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伴焦虑症状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03-17 11:34高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4期
关键词:牡蛎稳定型柴胡

高原

稳定型心绞痛是由于劳力引起的心肌缺血,临床表现为胸骨后发作性心痛,并伴有压榨性、窒息样感觉,部分患者可能会伴随一定程度的心功能障碍。稳定型心绞痛常见病因多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此外情绪激动亦为常见诱因[1]。有临床研究认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表现伴随抑郁、焦虑等负面精神情绪,抑郁、焦虑在心绞痛人群中的发病率远高于正常人群,说明抑郁焦虑等情绪与心绞痛发作有直接相关性[2]。在稳定型心绞痛伴焦虑症状的临床药物治疗中,引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药方,可通过改善患者情绪,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选取2017 年10 月~2018 年10 月收治的60 例稳定型心绞痛伴焦虑症状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伴焦虑症状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 年10 月~2018 年10 月收治的60 例稳定型心绞痛伴焦虑症状患者为研究对象,且排除严重肾功能不全、外伤、重度心功能不全、合并重度高血压等患者,及不符合本文研究要求的精神神经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9 例,女11例;年龄49~77岁,平均年龄(59.6±6.7)岁;病程3~11年,平均病程(6.8±2.9)年。实验组患者中男18 例,女12 例;年龄50~76 岁,平均年龄(60.1±7.3)岁;病程4~10 年,平均病程(6.9±3.2)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的相关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2008)》中关于“胸痹心痛”与“郁病”的相关标准。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商品名:拜阿司匹灵,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21,规格:100 mg×30 片),100 mg/次,1 次/d;阿普唑仑片(商品名:佳乐定,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890)口服,1 次/晚,0.4 mg/次;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商品名:欣康,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40039,规格:20 mg×48 片)口服,早晚各1 次,20 mg/次。

1.3.2 实验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药方:柴胡、党参各18 g,半夏、黄芩各9 g,桂枝、干姜、大枣各6 g,生龙骨、生牡蛎各30 g,制大黄5 g,茯苓15 g。取水1000 ml,煎至500 ml,分早晚温服各250 ml。

两组患者每日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共治疗4 周为1 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心电图及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胸闷、胸痛症状评分;治疗前后焦虑评分。心电图及心绞痛疗效标准参照参考文献[3]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中医证候疗效标准参照参考文献[4]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胸闷、胸痛症状评分得分越低说明患者治疗效果越好;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焦虑情况,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焦虑情况越严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电图、心绞痛及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后,实验组心电图、心绞痛及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96.7%(29/30)、90.0%(27/30)、86.7%(26/3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24/30)、66.7%(20/30)、63.3%(19/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胸闷、胸痛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实验组胸闷、胸痛症状评分为(11.34±3.54)分,与对照组的(11.26±3.39)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胸闷、胸痛症状评分为(5.11±2.1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30±3.0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电图、心绞痛及中医证候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胸闷、胸痛症状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胸闷、胸痛症状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b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Zung 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实验组Zung 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19.63±5.01)分,与对照组的(18.97±4.75)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Zung 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10.69±3.64)分,低于对照组的(15.27±3.9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Zung 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Zung 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bP<0.05

3 讨论

稳定型心绞痛是由于心肌需氧和供氧之间暂时失去平衡而引发的心肌缺血的临床症状,存在躯体症状的同时,还伴随情绪障碍,其中焦虑与抑郁是最主要的情绪障碍表现。有临床研究认为,稳定型心绞痛不仅仅是由肌体障碍引发的,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亦是稳定型心绞痛发生的影响因素[3]。临床研究显示焦虑抑郁人群心肌梗死的发病风险增加6 倍,病死率增加2 倍,而且焦虑、抑郁情绪与冠心病二者恶性循环,相互加重,进而促进和加速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发展[4]。

从目前的临床治疗方法来看,稳定型心绞痛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为西药治疗,即口服拜阿司匹灵、阿普唑仑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拜阿司匹灵用于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导致的心肌梗死发作的风险,临床常用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治疗;阿普唑仑片主要适用于激动、紧张、焦虑等情绪障碍的辅助治疗,是临床常用的抗焦虑类药物;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用于冠心病的长期治疗及心绞痛的预防。从近些年的临床研究来看,常规西药治疗虽然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会对患者的肝肾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5,6]。

中医认为,稳定型心绞痛伴焦虑症状可能是由于患者情志不舒、五脏不合、肝气郁结所致,由于心绞痛引发的焦虑、抑郁症状,可对患者从心论治。对患者予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与情绪状态,有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7]。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载于《伤寒论》,药方中柴胡苦平,疏肝开郁;桂枝辛甘,温通经脉,平冲降气;黄芩性寒味苦,泻火解毒、清热燥湿;柴胡、黄芩、桂枝三药相合,和里解外,调和表里,升清降浊,以治寒热往来。龙骨味涩、甘、性平,平肝潜阳,镇心安神;牡蛎咸湿、性凉,治惊痫眩晕,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鸣;龙骨、牡蛎二药重镇安神,祛痰镇惊。在稳定型心绞痛伴焦虑症状患者的临床观察中发现,瘀血、痰浊闭阻心窍也占据重要位置,该药方中,制大黄味苦性寒,行瘀血,破积滞,泻热毒;半夏、茯苓、干姜化痰降逆止呕,宣窍安神,三者相合化痰浊,镇静安神;大枣、党参健脾养营,补养心脾[8,9]。

本研究结果表明,稳定型心绞痛伴焦虑症状往往证候复杂,涉及多个脏腑,而中医可以多靶点、多层次干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中各味中药能够靶点治疗,进而取得良好效果。治疗后,实验组心电图、心绞痛及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96.7%(29/30)、90.0%(27/30)、86.7%(26/3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24/30)、66.7%(20/30)、63.3%(19/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胸闷、胸痛症状评分为(5.11±2.1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30±3.08)分,Zung 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10.69±3.64)分,低于对照组的(15.27±3.9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患者心绞痛与焦虑症状具有突出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稳定型心绞痛伴焦虑症状的治疗中,具有突出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牡蛎稳定型柴胡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32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慢性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基于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的北柴胡与藏柴胡鉴别
核桃柴胡间作技术
柴胡种间序列差异及其遗传分化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国医大师张琪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经验
法国培育出多口味牡蛎
昙石山文化的牡蛎器
《如何煮狼》:煮狼的女人爱牡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