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共图书馆建设共享空间策略的思考

2020-03-16 08:26冯芳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33期
关键词:运作模式公共图书馆发展现状

冯芳

摘  要: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科学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中人们对知识的需求量逐渐提升,因此我国社会中的公共图书馆逐渐地通過建立信息共享空间和学习共享空间,满足社会群众对知识的需求。本文作者主要在基于公共图书馆建设共享空间的基础上,对共享空间的基本含义及发展现状进行阐述,然后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建立共享空间的特征及优点,最后再结合实际情况详细地论述了公共图书馆建立共享空间的合理运作模式和未来公共图书馆共享空间在完善过程中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共享空间  发展现状  运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11(c)-0245-03

On the Strategy of Public Library's Shared Space Construction

FENG Fang

(Taiyuan Library, Taiyuan, Shanxi Province, 030024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science and culture in China, people's demand for knowledge is gradually increasing in our society. Therefore, public libraries in our society gradually meet the needs of the public for knowledge by establishing information commons and learning commons.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Library's shared space, the author expounds the basic meaning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shared space,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Public Library's shared space, and finally discusses the reasonable operation mode of Public Library's establishment of shared spac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ublic Library's shared space in the future Relevant strategies in the process.

Key Words: Public library; Shared space; Development status; Operation mode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中各行各业逐渐普及应用信息化技术,社会中的人才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国社会中的公共图书馆在资源建设中和服务体系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1  公共图书馆共享空间的基本含义及研究现状

1.1 公共图书馆建立共享空间的基本含义

公共图书馆在经营中所建立的共享空间,是在基于共享式学习和开放式资源存取的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同时共享空间也是一种全新的信息服务方式。共享空间在面向社会群众服务的过程中,便可以将硬件系统、信息资源、服务体系融于一体,用户通过公共图书馆中的共享空间,就可以实时获得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实现用户和图书馆通过一种相互合作的方式进行信息资源的互换共享。公共图书馆所建立的共享空间模式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成为我国社会较为欢迎的一种主流图书服务模式。

1.2 公共图书馆建立共享空间的研究现状

公共图书馆中的共享空间在建立中主要源于信息共享空间的基本理念,共享空间在建立中的核心原则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创造知识为宗旨”。公共图书馆中的共享空间在建立中并需要运用先进的技术,通过图书馆与有关部门的配合,创造出一个支持用户协同学习、个性化学习的学习社区和资源中心,帮助用户提高在学习中的学习效率和知识创造质量。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Beagle教授认为,通过在公共图书馆中建立共享学习机制,便可以帮助用户对信息进行管理,提高用户的学习效率。同时通过所建立的共享学习机制,还可以进一步地提高系统对计算机、软件和多媒体的支持力度,让用户在学习中意识到协作性学习的重要性。云南大学教授孙云曾提出,公共图书馆中的共享学习空间是学习者的社区,该空间内有没有固定的设计规则,因此可以向用户提供一个功能丰富且环境优雅的学习环境,帮助用户以一种批判性的思维和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开展学习。同时由于共享空间中综合了图书馆、信息技术和其他类型的知识服务体系,并可以将传统的员工知识技能与专家参考意见进行整合,并形成统一的便捷服务发送给用户群体。通过将社会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资源进行整合,就可以在识别用户个人能力发展的基础上,重视用户的知识技能提升。

2  公共图书馆建设共享空间的模式构建及应用特点

2.1 公共图书馆建设共享空间的模式构建

公共图书馆在建设共享空间模式的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建立:第一,建立改造型的共享空间,改造型的共享空间在建立过程中主要是依据电子阅览室、参考咨询部和技术部的基础上拓展改造而成,例如位于我国华东师范大学的图书馆在原来空间布局上便建立了开拓型的讨论室和相应多媒体设备,使该图书馆初步具备共享空间的相应特征;位于我国合肥图书馆中的共享空间也是原来阅览室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第二,公共图书馆可以建立部门式的共享空间,部门式的共享空间在建设过程中,主要是在图书馆某一处单独开辟一处空间,就要重新组建成全新的共享空间角落,该共享空间角落可以脱离出图书馆原有的管理模式,进而形成全新的运行管理模式。第三,公共图书馆可以建立成共享空间大楼的运营形式,这便需要公共图书馆具有一定的资源,将整栋大楼改造成信息化共享空间大楼,该大楼在共享空间运行的基础上实施信息的交互式运行,但是基于我国国内当前还未出现此类共享空间运行模式。

公共图书馆通过共享空间的建立,就可以在协调职能部门工作效率的基础上,实现灵活管理和服务目标系统化的双重要求,并构建出以决策领导层和服务执行层为基礎的金字塔进行经营模式。同时共享空间在建立过程中由于其具备信息共享空间的本质,因此公共图书馆可以丰富共享空间中的服务内容,为读者和用户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技术设备资源。

2.2 公共图书馆建设共享空间的应用特点

公共图书馆所建立的共享空间在应用过程中主要拥有以下三大特点:第一,公共图书馆所建立的共享空间强调用户在使用中的自助式学习,公共图书馆中的共享空间其组织原则是为用户提供学习的知识信息和技术支持,给用户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方式促进用户的学习效率提升。图书馆内部共享空间在构建模式上呈现出宽松、舒适、欢快的学习情景,同时公共图书馆共享空间内部在建立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资源的综合化、多层次化和多类型的服务模式建立。高校公共图书馆在共享空间建设中,还需要以图书馆为活动中心开拓丰富的拓展性功能。第二,公共图书馆共享空间在建立过程中更注重协作化的服务模式,公共图书馆在建立中的协作化服务模式主要是从信息共享空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通过强调协作化的学习模式便可以充分地支持用户在共享空间使用中的群体学习、团队学习和知识创新。

