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管理体系

2020-03-16 03:12阳军冉庆华田刚
职业·下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

阳军 冉庆华 田刚

摘 要:随着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在思想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此,本文在阐述企业新型学徒制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对如何优化基于企业新型学徒制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进行策略分析。

关键词:企业新型学徒制 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 教学管理体系

校企合作制的实施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增强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一、企业新型学徒制概述

1.内涵

企业新型学徒制是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参与的原则,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模式,即由企业与技工院校、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培训中心等教育培训机构采取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等模式共同培养学徒。

2.内容

第一,课程内容模式。在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之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会进行一系列的市场调查研究,全面掌握、了解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然后制定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模式。在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之后,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课程之外还需要学习一定的公共课程、素质教育课程和实践课程。

第二,实际和理论的结合。企业新型学徒制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注重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即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将专业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在课下还需要结合课上学习内容为学生安排相应的课外实践学习内容。

第三,考核评价方式。在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实施下,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考核评价采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的方法,考核的目标是以学生长远发展为基础,以实现学生个人长远发展为目标,结合学生多方面素质培养打造学生评价体系。

二、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教学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1.企业缺乏对其育人地位的科学认识

在企业新型学徒制实施的过程中,学校和企业是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的双主体。但是从当前企业新型学徒制在企业的实施情况来看,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自身在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成长方面的作用,也没有为现在学徒制的实施提供有效制度、资金的支持。

2.缺乏完善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实施制度

企业新型学徒制对于学校和企业发展来讲都属于一种新型事物。学校和企业对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实施不仅没有形成科学的认识,而且没有为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实施提供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支持。学生在企业实践学习的时候,企业甚至将学徒制学生和企业一般职工同等对待。

3.理论和实践教学相脱节

社会的发展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从当前发展实际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关注和培养。受资金、制度、资源等方面的限制,高职院校实践一体化教学实施效果不理想。

4.企业实践资源利用率较低

高职院校校内实践和企业的实际工作存在较大的差异,校内实训设备更新换代速度较慢,设备的更新和使用无法和企业发展实践同步,实训形式单一,主要是校内实践和毕业前期的顶岗实习实践,顶岗实践教学管理松散,考核不严格,使得企业新型学徒制教学效果不理想。

5.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有待提升

当前,高职院校的一部分专业教师是从学校毕业直接分配来的,虽然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这些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比较薄弱。这种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在对高职学生教育的时候一味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也无法利用企业的实践教学资源。

三、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管理体系优化对策

1.实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顶层设计

在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实施下,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社会发展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来进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课程的设计,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面体现出学习和工作的融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设计充分参考岗位群职业能力基本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对应专业课程的开展需要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从而实现教、学、做的一体化发展。

2.完善企业新型学徒制下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

企业新型学徒制在高职院校的实施和推广需要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的支持,具体表现在完善的校企服务体系、学校和企业互利共赢的引导体系、信息共享平台体系等。首先,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实施需要形成完善的校企合作服务体系,结合企业用人需求优化高职院校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其次,在企业新型学徒制推行的过程中,要注重实现学校和企业双方的利益。最后,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实施要注重提升对高职院校企业和企业教育资源的合理优化利用,实现彼此教学信息的优化共享。

3.创新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方式

第一,案例教学法。结合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提出的要求,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实施需要选取有效的企业案例在学校内部组织案例教学,教师优先系统讲解基础知识,之后展示精编案例、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来向学生演示并制作部分内容,最后进行课堂讨论和总结。第二,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讨论教学。教师通过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资料收集、课程设计、实施测试五个阶段开展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4.强化师资力量的建设

高素质教师队伍能够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更为全面、优质的教育服务,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适应力。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实施是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起培育高职学生的责任,学校和企业共同担负起高素质教师的培养。

5.完善企业新型学徒制教学内容

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实施需要完善人才教育教学内容的支持,在完善教育教学内容的情况下提升企业新型学徒制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效。结合社会发展需求,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实施需要坚持招生、招工以及工学结合的一体化发展,并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结合社会发展需要优化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进而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使得培养出来的高职院校学生能够满足社会人才的需求。

6.创新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

在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教学的时候,学校和企业、课堂学习和企业岗位训练往往是随意切换进行的,教学地点也开始从学校实训基地转变为企业。高职院校以往的教育教学模式无法满足企业新型学徒制度发展要求。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创新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在校企明确各自分工的情况下分阶段的对学生开展技能训练,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7.打造校内外结合的多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实施需要充分发挥学校一级和二级分院在监控管理方面的职能,实现对整个企业新型学徒制实施的监控,具体监控操作采取过程监控為主,结果监督控制为辅的原则,实现对整个企业新型学徒制实施的全过程监控。

四、小结

综上所述,企业新型学徒制是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种全新模式,是迎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中,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东梅.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管理体系的变革与优化[J].机械职业教育,2017(8).

[2]胡志河.基于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31).

[3]代艳.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魅力中国,2017(5).

[4]温贺平,涂用军,杨伟钧.企业新型学徒制下高职“三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 2017(22).

[5]牛红军,李赫宇.基于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7(5).

(作者单位:天门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