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武陵山区怀化职院机电专业群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2020-03-16 03:25江兴刚
神州·中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职业学院中国制造2025培养模式

摘要:制造业的发展是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随着现代社会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如何在响应“中国2025”制造纲领的同时,调整职业院校的教育模式,这一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未来人才的输送质量。本文以武陵山区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专业群学生为论述对象,探讨培养其综合能力的有效教育模式。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职业学院;综合技能;培养模式

在“中国制造2025”的推动之下,武陵山区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专业群学生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愈发紧迫的社会竞争压力之下,如何调整教学结构,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将决定学生在制造岗位的发展潜能。结合制造业基本人才需求调整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院校必须解决的重要教育问题。

一、落实人才对接,提升理论知识水平

对于职业院校的相关教学活动来说,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能够被社会所接受、被相关产业所承认的专业人才,在机电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由于现代竞争压力的不断提升,要确保学生赢在当下、赢在未来,就必须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但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人才培养与人才应用之间的矛盾依然比较明显,以武陵山区怀化机电专业的教学工作为例,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受到教学观念与教学配置的限制,对于如何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人才输送到哪里等问题并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之下,人才与需求无法全面对接,学校与社会无法对接,教育模式并不能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助力。

在机电专业教学环节,教师应及时活化教学理论,改进教学制度,以培养学生的理论技能为核心,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为未来的技能培养提供理论支持。在教学环节,教师应建立以人才为核心的“教育三对接”——首先,是人才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教师应及时了解制造业的人才需求,按需培养人才,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其职业素养,为未来的上岗就业打下基础;其次,是学校与企业的对接,在人才培养环节,应结合人才需求按需调整教学计划,及时更新教学理论,实现“供给满足需求”的教育目的,在解决人才发展矛盾的同时,为学生的个人成长提供实际支持,使其得到大显身手的机会;第三,是国家政策与院校发展的对接,教师与院校应及时掌握国家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培养目的,结合国家教学要求导入新式理论知识,确保人才不过时,提升院校的对外竞争力与教育水平。

二、响应实践教学,提升技能应用水平

机电专业的学生未来需要为国家制造业服务,在制造业建设环节,又向相关人才的实践能力提出了硬性要求,在“2025中国制造”的发展背景之下,武陵山区怀化职业技术学院要处理好人才培养制度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关系,就必须重新调整教学理念,将实践教学提上日程,提升学生的技能应用水平。作为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主要任务的职业院校,在教学环节,教师与学校必须处理好实践技能应用以理论教学之间的关系,依靠实践教育检验理论教学。

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师应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其中应包含认知、应用、维护等多个教学板块,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教师应合理应用自身的教学经验,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活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在校内实训基地中开展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与设备操作知识,提升学生的技能应用能力;在一段时间的内部教学之后,学生的学习意识将会全面提升,其会对未来的工作环境产生更大的兴趣,此时,院校应与外界制造业单位沟通,帮助学生完成实践拓展,了解未来的工作环境、工作要求。实践教学应与理论教学实时结合,在课堂教学、课后考核环节,教师应带领学生认知并了解各种设备,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降低其理解难度,提升其技能应用能力。

三、开展拓展探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拓展探究是培养学生综合技能的重要手段,依靠及时有效的拓展探究活动,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及时整合理论知识,应用实践技能,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教学的有机结合。在机电专业的教学活动中,教学任务以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其实践技能为主,少有教师会考虑到学生的个人素养问题,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对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就要从教学技能等多个角度进行重新思考。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能力,引导其在适应职业发展要求的同时,提升个人的技能水平。以认知教学为例,在教学环節,教师需要向学生讲解设备的使用、维护方法,在此环节,教师可对教学手段进行调整——鼓励学生对设备的使用方法及维修手段进行探索,在不破坏设备结构的情况下,以最高效率、最小开支为原则,开展维修活动,与教师的单方面灌输相比,在为学生创造自主发挥的空间之后,学生能够全面接受并应用技能知识,为未来的竞争上岗做好提前准备。

结束语

武陵山区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专业要全面适应社会的人才需求,为学生的发展打开大门,就必须重新调整教学方向,处理好人才对接、人才培养等问题,以均衡发展、综合发展为教育目标,重新规划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晏晓辉,张智聪,黄辉宇,李帅,张良伟.基于OBE的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 (75):10-13+16.

[2]石慧,王琼.跨专业实训平台功能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 (18):170-171.

[3]刘守法,王晋鹏,张宁.基于“一体多翼”培养模式的高校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实践——以西京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J].高教学刊,2016 (18):211-212.

作者简介:江兴刚(1974-)男,单位: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大学本科,高级实验师,高级技师,主要研究方向:智能控制技术。

猜你喜欢
职业学院中国制造2025培养模式
浅谈高等职业学院教学管理工作高效开展的方法
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