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对经典传统文化的融入

2020-03-16 03:25罗菲
神州·中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教学作用融入策略小学语文

罗菲

摘要: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语文课堂,已经成为了一大宏观趋势。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对此形成清楚的认识,把握到经典传统文化对语文教学和学生成长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然后立足于此对教学活动展开创新构建。对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经典传统文化对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所能够起到的积极作用,然后针对具体的教学融入策略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可以给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起到一定的参考启发。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传统文化;教学作用;融入策略

传统文化,是我国数千年发展历史过程中所累积下来的优秀文化。这些文化经过岁月的沉积,具有宝贵的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传统文化也应当被传承弘扬,对当前时代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而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讲,就应该理解传统文化所具備的教学价值,将和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实现语文教学的发展,同时也让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认识和理解。

一、经典传统文化及其对小学语文的教学作用

(一)经典传统文化

所谓传统文化,是指文明演化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具有民族风貌和特质的文化资源,其中就有有形的文化资源,也包含了无形的文化资源。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我国作为一个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派别繁杂、类型众多。从派别来讲,诸子百家都属于传统文化的代表,而在具体的文化形态上,则有诗、词、曲、赋、乐、戏、艺、画、书、棋、射等等不同的形态。这些经典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内涵所在。在当前时代,应当对这些传统文化予以挖掘,将其融入到教育教学中,让学生成为这些经典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二)教学作用

语文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一门基础但又很重要的课程,语文课程教学不仅要对学生的基础语文知识进行传授,还需要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从目前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讲,尚且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活动单一局限、学生实践不足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影响到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进步。而经典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融入,可以起到多方面的积极作用。首先,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引入书本上没有的素材或知识,这样有助于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其次,经典传统文化的融入,可以推动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摆脱以往的单一化局面,构建起多样化的语文课堂,这样可以对学生形成更加有效的教学。最后,能够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实践,让学生学以致用,从而促进语文课程核心素养水平实现提升。

二、经典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要将经典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这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展开积极思考,找到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实现结合的科学途径,以语文教学为载体,给传统文化创造渗透的空间,从而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

(一)创设经典诵读活动融入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类型繁多,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讲,都需要实现传承。但是,毕竟语文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都是有限的,并不可能无限制地融入其他传统文化。同时,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一定的限制,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也会受到限制,并不是什么类型的传统文化都适合融入课堂。从语文课程的内容构成来讲,其中涉及到了古诗、寓言故事、成语故事以及一些短小的文言文。这些内容,都和传统文化存在关联,因此,就可以立足于此,创设经典诵读活动,通过诵读经典,将传统文化的代表作品融入课堂。比如,教学《雪梅》这首古诗的时候,这首诗是宋朝卢钺的代表诗作。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就可以创设一个经典诵读活动,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卢钺的其他诗歌作品,或者是准备其他描写雪梅的诗歌,以“雪梅”为主题打造经典诵读活动,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认识,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对经典传统文化深入的认识理解。

(二)引入经典传统文化展开对比教学

除了通过经典传统文化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之外,还可以从课堂教学出发,将经典传统文化融入进来,和课本内容展开对比教学,这样可以在对比分析中,通过不同传统文化的异同区别,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比如,在教学《司马光》这篇课文的时候,课文主要内容是描述了司马光小时候的聪明机智。与之类似的,在传统文化中还有一个经典故事,那就是曹冲称象。因此,在讲解司马光砸缸的相关内容时,便可以将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入进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思考,司马光和曹冲小时候有什么相同点?两个人谁更加聪明?如果你是司马光或者曹冲,可以想出类似的办法吗?通过引入传统文化中的素材,和课文内容对比教学,这样能够让课堂活跃起来,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基于经典传统文化创设课堂实践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能局限于单纯的理论讲解,还应该构建一些趣味活动,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可以在活动实践中对相关的语文知识和技巧实现运用。比如在传统文化中,对联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形式载体,现在依然具有广泛的使用,尤其是过春节的时候,很多人家都会张贴对联。因此,在课堂上就可以创设写对联的时间活动。实现设计一些写作要求,比如使用拟人修辞手法,或者是使用比喻修辞手法,让学生运用相关的修辞技巧来尝试写作对联。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对相应的修辞技巧加强掌握,还可以了解对联这种传统文化。此外,还可以创设课堂表演活动,将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历史故事引入进来,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比如将相和、田忌赛马等故事,都是历史上非常经典的故事。在课堂上,教师便可以设计表演情境,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各自分配角色展开表演。

结束语:

将经典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能够对教学活动产生多方面的积极作用,这是语文教师需要形成清楚认识的。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经典诵读、对比阅读、趣味活动等多元化方式,实现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结合。

参考文献:

[1]陈新光.弘扬传统文化势在必行——小学语文传统文化引导教学分析[J].都市家教月刊,2017 (5):274-274.

[2]陈玲玲.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研究[J].时代教育,2018 (2):185-185.

[3]滕晓.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分析[J].新课程·中旬,2018 (2).

猜你喜欢
教学作用融入策略小学语文
运动技术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试论如何深入挖掘利用初中化学演示实验的教学作用
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策略
浅论英语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学中的作用
游戏法融入小学短跑教学的策略
浅论现代信息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