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对策探究

2020-03-17 03:56陈敏慧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2期
关键词:师资民办高校培育

陈敏慧

[摘           要]  受全民知识水平提高和国家政策的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就业发展主流。创新创业作为新生代社会发展活动,需要大学生利用自我的创造力和智慧的头脑创造新生事物,因此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刻不容缓。加强大学生创新综合能力,能够提升民办高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力,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效发展。结合创新创业的独特教育方式,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培养开拓思维,真正贯彻落实高效教育。

[关    键   词]  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2-0026-02

由于高校政策的改变,大批学生涌入大学,大学成为大众教育,导致大学生毕业竞争压力大,许多大学生甚至找不到工作。因此,各高校响应创新理念,加强大学生教育中的创新创业投入,使学生提前适应社会就业发展,了解更多就业政策与趋势。大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深入了解创业情况,提升创新创业综合能力,为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结合对创新创业教育中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具体情况分析,举出适宜高校教育模式的对策,提出观点进行阐述研究。

一、创新能力对大学生的重要作用

民办高校的突出特点是创办者为创业者,学生思维活泼、勇于挑战,创办者的创新创业经历能为大学生提供很好的经验借鉴,大学生可将此树立为榜样并为之努力。民办高校由于其不同的管理模式,学生思维更加活泼,可为今后的创新创业活动建立思维基础。民办高校的优秀创新创业师资团队,既可培育学生专业、实用的理论知识,又可教授就业实践能力,为大学生今后的创新创业提供学习基础。创新创业是目前社会发展的潮流趋势,就业压力增大,科技不断发展,愈来愈严峻的就业形势促使大学生投入创新创业活动中。目前民办高校的数量占据高校绝大一部分,是促使高等教育更加普及化的重要力量,而只有不断培育创新的栋梁,吸引更多生源,才能使民办高校屹立不倒。民办高校培育的创新创业人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产生影响,民办高校的生源才会源源不断,这是民办高校得以坚持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现如今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还存在一定问题,如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的观念落后,教育者的教育理念与方法过于陈旧,无法跟上社会发展潮流;教育者教育仅限于课堂理论教育,无法动手实践,导致学生具体实践能力不足,起不到创新创业教育最大效用[1]。因此需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对策的探究,以促进社会经济栋梁的诞生。

二、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策略

(一)创造创新创业环境

大学生今后的创新创业发展,不仅需要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还需要一定的理财能力。没有较好的理财能力,创新创业过程中将会遇到不同的财政困难,资金运转不来或者投资失败等,都会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因此学生应从小培养理财能力,家庭影响在其中起到主导作用,家长可从小培养学生理财意识,通过努力获得回报的思想,促进学生利用多渠道兼职的方式赚取零花钱,这样不仅教会学生正确理财,理解赚钱的辛苦,还能多拓展创新思维,不局限于固定场景。学生受到多方式、多思维的环境熏陶,走出课堂,善于实践,积极参与课外活动,锻炼创新思维能力,做到赢在起跑线上。在此基础上,家长及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钱财,对不正确的行为思想说不,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鼓励学生热爱劳动,调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的能力。

而在民办高校阶段,学校可教授就业形势、政策,提供创新创业保障,利用一切有利创新创业的因素,最大力度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创建创新创业环境。举办创新创业大赛鼓励学生参与,扶持更多大学生进行创业。学校可借助与企业的关系,促进企业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使企业为优秀大学生提供创业资金,保障初期学生创业的参与度;建立学校相关创业体系制度,为有潜力的创新创业项目投入一定的创业基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行创新活动的大学生,提供专业实践知识引导,聘请企业专业的高端人才进行交流学习,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综合实践能力[2]。学校可对创新创业学生进行独特管理,使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学习,学校课程时间较为自由,半工半学,提供创新创业环境,给予最大的创新创业帮助。

而政府需在民办高校培育大学生综合经济能力的同时,建立支持、保障大学生创业的机制和相关政策。将老旧、不利、不成熟的政策清除,专门建立培训基地,使学生在此地专心研究,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环境,建立创新创业基金给予扶持,构造清晰的网络创新创业体系,进行网上申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3]。调动舆论鼓励大学生积极创新创业,加大创新创业宣传,鼓励大学生勇于挑战、创业,激发大学生勇于拼搏、不怕失败的精神,积极参与到創业事业中。

