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有活力的海岛乡村教育

2020-03-18 16:40陈青松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乡村教育创新

陈青松

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对海岛等教育贫困地区提出了攻坚要求。虽然经济发展、地理位置、城市化发展等因素导致海岛学校陷入发展困境,但是改变教育模式、改革育人理念成为同质同类学校实现自我救赎的主要途径。基于此,象山县鹤浦镇中心小学提出“活力教育”理念,从学校理念、学生成长、教师发展三个方面入手,希望实现海岛小学教育的变,拉近海岛与城区之间的教育差距。

关键词:海岛学校   乡村教育   创新

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句话完美地诠释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它的理念、思想都影响着学生的生命成长和发展。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文化的陶冶,在于人格的发展……学校所施加于它的成员的影响将更为生动,更为持久,含有更多的文化意义。”基于这样的理解和认识,海岛学校应从自身实际出发,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地区文化,创办有活力的海岛乡村教育,拉近与城区教育之间的距离。

一、立足学校根本,提炼办学理念,探寻海岛教育有效模式

进入21世纪后,海岛教育陷入了困境,受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优秀教师、优质生源更多地流向城区,本地老教师大量退休,年轻教师数量急剧增加。面对师资生源不断弱化,以及教师结构迅速年轻化的趋势,海岛学校必须结合当地“海纳百川,勇立潮头”的独特海岛文化,秉承学校“活力少年,茁壮成长”的传统,创办有活力的海岛乡村教育。

与此同时,面对遇到的教育困境,海岛学校必须革新传统的“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填补漏洞式的管理方式,逐渐转变为“找到优点—放大优点”这种扬长避短式的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年轻教师和学生的蓬勃活力,满足他们对成长的渴望。

“活力”在字面上的理解是指旺盛的生命力,是身体活力和精神活力的统一,身体活力表现为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习惯良好等,精神活力表现为积极乐观、自信主动、思维敏捷等,两者的统一是一个人能够长远发展的活力因子。因此,象山县鹤浦镇中心小学以“明德、启智、开容”为校训,确定了“以人为本,舒张生命”的办学理念,提出了“活力校园、阳光少年”的办学目标,着力创办符合时代要求的海岛教育模式的学校。

二、关注学生发展,优化教育途径,保障海岛学子健康成长

1.构建活力课程体系,夯实活力教育基础

如图1所示,象山县鹤浦镇中心小学以“活力”为核心素养,做实国家课程,做优拓展性课程,构建“身体鲜活、思维灵活、性情快活”三大课程群,丰富了学生的学习选择,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同时,象山县鹤浦镇中心小学实施个人开发课程和团队开发课程相结合、大小课程相结合、长短课时相结合,让师生在课程的土壤上快速成长。

不仅如此,象山县鹤浦镇中心小学还建立了以“自主有效”为教学导向,开展“30+10”“当堂练写”等教学研究,发挥活力课堂在活力教育中主阵地的作用,凸显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2.创设活力评价模式,引领学生发展导向

评价决定教育发展的方向,活力少年评价是基于学科角度和德育角度的统一,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统一,以德行、智慧、健康和阅读为评价内容,以学生自主申报、同伴监督、师长考核为评价方式,引导学生争当活力少年,不断发现自身的优点,实现自我的活力成长,如图2所示。

3.深入活力環境营造,促进活力文化生成

象山县鹤浦镇中心小学的长远发展建立在“阅读”和“运动”两个方面的工作上,为了奠定学生长远发展的基础,学校提出“唯使运动强少年,唯有书香能致远”的口号,使运动场和阅览室成为师生最好的朋友。

通过“每天锻炼一小时,每周三至四节体育课,每月一次小型活动,学期一次大型赛”的运动工作实现三个目标,即第一,运动锻炼、健康身体;第二,坚持六年运动、树立健康意识;第三,由技进乎道,形成良好的运动精神。经由“每天阅读半小时,每周一节阅读课,每月共读一本书,学期一次小测试,学年一次大展示”的阅读工作,学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在阅读中对话世界,进一步完善自我。

