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2020-03-18 16:40黄娟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实验课素养信息

黄娟

摘要:随着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新课程改革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加大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力度,有效培养高中生的信息技术意识。为了响应新时期的号召,教师要围绕学生的心理年龄和学习基础,展开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注重提升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本文分析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探究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信息素养

一、信息素养的概念与内涵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日常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的关键。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要通过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学习思维。学生只有明白科技发展形势下的新潮流和主导方向,才能自主建立知识的框架和体系,灵活地将信息技术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进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

二、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方法

1.创新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拓展实验课内容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都有独特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方式。由于学生的学习经历、学习基础不同,所以他们的生活能力、知识的接受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师要看到每个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发掘他们自身存在的闪光点,才能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让“信息”带动课堂的发展,让“信息”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方法有很多,教师首先要转变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扩展实验课内容。毕竟实验课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学习和理解信息技术知识的重要平台。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设奇妙的信息技术实验活动。

课堂教学活动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教师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信息技术活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让信息技术的课堂内容直观化、详细化和全面化。教师通过课堂活动,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进程,以便制定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扩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充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2.优化信息技术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没有数学、英语等科目重要,这是他们没有端正对待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态度。久而久之,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内容和技术要点所知甚少,甚至对信息技术课堂产生厌倦的心理,不懂得如何接受新知识,学科基础知识也掌握得不牢固。基于此,教师在做好本职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定期、定时地优化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从多层次、多角度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领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为了充分体现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课程中的广泛应用,教師可以引入一些优质的信息素材,激发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实验积极性。如Flash、Microsoft、Power point、Excel、几何画板等,都适合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作为教学辅助工具使用,有助于教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新的软件和应用充满了兴趣,教师将这些新颖的软件运用于教学中,能发挥信息时代的教学优势,让学生感受世界的发展和变化,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为了扩展信息技术的课堂活动,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以“我的同学”为主题的计算机活动,由学生自行组织学习小组,轮流分工,小组内成员负责收集各自需要的信息资料,然后通过交流和讨论制定出“主题文化报”。必要时,教师可以教学生使用图像处理工具整合和修改图像。这种时代化的教学内容既有利于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又有利于扩展信息技术的教学实验内容,教师一定要重视它,并合理地使用。

三、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是高中时期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为了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他们乐于接受、乐于学习的意识,教师要从全新的角度出发,创新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扩展实验课内容,全方面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当学生形成了较高的信息素养后,就能找到自己最需要的学习素材,从各种学习资源中总结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第一中学 )

猜你喜欢
实验课素养信息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有趣的实验
魔术师的考验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导学案在化学实验课中的应用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