3  公共图书馆建立共享空间的合理运作模式

现阶段我国公共图书馆所建立的共享空间在运行模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区别,这主要源于公共图书馆的规模和各自特有的效能,因此在对共享空间的构建模式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公共图书馆在社会中的具体职能,对其共享空间进行细致化的分析。约克大学斯科特教授认为公共图书馆共享空间在建立过程中,就需要满足传统意义上的图书服务,确保用户在享受共享空间服务的过程中,可以及时获取相应的图书资源。此外共享空间还需要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模式,改善用户在共享空间使用过程中的写作技巧和研究技能,促进用户拥有共享空间实现高水平的合作。公共图书馆所建立的共享空间较为合理科学的运作模式需要实现以下几点:第一,公共图书馆的共享空间在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将用户的成功作为其主要的服务目标,需要在用户所聚集工作的合适位置,为用户提供一切的服务;第二,公共图书馆内部的共享空间还需要在经营的过程中,设置一位综合素质较高的图书管理员,来促进用户、共享空间合作伙伴、图书管理员和工作管理员之间的合作、协作和讨论工作;第三,公共图书馆内部共享空间还需要建立较为完善的信息化设备,这便需要共享空间内部负责人为共享空间中配置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无线电设备、数据库系统、应用软件等一系列的数字资源;第四,公共图书馆内部的共享空间还需要通过现有的技术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并且将共享空间中的各种数字资源提供给用户学习等。

4   完善公共图书馆建立共享空间的具体策略

4.1 相关部门领导重视公共图书馆共享空间建设

公共图书馆在共享空间建立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及有关领导需要高度重视共享空间建设成果,有关部门需要做好资金的分配和人员协调工作,当地政府也需要给予公共图书馆共享空间建设中的一定政策扶持,保障共享环节在建设中的各项运行机制可以合理开展。图书馆内部的负责人作为共享空间的最高决策者,便需要从图书馆在建立过程中的大局出发,切实地意识到共享空间在建设中对社会发展和高校教学带来的重要性作用,因此需要在共享空间建设中给予各方面的支持。

4.2 保障公共图书馆共享空间资源供应体系

公共图书馆共享空间在建设过程中还需要保障资金的供给,公共图书馆共享空间无论是在场所建立、设备运行、人员调配和资源使用等过程中,都需要具有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根据有关调查研究显示,当前社会中所存在的公共图书馆共享空间合理性的基础是在于,具备着充足的资金作为建设和运行保障,进而在周边地区带来了良好的反响。例如,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民族大学在对公共图书馆共享空间经营的过程中,就投入了1.5亿元建设资金,此外对于共享空间内部的相关设备和硬件设施都选用最高标准,使得该图书馆的共享空间满足当前国内一流的应用水平。

4.3 根据用户需求建立公共图书馆共享空间

公共图书馆在共享空间的建设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地整合公共图书馆内部的相应设备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技术资源,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为广大社会群众服务。同时公共图书馆共享空间在完善的过程中,还需要从公共图书馆共享空间用户的需求出发,避免出现仅凭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的需求和意志出发。用户在公共图书馆共享空间中,不仅需要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还需要借助公共图书馆对自身开展教学指导、不仅需要纸质文献,同时还需要公共图书馆内部相应的电子文献和网络信息、不仅需要安静的公共学习空间,还需要较为独立的研究区域等。这便需要公共图书馆在建设共享空间的过程中,了解社会群众对共享空间的需求,进而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4.4 提高公共图书馆共享空间管理人员素质

公共图书馆共享空间在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提高共享空间内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共享空间内部管理人员是联系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纽带,同时也是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公共图书馆在学习共享空间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共享空间的设施配置、资源建设等环节进行突破的过程中,来依靠高素质的专业人员提高共享空间内部的服务质量,除此之外在使用全新理念、高科技设备和技术的过程中,也需要相应的专业人员开展操作。

4.5 完善公共图书馆共享空间多元化信息资源体系建设

公共图书馆共享空间在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实现多元化的信息资源体系建立,公共图书馆内部的共享空间在应用中的主要基础便是来源于各类的信息资源,所以需要建立出适合高校教学科研和读者需求的信息资源体系,这样才可以保障公共图书馆内部共享空间可以正常合理地运行。首先共享空间需要针对高校读者及社会用户,开发出更为全面多类型、多学科的文献资料,满足用户在学习中的专业化需求。其次公共图书馆在共享空间的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坚持存量共取、多元化技术开发的模式互补,在满足市场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加大对外文文献数据库的开发应用。

5  结语

我国社会中大多数公共图书馆都建立了电子阅览室,但是由于用户在使用中使用方式较为单一,且存在着较多限制,这便使得进入电子阅览室的用户越来越少。部分用户对公共图书馆中数量繁多的数字资源、繁琐且冗长的更新周期饱受抱怨,这些源于公共图书馆中的信息资源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在当下社会环境的大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就需要以“用户为中心”并建立出一套系统的信息服务模式,通过开发共享空间,满足用户在公共图书馆中的信息需求。

参考文献

[1] 郝群.加拿大多伦多公共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J].图书馆学研究, 2017(5):81-84.

[2] 李娜,苏阳.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策略[J].河北科技图苑, 2015(2):53-55.

[3] 许建业.从信息共享空间建设谈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定位与对策[J].新世纪图书馆,2018(5):3-5.

[4] 李海萍.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空间构建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5.

[5] 符艺.公共图书馆第三空间建设模式探析[J].图书馆研究,2015,45(2):20-23.

[6] 徐月华.“智慧城市”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河北科技图苑,2016,29(3):53-56.

猜你喜欢
运作模式公共图书馆发展现状
我国P2P网贷发展现状研究
论中国图书出版业品牌化运作的理想模式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