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技工院校体育课程的现状和改革

2020-03-16 03:12王越
职业·下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体育课程技工院校教学改革

王越

摘 要:技工院校的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专业课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体育课程越来越边缘化。为了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学校与教师必须对体育课程进行改革。本文从技工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从四个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措施建议,以期为其他学者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技工院校 体育课程 教学改革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课程改革也提上日程。体育课程是关乎学生健康,关乎国民体质的重要课程,但是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体育课程一直被边缘化,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小。尤其是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技工院校,体育课程越来越不受重视。同时技工院校的体育课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参与兴趣低。因此,必须针对体育课程的教学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革。

一、技工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不重视体育课程

虽然素质教育改革已经逐渐深入,但是部分技工院校和教师还保留着传统的教学观念,依旧将专业课作为教学的重点,不重视体育教学的开展。

首先,许多技工院校的体育器材不足,许多课程都无法开展,学生很难掌握一项体育技能,因此逐渐丧失对体育课的兴趣。其次,技工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教学目标,从表面上看体育课程与学校的教学目标毫无关联,所以学校和教师都不重视体育课。最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体育“无用论”一直阻碍着体育课程的发展。因此,体育课程在改革时必须首先提高大家的思想认识,为体育课程的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2.教学与现代社会相脱离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体育教材更新速度较慢,教学内容千篇一律,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体现时代特征,与现阶段的体育发展相脱离。首先,体育教材的内容变化较小,还是向学生展示“走”“跑”“跳”等基本技能。这些技能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反复地学习让学生失去了参与热情。其次,教师在讲课中过于拘泥于教材。体育是灵活性比较强的学科,教师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体育教学目标,以完成教学目标为己任。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死板,学生也接触不到最新的体育知识。

3.体育课程缺乏地区特色

体育课程是灵活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体育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通过体育提高学生的体能,让学生了解体育知识,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但是由于当前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具有滞后性,体育教学事业发展得并不好,无论是教材编写还是教学方式都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体育课程没有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缺乏地区特色。体育囊括的范围比较广,“跑”“跳”等技能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但是这些体育项目已经不能满足技工院校学生的需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体育课程与当地的体育特色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辽宁地区可以开设专业篮球课程,还有各种冰上项目,这些体育项目都在体育范畴之内,再加上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当地的特色体育项目,因此可以更好地融入其中,进而推进体育课程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4.教学方式相对单一

目前技工院校的体育课程还是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师会根据体育教材给学生讲解基本的体育知识,比如学生的身体构造、肌肉位置等。其次,教师主要以教材为基础,以现有的体育设施为依托进行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主要以教师为主导,教师现场演示教学内容,然后让学生模仿。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这种教学方式,会感觉此类教学方式比较单调。所以现有的体育课程和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二、技工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措施

1.提高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体育课程是关乎学生身体健康、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的重要课程。在提倡全民运动的现代社会,学校与教师必须认识到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同时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体育课程纳入教学的重点,给予体育教师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首先,学校要加大对技工院校体育课程的资金投入,与体育教师进行沟通,结合教学计划给学生购买体育设备,完善体育课程的基础设施,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其中。第二,学校要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体育课程不仅传授体育技能,同时传授健康知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身体状况。除了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学校还可以院系为单位积极举办各类体育活动,积极宣传体育项目。第三,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其参与到体育锻炼。除了日常的体育课程,学校的体育教师还可以创办“兴趣校队”,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这种方式可以解决体育课时较少的问题。

2.体育课程时代化

虽然体育课程的更新速度比较慢,但是体育教师可以跳出体育课本,将体育课程与时代相结合,与学生的心理需求相结合,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兴趣,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

首先,体育课程要与现代社会相结合。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让学生关注国家的体育项目,在教学过程中也要经常用体育热点给学生举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体育知识,了解体育课程。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体育课程符合现代学生的心理特征。学生可以利用微课或者互联网技术自主学习体育基础知识,如果教师还是以基础知识作为讲课重点,那么课程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在改革过程中体育教师也要升级课程内容,提高课程质量。

3.创建特色体育课程

几乎每个地区都有特色体育项目,学生对此类体育项目耳濡目染,更喜欢参与其中。比如在海南地区会有沙滩排球体育項目,东北地区会把滑冰纳入体育课程中。所以在体育改革过程中,要将体育课程内容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与学生产生共鸣的方式,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首先,学校的体育组要编制本校的体育教材。此类体育教材是以教育部的体育教材为基础,结合当地的体育特色而创编的。其次,在创建特色体育课程时,学校还可以征询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体育需求。学生是体育教材的受众,让学生参与其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积极投入体育课程中,进而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4.丰富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比较死板、单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体育教师也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丰富体育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加深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理解。首先,在理论教学部分,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以音频、图像等方式传递信息,改变了教师讲解的教学模式,更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融入提问教学法,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提问几个与体育知识有关的问题,比如“蹲起锻炼哪部分肌肉”,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其次,教师要针对学生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对于体育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给其制定单独的教学计划,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制定基础性教学计划,让学生也能参与其中,进而激发其学习体育的兴趣。最后,体育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比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提高身体素质。

三、小结

在技工院校进行体育改革,目的是让体育课程能够符合社会要求,满足学生所需。但是从体育课程教学现状看,影响体育课程改革的因素有很多,因此,学校与教师在改革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结合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改革要以提高体育课程质量为目标,结合当地体育特色,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沈永慈.浅谈普通高职院校体育改革的发展方向[J].现代职业教育,2017(33).

[2]岳静静.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设置现状分析[J].都市家教月刊,2017(7).

[3]何东亮.新时期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品牌研究,2018(3).

(作者单位: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体育课程技工院校教学改革
拓展训练纳入中学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