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汉日同形词的教学策略

2020-03-17 03:56苏小楠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2期
关键词:词义日语汉语

苏小楠

[摘           要]  在汉语与日语中,存在数量很多的同形词。而同形词的意义在这两种语言中,也存在着感情上、使用方法上的差别。对外汉语教学是文化输出的重要方式,围绕对外汉语教学中汉日的同形词进行一些探讨和分析,并对对外汉语教学策略提出一些看法。

[关    键   词]  对外汉语教学;同形词;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2-0126-02

汉字词又叫作“汉源词”,是从汉字文化圈的日本、朝鲜等国的古汉语中派生出来的。它的组合可以是几个汉字,也可以是一个汉字。从汉字的词源来看,汉语中所有的词语都可以是汉字词,但其中也含有一小部分外来词,如罗汉、葡萄等。在日语中,“汉语”是指吸收并改造的汉语,其中有很多词语与中文词义相近,一部分的词语与中文大意完全不同。

一、汉语与日语同形词的不同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汉日词义范围的区别与虚实

从发展根源上来看,中日两国语言在其发展上有相同含义,但是在这一基础上日语又是从中文中派生出来的,而相对应地又产生了许多不同于中文的意义,大致可以把這种派生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日语的词义范围要比汉语粗放。在日语中的“道具”,虽然与汉语有着相同的意思,但还有其延伸含义,如制造东西时使器械的总称、家庭生活用具、手段。第二类:汉语的词义范围大于日语,如“东西”,该词不仅指东、西两个方向,还指东部、西部。并且还有两种意义,一个是指抽象的事物,另外一个是指人或动物。第三类:词义部分相同,但有局部不同,如“意见”是指对事物的想法和对人有不满,而日语则有一个与汉语“意见”的不同释义。所以在汉日的词义中,有汉词范围意义大于日语的,反之也有日语字词词义大于汉词的。汉日词义的虚实是指,有一些词语在句子中看起来像虚词,但是实际上却是实词义。这就像“看虚而实”一样,反之也有“似实而虚”。总体来看,文中所说的“虚”是指抽象的事物,“实”是指具体的事物。而一部分的同形词所指的事物又是不同的,如境界,中文指程度与境地,日文则指边界,而中文的词义相对于日文意义来说是比较抽象的。

(二)汉日词义范围、感情色彩及语体区别

词义的轻重是指词语在表达上的分量,而不同的词义轻重就反映了人们对事物态度的不同。从词义范围的大小来看,一般分为两种。在汉语中词义中比较重的失败的汉语意思是输、战败,而日文含义则是失败、错、没有成功。它们虽然看起来意思差不多,但是仔细观察就能明白这两种释义的范围大小有何不同。汉语中的失败常常用来修饰比较重大的事件,而日语则通常表示事物进展得不顺利。还有“质问”,在日文中是询问、提问的释义,而在中文中的语感比较强。

有一部分日语词义范围也比较大,如告诉在日文的含义是控告、起诉,而中文则是告诉、通知。人们通常用词语来表达对某种事物的态度与看法,其词义常常带有强烈的主观性。而词语感情色彩则表达了人们不同的看法,词性一共分为三类:褒义、贬义、中性词。有些同形词在中日两国的褒贬含义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分为两种情况:一个是日语中是褒义或中性的,在汉语常有贬义的含义。如日语中通常用得意表示拿手,而在中文里一般为贬义。第二种就是日语中有贬义的或者含有贬义的词,对汉语来说是褒义的或者是含有褒义的。如日语中的深刻是严重、严峻等含义,而中文则是接触到事物本质的意思。

语体从广义上来看,其特征包括书面语与口语的区别、谦词与普通词的区别等。而在汉日同形词则体现为:书面语与口语的区别,而汉日的同形词也多以汉语和制汉语为主。汉语最初是以书籍形式传入日本的,所以同形词的汉词在日语中多用于书写,而在汉语中则有可能会同时使用。例如“学习”,在汉语中用于书面语和口语都行得通,但在日语中通常用于比较正式的文章中。

(三)汉日语言的文化伴随意义

文化的伴随意义是指一部分词语在不同的语言中所具有的特定感情因素与历史文化联想。通俗来说,就是词的概念意义在人们的使用中会依附于概念性的意义。它与人们所处的文化圈子相关,如“支那”一词本身并无贬义,其最早出现在佛经中,也是秦代中国的异称,但随着清朝的富而不强遭受到了侵略,进而让日本人开始蔑视中国人,由此该词被附着了特殊的词义,所以中国与欧美所说的支那与日本人所说的支那含义都大相径庭。[1]而词汇是一个民族所掌握的交流工具,其词义的联想体现了各种民族的不同内涵。

(四)汉日同形词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汉日同形词的研究中,没有存在普遍让大家都认同的汉日同形词的界定,而各个研究者都有自己的标准。如《HSK词汇大纲》中关于甲级词的同形词研究认为有634个,李冰的《中日同形词比较研究——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甲级词为中心》则认为有658个,而万玲华的《中日同字词比较研究》则认为有425个。这种纷杂情况在研究初期是必然存在的,只能够随着研究的深入进一步进行解决。第二,在研究共时的语言层面对比探究,缺乏文化、民族心理等研究。而对比研究的最终目的则是挖掘出在不同语言深处的语言意识,以此来科学解释汉日同形词的不同以及成因,以便更加利于中日的跨文化交流。第三,现有的研究一般情况下只是浅尝辄止,并没有框架性或者是能够组成系统的研究。虽然有一部分学者可以通过统计学等知识对汉日同形词进行研究分析,但是其深入程度还需要加强。第四,我们做的研究往往为举例式的研究,里面的举例有很多并不具备代表作用,有的学者还会在个人主观上做研究,而主观的研究并不能够信服多数人。

