生活的态度。这样才能将工程造价行业引向更好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

[2]张敏,席宏伟,张光梅,陈晓桦.以工匠精神引领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研究——以建筑类专业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8(6).

[3]孔宝根.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途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

(作者单位: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培养途径工匠精神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