三、着眼教师成长,创新培养模式,促进海岛教师良好发展

教师决定学校的发展,一支积极向上、合作共进的活力教师团队,是学校活力发展的保障。

1.明确教师发展方向,建立教师发展愿景

近五年来,象山县鹤浦镇中心小学新增青年教师五十余人,他们钻研业务的能力强,具有较好的发展空间。根据青年教师这一特性,象山县鹤浦镇中心小学已开展一系列培养工作,以凸显青年教师独有的特性。

根据教师的不同教龄、职称、能力等情况,象山县鹤浦镇中心小学建立了校级骨干、教坛新秀、名优教师、高级教师四级梯队,以帮助教师找准定位,明确发展方向,实现学校的培养意愿和教师自我发展意愿相结合,引导教师主动发展,活力成长,从整体上实现了教师的目标性和计划性发展,从个体上建立了符合教师自身需求的个性化发展,调动了教师成长的积极性。

2.构建教师研训平台,实现教师有效成长

象山县鹤浦镇中心小学的教师呈现年轻化趋势,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但是他们往往缺乏自主性,导致传统的校本教研模式易受行政干预,容易任务化,而不是针对教师存在的问题着手研究。通过名师工作室的建立,定期聘请专家来学校指导,为教师业务的发展提供指向性;常态化的教师轮训制度定期会组织教师参加千课万人、现代与经典等高端教学峰会,拓宽了教师的业务范围;建立“鹤小学堂”学习模式,由校内优秀教师发挥榜样力量,定期开展学习、文化、娱乐沙龙等活动。通过研训层次化、个性化的这些举措,成功打造了象山县鹤浦镇中心小学教师整体和个体的内在发展空间。

此外,为了改变当下培养模式对海岛教师的不合理性和局限性,象山县鹤浦镇中心小学与其他两所同质同类学校共同组建了乡村教师共生发展联合体,它不再局限于领导机构指定的单向培养模式,而是建立在S-I-S(学校—教科研机构—学校)情况下的三元培养模式,通过合作形成共生效应,有效实现了资源共享,形成了有针对性的设计培养方案。同时,通过一校一研训特长项目的模式,以及研训联合体的实施,满足了教师自身培养的需求,实现了学校与学校、教师与教师的持续发展。

3.建设教师梯队模式,促进教师有效发展

梯队建设不是简单地把教师分成优秀教师、普通教师等随意的几类,而是通过教师目前的发展状态进行区分。从个人能力来看,基本功扎实的教师不需要参加强化基本功之类的培训,教学水平不足的教师也不需要学习一时难以掌握的教学模式;从业务水平来看,目前教师的水平情况能分成可评选县名优教师、近五年可评选高级教师、教坛新秀参评教师,从而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指向性目标。

自从实施活力教育以来,在教师方面,象山县鹤浦镇中心小学第一次有了市级教坛新秀(现有县级教坛新秀12人)、第一次有了县级骨干、县级名师(现有3人)、第一次有了高级教师(现有2人)、第一次有了市级、省级课题(现有立项13项);在学生方面,象山县鹤浦镇中心小学的学生取得了全国手球锦标赛亚军,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每年市、县各领域(文艺、科技、运动)比赛中获奖人次均超过百人;在学校方面,象山县鹤浦镇中心小学获得了中央文明办颁发的乡村少年宫学校、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中国手球传统学校、中国图书馆学会颁发的中国最美校园书屋,以及其余省市级荣誉9项等好成绩。

多年取得的成绩丰富了象山县鹤浦镇中心小学的文化内涵,为学校实现高品质、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内驱力,为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活力成长注入了动力,也证明“活力教育”是海岛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象山县鹤浦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乡村教育创新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教育功能的缺失及其认识论根源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育治理的困境与突破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民族地区乡村教育要重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