(二)加强创新创业师资力量

若想提升学生的能力,首要一步便是师资力量强大,创业团队师资力量的增强,教授的知识理论才能增加,实践综合能力增加,自然大学生创业能力也能够增强。如果创新创业师资力量有限,那关于创新创业的教学质量便也是有限的,因此学校需时常对师资团队进行能力培训,通过培训后的教师将最新的理论、政策、形势教授学生,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学校还可增加创新实践的活动,使教师多参加、多了解创新创业中可能产生的问题,为今后创新创业教学活动解决不同的问题[4]。创业师资教育团队自然需有着创新精神,通过不断提升师资水平,从而更好地教授实践创业知识,学校可建立“双导师”的教资教育团队,指导学生团队创业须知,给予意见,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的同时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三)培育创新创业思维理念

一个国家能够不断发展的动力是创新,没有创新,国家就会停滞不前,无法发展。因此,培育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是尤为必要的。外国学生敢于质疑理论,怀疑前人的理论,打破固有思维,我国大学生也需打破固有思维,勇于拼搏,不怕辛苦,培育创新创业思维理念[5]。民办高校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理念,首先需对创业相关课程进行改善和优化。在日常的课堂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培育大学生跳脱思维理念,塑造坚毅人格,培育学生不怕失败的创业思想。教师需采用全新的教育方式,采用丰富多样的方式提升课堂趣味,提升创新学习的课堂效率,将专业课程与创新思维结合,将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结合,形成专属于创业学生的实践理念和教育方式。教师还可适当改革教育方法,根据不同的专业课程,寻找课程特点,结合大学生特点,进行引导式教育学习,通过实践案例分析,带领学生拓展思维,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培育创新创业思维理念。在实践生活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发明,培育观察发现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学校可聘请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师资团队,为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讲座,与学生共同探讨创新创业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开拓思维。加深教师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为教师带来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供教学,有利于教师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在日常教育课堂中,教师应重视正确创新指导,指引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培育学生正确的创业观念,帮助解决存在的任何问题,提升学校课堂的教学质量。

(四)积极引导学生实践

民办高校教学形式最多的是课堂教育,而创新创业是门具体实践的学科,本身便需要更多的实践活动来积累创业经验,培育实践动手意识,加深对知识理念的理解。因此学校应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通过理解性实践,大学生可增强对自我的历练,积累真实创业实践经验,锻炼实践协作能力。在实践进行时,大学生可能会在创业中遇到不同的问题,突发情况,反复实践做好相应心理准备,做好问题应对措施准备,学会解决创业问题,锻炼自我,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6]。学生提早加入社会实践活动,可帮助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接轨更加顺利,有利于今后步入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动。大学生更多的是在学校里工作学习,与现实社会工作脱离,对创新创业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了解不彻底,这将会导致大学生创业初期失败;又缺少社会环境的历练,内心薄弱,从而很容易被社会现实打败,一蹶不振。而大学生若是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多锻炼自我意识,增强意志力,培养较强的承受能力,在实践中体会创新创业的困难艰苦,从头来过,继续保持一颗坚韧的心,结果就会变得十分不同。多参加实践活动,可促进课堂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深知识理解的同时,又锻炼学生的社交表达能力,开拓发散思维,增强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因此学校应多举办创新创业相关的实践活动,多鼓励学生参与,学生在各种大赛中培育开拓思维,规范创业的优秀品质,打破固定模式,可以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三、结语

创新时代包罗万象,而提高创新人才综合素养可影响国家经济。换句话来说,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关乎大学生自我的发展,更多是影响社会企业下一代的文化。只有充分落实创业素质提升的对策,结合学校、国家、社会的支持,使学生处于创新创业环境中,培育学生开拓思维,发展理念,多参与实践,增强专业师资团队力量,才能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发展。保障我国的大学生经济人才的权益,才能保障国家经济创新水平,促进国家的经济与科技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博.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分析[J].山西农经,2017(17):101-102.

[2]何丹丹,王立娟.基于OBE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与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8(17):46-47.

[3]孫晓辉,李丹月.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水平的对策分析[J].长江丛刊,2017(29):250.

[4]赵倩.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分析[J].丝路视野,2017(30):76.

[5]杨雪,王永敏.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考试周刊,2018(2):40.

[6]张强,徐延涛,卢寿丽.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提升策略研究[J].文存阅刊,2017(19).

◎编辑 王海文

猜你喜欢
师资民办高校培育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