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罪从无”法律原则也适用教育管理

2020-03-16 19:04周世恩
中小学班主任 2020年2期
关键词:有罪监考参考答案

周世恩

一个孩子,经常说谎,隔三差五地不做作业,疲沓散漫。今日,被课代表投诉:又没有交作业。你找来这个孩子,询问理由,孩子却振振有词地告诉你:他的作业忘在家里了。

作为老师,你如何处理?

对于这种情况,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但归根究底,也不外乎这两种:其一,认定其没有写作业。既然是“惯犯”,可以推断这一次作业根本不是没有带,而是再一次说谎,可以立即对他的行为进行适当的惩罚。其二,选择相信孩子。然后打电话给家长证实,让孩子明日将作业带来,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孩子说没说谎,再采取一定的帮扶措施。

这两种解决方案,各有各的好。第一种省事、省时,其处理的思维和方式,与法律中的“有罪推论”相似,以孩子的一贯表现作出推论和判定,从情感上、常理上推论出孩子很可能没有写作业。第二种却公平、公正,同样和法律中的一条原则十分相似,叫作“疑罪从无”,或者称之为“无罪推定”: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你不能怀疑别人是罪犯。两种解决方案,若仔细推敲,大部分人还是会认为第二种处理方案比较妥当。究竟为什么?说不上来,只是感觉这样的处理讲事实、求证据,于人于事,都公允、公正。

揭示一下开篇的事件:这个孩子,的确是我们教育中真实出现的孩子。这位在事件中出现的老师,也选择了第二种处理方案,结果通过打电话求证孩子的父母——孩子还是在撒谎,他的作业本没有忘记在家里,而是放在自己的书包里,作业根本没有写。这下,倒是轮到大部分老师、家长惊诧了,干吗花这么多心思,打电话,等待,为什么不直接判定孩子就是没写作业?

先说说“无罪推定”。“无罪推定”,被认可为现代国家应当遵守的基本司法原则。中国也早已将“疑罪从无”明确写进了法律之中。然而,它在中国的发展却曲折漫长,在民间,不少人仍然抱着陈旧的观念,不凭借证据、不讲究程序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罪。因为他们担心:如果一律遵循无罪推定原则,可能会导致一些明明犯下罪行的人,因为证据不足得以逃脱法律的制裁。

人们不愿坏人逃脱法律惩戒的朴素心理,是完全正常的,在情绪上可以理解。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有罪推定早已被证明是一种落后而有害的观念。这种观念不仅制造了许多冤假错案,而且变相鼓励了酷刑与逼供行为。

教育工作者也好,家长也好,其实在处理孩子之间发生的事情时,是需要有一些“疑罪从无”的理念的。首先,孩子也是一位公民,作为公民,他是受到法律的保护的,处理孩子的事务,法在前,理在后,毋庸置疑。其次,教育的职责在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而不是贴标签,一棍子打死,给孩子一份信任,也是给教育一份信任。再次,处理事情,还是需要事实和证据的,不能捏造、臆想,依照事实办事,才显教育的公平、公正。这样,作为教育工作者、家长,才能得到孩子的热爱、拥戴。

其实,不需要那么深奥,在孩子做错了事情,而不能确定犯错的事实,也不能确定到底是谁做了错事时,请你先信任孩子。这,就是最简单的“疑罪从无”。回到教育,不仅仅是“疑罪从无”,其实我们还可以将范围扩大一些,即使没有发生什么事情,你也可以先选择信任,你会发现,你的信任会结出道德的累累硕果。

说说考试作弊吧!

上海浦东川沙中学,与大多数学校不同,学校连续5年试行无人监考,鼓励学生诚信自律,从源头根除作弊现象。参加无人监考考试的学生,其感触朴素实在:“学校给了我们百分之百的信任,我们当然要以百分之百的诚意回报这份信任。”德育入心,或许是“无人监考”最大的成功之处。校长陈忠新说:为避免形式主义,无人监考并非强制性举措,而是由学生自愿申请,学校审批后实施。所有申请参加无人监考的同学,都要拿到全部学科老师的签字,经班主任、年级组、学校同意才能获准。因此,有资格参加无人监考考试,相当于一份日常诚信的品质鉴定,更是一种荣誉。

川沙中学的无人考试的成功,还不如说是学生被信任后的一种成功。如果先入为主,将每一个考试的孩子作为抄袭的可能者,那么,考试设置监考老师、监视器,是再平常不过的现象,考场沦为警察抓小偷的场所,也理所当然,但川沙中学却将“有罪推论”的观念翻转了过来——假定所有的孩子都不会作弊,结果,孩子们真的没有作弊。

譬如教辅中的参考答案。

现在的教辅,都带有参考答案,老师究竟撕不撕掉,这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我选择的是不撕掉,我简单的想法是:既然是参考答案,肯定是可以拿给学生参考的,为什么要撕掉?如果你带“无罪推理”的理念,你会觉得参考答案就是让学生参考的,而它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如果你带“有罪推论”的观念去看,你会觉得肯定有学生会抄写参考答案,还会助长孩子懒惰的恶习。出版社出书的时候附着答案,决不是想着孩子抄袭的,这答案就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你如何使用。

我始终没有撕掉教辅书上的参考答案,我告诉孩子们:我不撕掉参考答案,是因为信任你们,我相信你们不会抄袭。所谓参考答案,也是供你们参考的,不会做了,看看答案,梳理一下自己的思维,说不定就会做了,这也是参考答案的价值。我没有撕掉参考答案,而结果是班上的孩子也没有抄袭。有一位孩子回答得好:既然老师都信任我们,干吗去抄袭,不会时,正大光明地看看,做一下参考,也不是不能行!

“疑罪从无”,虽然这是法理上的原则,但是借用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一样适用。选择信任孩子,給了孩子积极的暗示,收获的不仅仅是孩子对你的信任,也是孩子的真正成长。所谓的“正面管教”,其实也同源同宗。

猜你喜欢
有罪监考参考答案
监考时……
西安监考老师上门送考后就地隔离
2017年6月七、八年级参考答案
2017年6月九年级参考答案
这哪里是怀疑学校,分明是不信任孩子
检察机关3年刑事抗诉近2万件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监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