二、汉日同形词研究及教学策略

(一)从语言学的角度划分汉日同形词

世界上存在太多的语言。从疆域来看,离中国近的有韩语、日语、泰语、老挝语,远的有法语、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所以我们可以对全世界的语言先做一个语系上的划分:汉藏语系、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乌拉尔语系等十大语系。而在日语的系谱中是孤立的语言,但这一情况在20世纪初由一位日本的语言学家所打破,他认为日语在语法上与乌拉尔-阿尔泰语相近。[2]如动词在词尾发生有规则的变化,在音韵上也与这种语系相关,如词头无重子音等。而一位日本史学家的观点则认为,在石器时代的早期有一支属于乌拉尔-阿尔泰语系的种族从欧亚北部向东开始迁移,途经库页岛与北海道来到日本岛,由此开始培育出独特的语言和文化。而日语中同汉语的近似语言,只是在后来的文化交融中才产生的,所以汉日并非同源,其“同文”说法也不成立。而语言的教学有着非常强烈的主观判断,所以在日常的对外汉语教学中一定要保持理性,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教学体验。

(二)在微观层面对汉日同形词的教学

一般情况下,可以把汉日的同形词分为同形同义词、同形异义、同形类义词、日语中有而汉语没有的词语。同形同义的词语,有同义而用法不同的情况,关键在于怎样才能够把这种情况在汉日的词义用法中描述清楚。而词义的用法可以从意义、词性、句法功能等方面来进行总体的考量,我们认为从用法上来看,并非是杂乱无序的,应当是有一定的规律。[3]在词性的意义上来看,先从同形异义词入手就可以很快分清楚其不同。而在词义相同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其词性的不同来区分其同形词。而在句法功能上,虽然有一部分的词性相同,但在句中的功能却是不同的,如话题,在汉语与日语中都可以充作主语与宾语,但在定语上就出现了很大的不同。在意义、词性、句法功能都相同的时候,汉日的同形词还可能会有搭配上的问题。如“一举”在日语与汉语当中其意义、句法功能、词性都差不多,但是它们在对于其他词语的搭配上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三)在宏观层面对汉日同形词的教学

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在于对现行的对外汉语教材进行调整。虽然现在的对外汉语教材有了词性的标准,但是汉语的词类不能与句法功能相结合。所以在实际的使用中,学习者非常容易出现搭配混乱。而针对此种状况,我们可以采取教学词类与给予生词句法成分的补充。第二,在教学中,对外汉语教师需要关注同形词的问题[4]。在词汇讲解时,要让培养学生汉语语感,还要在以日本学生为主体的班级中仔细说明同形词的用法。而在学生的实际运用中要检查其是否用对,如果有错误,及时帮助学生进行纠正。第三,在汉日学习的编撰中要加入对同形词的说明。能够同时标注词义异同与词性关系,还能够给予学生帮助的工具书实在是过于稀少。而一些词典也只是对词义进行了不同语言的罗列,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而有的词典则是标注了同形词的差异,却没有词性的标注。而《日汉双解学习词典》虽然解决了词性、同形词差异,也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但其根本是外语工具书,所以其面向对象是学习日语的中国人,而非是针对同形词,更不是针对日本的汉语学习者。日本明治以前的汉日同形词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而借入的同形词也会随着时间而发生改变。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应当秉持认真严肃的态度来面对教学,而不是照搬教材的内容。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探究和分析,我们先从对汉日的同形词进行异同的分析,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汉日词义的虚实与范围上的区别、汉日词义轻重与感情上的区别、汉日同形词因为各自文化而产生的不同,最后进行了其存在问题的探究,并给出了以下对外汉语教学的策略:一是从微观入手,对意义、词性、句法功能、搭配上的分门别类进行较为细致的梳理。教师必须要指导学生进行同形词的分类,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汉日的同形词。二是需要更多的仁人志士一起齐心合力把一个总体的、系统的框架拿出来,以供未来的学生做参考。只有这样双管齐下,才能把对外汉语教学中汉日同形词的分类做好。这样做不但可以拓展汉语在世界的影响力,还能够加强汉语对世界的输出,为中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增添一把助力。

参考文献:

[1]李梓嫣.对外汉语教学中汉日同形词的研究与教学: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双音节丁级词为例[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6(4):112-115.

[2]施建军,洪洁.汉日同形词意义用法的对比方法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4):531-542.

[3]李蕊.漢日同形词对比研究[J].学术探索,2012(11):140-143.

[4]孙文.汉日同形词对比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励耘学刊(语言卷),2012(2):257-264.

◎编辑 司 楠

猜你喜欢
词义日语汉语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学汉语
赢在耐心
西行学院成语班
根据认知语义学浅谈英语单词记忆法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与拼音
大少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