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2020-03-16 03:25周莲丽
神州·中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运用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小学语文教学

周莲丽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发展也日新月异。语文教学并不同于其他学科,其具备较强的开放性以及实践性。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结合小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既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深入到教学情境中,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形成深度理解,强化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养。因此,为了达到这些教学目标,强化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教师们就应该对教学手段进行适当的调整,对合作教学进行适当的结合,为学生构建一个生动、有效的教学课堂。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语文教学;运用探讨

时代在发展,我国的素质教育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在小学义务教育中,语文学科是重点学科之一,也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发展,语文阅读教学逐渐受到关注,合作学习符合素质要求。笔者立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对合作学习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且重点探究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策略,仅供参考。

一、小组合作学習的现状

(一)学习内容缺乏恰当性

教学中提出恰当的研讨问题是实施分组合作学习成功的基础。一个好的研讨问题,可以使学生有的放矢,在既定的目标下积极合作探索,使合作效果达到最优化,否则可能适得其反。而部分教师却误认为不合作就不是创新,不合作就不是实践新课程,因此每一节课都要挤出几分钟让学生匆匆忙忙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关键词句的理解要合作,古诗文的意境要合作,解题思路方法要合作,甚至朗读课文也要合作,却不考虑合作探究交流的内容是否有价值,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久而久之,学生会逐渐感到厌倦,失去参与讨论的兴趣,教学效率低下。

(二)学习时间缺乏充足性

学生要进行创新、探究、深入的解决一个问题,即要激发学生探究创新的愿望,同时要给学生充足的合作时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关注了合作学习的形式,如要求分组、交流等,却忽视了合作学习的实际效果,有的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环节的完整、教学任务的完成,每次教师给学生交流的时间仅两、三分钟,刚一进入状态,就结束了,时间显得很仓促,交流不够充分,仅是蜻蜒点水。这样的合作不但没有实效,反而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学习目标缺乏技能性

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些现象,当教师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时,教室里立即一片嗡嗡声,学生七嘴八舌,只顾自己讲,不会倾听;或是在小组中学优生主宰一切,承担了主要责任,其他学生则处于从属或被忽略的状态;或是人云亦云。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学生缺乏必要的小组合作技能,这种无效的合作不但达不到“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的目标,而且还会浪费时间,影响学习目标的达成度,事倍功半。

(四)学习过程缺少指导性

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是平等中的首席,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出现这样的现象,布置完合作任务后,学生投入到积极的合作探究中,而我们的教师有的时候在一旁以一名旁观者的身份看着学生的活动,对学生合作的程度、结果不闻不问;有的为了体现以生为本,融洽的师生关系,象征性地来到学生中巡视、组织纪律,与学生一起探讨,而实际上是借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学生,使学生一会回答的时候,能更贴近自己的答案,使合作效果表面上是非常的有效。

(五)学习结果缺乏合理评价

小组合作中,教师较少组织组际之间、小组成员之间的评价,有时组际之间的评价,往住是互相指出对方的错误之处,形成相互指责的局面。学生自我评价的机会也较少,为了鼓励学生合作的成功,教师一律用“掌声”、“小红花”的方法加以肯定,单调的激励评价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化策略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分组学习

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处于课堂的主导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有自我发挥的机会。在课内阅读方面,教师一般会让学生进行提前预习,在预习过程中思考问题,然后教师再进行授课。但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往往会忽略学生的思考结果,使学生的成果无处分享,久而久之,学生也会产生“预习没有用处”的想法,进而使预习过程流于形式。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将课堂的主导权留给学生,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运用;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能看到学生的能力自己他们对特定内容的理解,便于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授课和指导。为了使学生有机会分享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实行分组合作学习是重要且必要的。

(二)做好充足的教学准备工作

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很多教师也都会结合小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但整体的教学效果却并没有得到全面的提升。究其原因,大部分教师在进行分组时,都只是简单的要求学生前后或者和自己的同桌进行组合,部分教师也会要求学生,自由的选择自己的朋友或者伙伴进行小组组合。整体来说,这一分组模式在表面上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深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简单的要求学生前后左右进行分组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因为很多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很有可能会因此而产生较大的学习分歧。对此在日常教学之前,教师应该注意,一定要合理的对学生进行分组,有效的保证分组的科学性。

(三)优化合作教学的综合评价

当代小学生与传统的小学生不同,他们具备更高的个人意识以及更为明显的自尊心理,在与其他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他们也会很迫切的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以及任何,所以,教师们就应该适当的调整自己的评价方式,有效结合激励教育以及鼓励教育对学生进行评价,促使其形成较强的学习热情以及信心,同时在对学生进行点评时,教师们也应该注意,不要一味的放大学生的优点,这会使其产生盲目自信的心理。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使他们能够得到更有效的锻炼。它可以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领导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最终达到真正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汉语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玲.谈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3 (11)

[2]谢士忠.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新课程学习(下).2013 (10)

[3]李润琴.积极倡导合作学习——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 (01)

[4]薛书玲.探讨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4 (03):112-113.

[5]李润琴.积极倡导合作学习——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 (01)

猜你喜欢
运用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小学语文教学
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法的运用初探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