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安徽新生代农民工群体

2020-03-20 14:38杨林
决策 2020年1期
关键词:新生代安徽农民工

杨林

新生代农民工的青春正在绽放。

自2010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一群体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在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关注和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新特征以及解决他们融入城镇的问题,不仅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而且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也具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安徽是新生代农民工大省,通过对近年来合肥和淮南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现状的调研,借以省人社厅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调查数据和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对农民工调查监测数据的分析研究,解码安徽新生代农民群体。

群体镜像

所谓“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和00后的年轻农村劳动力。国家统计局2019年发布的《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农民工总量继续增加,2018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8836万人,比上年增加184万人,增长0.6%。

据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数据,2018年安徽省农民工总数1952.4万人,较上年增长1.8%。按照全国新生代农民工比例推算,安徽新生代农民工数量约为1005.49万人。

2018年安徽农民工省内就业980.6万人,占50.2%,省内就业人数增长55万人,第一次超过了省外就业的人数,说明返乡就业和创业人数增加。省外就业971.8万人,占49.8%。

在省外就业中,江浙沪是安徽农民工流入的集中区域。由于江浙沪经济发达,交通便捷,与安徽距离较近,就业机会多,工资水平高,安徽在江浙沪就业的农民比重较高。2018年在江浙沪就业农民工770.7万人,占省外就业农民工79.3%。

2018年,安徽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工占比0.5%,从事第二产业的农民工占比50.6%,比上年下降2.8个百分点,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民工占比48.9%,较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连续五年上升。

安徽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综合素质相对较高,职业技能水平相对较低,具有现代观念。2018年,安徽高中以上农民工所占比例从2016年的17.1%提升到21.2%。新生代农民工多数为初中或者高中毕业生,大多数没有经过正规的技能培训,直接到城市打工,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新生代农民工吃苦较少,受教育程度提高,使得他们身上具有现代观念,具有一定的市场意识、竞争精神和进取精神,想在城市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二是注重个人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动机并非仅仅基于生存的需要,而是为了追求自身发展。新生代农民工认识到提高文化素质以及懂技术的重要性,愿意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三是就业期望值较高。新生代农民工要求和城里人一样平等就业、平等享受公共服务,甚至得到平等的政治权利。他们想进大企业当白领、追求较好的工作环境。

四是权利意识明显增强,“用脚投票”。新生代农民工比较关注个人的权益。在求职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不仅看薪酬高低,还看福利待遇、企业环境以及将来的发展机会等。

五是市民化意愿较强。这是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身上表现出来最显著的特征,也是他们与老一代农民工最大的区别。他们热爱家乡,但不会固守家乡,不会像父辈那样,把自己将来的生活目标定位在农村。整体而言,他们对农村的认同感较低,而对城市生活充满向往,渴望融入城市,成为市民。

融入城市的難题

由于历史原因,城乡户籍二元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融入城镇社会,形成了“社会隔离”。农村权益、住房、社会保障的差距等诸多客观因素,农民工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居民,这使他们长期游离于城乡之间,难以实现其身份和职业的双重置换,即:从农民工转变为企业员工,从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就业稳定性不够,创业者不多。安徽新生代农民工虽然自身文化水平和自身素质比老一代农民工有所提高,但是吃苦耐劳精神不足,加上技能水平不够,往往很难在一个地方或一个企业稳定下来。由于资金、场地、项目、经验、技能和素质等原因,创业比例总体不高。

参加就业技能培训比例不高。安徽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数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技能培训。调研显示:2017年,淮南新生代农民工49.8万,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的仅有1.9万人;合肥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的只有6529人,岗位提升培训8436人,创业培训5088人。虽然两市数据不是很全面,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安徽农民工技能素质仍有较大提升的空间。

签订劳动合同和参保比例有待提高。2018年,安徽范围内务工农民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比例达85%以上,说明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有了显著提高,但从发展来看,还有提升的空间。2018年,安徽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的人数分别达81.1万人、51.9万人、134.98万人、38.7万人,表明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人数还有较大潜力。

工资被拖欠等时有发生。从安徽劳动监察接到的投诉看:不按时支付农民工工资、欠薪及认定难等情况时有发生。一些中小型企业劳动时间长,经常加班加点,农民工劳动强度仍然较大。此外,有些企业劳动保护措施没有到位。

住房和随迁子女教育还需改进。由于部分企业不缴或者少缴住房公积金,导致新生代农民工除了住工厂宿舍外,购买商品房很难,廉租房和公租房待遇享受比例也很低。2017年,淮南市新生代农民工20万租房人员中(住企业宿舍的有46253人)享有廉租房、公租房分别仅有43人、246人。在随迁子女教育方面,有的新生代农民工子女因城市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等原因,无法在城镇就学;在农村又成为留守儿童,问题较多。

融入城镇社会的幸福感低。新生代农民工不仅工作压力较大,而且心理压力也大,他们工作时间长、高温补贴少、生活成本高等,特别渴望得到社会尊重、认可与接纳。

居住证发放力度需要加大。截至2018年底,安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2.65%,发放居住证总计181万张。虽然新生代农民工落户和居住证发放速度近年来明显加快,但是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相比,还有不小的距离。

享有公共文化服务情况不如人意。安徽新生代农民工公共文化生活比较单调,看电视和看报纸的人数也不多,大多通过手机上网了解外面的世界。民营或小型企业文化活动没有或者较少,新生代农民工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不多,融入感不强。

如何让新生代农民工切实感受到温暖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性的工程,必须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民工市民化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按照有计划、按步驟、分节点的方法路子,不断加强和改进安徽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工作,最终实现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到企业,子女融入到学校,家庭融入到社区,群体融入到社会的目的。

首先是大力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创业。就业是新生代农民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前提。积极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在城镇稳定就业,不断夯实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基础,完善并落实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积极构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其次是切实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保障权益。进一步规范农民工劳动关系,加强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积极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劳动用工制度,加强劳动用工管理。

为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让他们保持轻松、平和的心态,逐步融入城镇生活,让新生代农民工切实感受到社会温暖。

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在城镇落户是第三。要大力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的居住条件,深化户籍改革,稳步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在城镇落户;加大农村土地政策落实力度,依法维护新生代农民工在农村的各项合法权益,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工作,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不受影响。

再次是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切实保障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教育权利。持续推进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工作;探索深化省际合作,落实跨省新生代就业农民工的综合服务;在皖籍农民工集中地区建立农民工综合服务工作站;建立区域协作工作站制度,实行双向考核制度,落实跨省新生代就业农民工的综合服务,提升区域协作成效。

最后是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融入城镇社会。增强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参与和组织化程度,逐步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在各级党代会、人大、政协中代表和委员的比例,引导新生代农民工有序参政议政和参加社会管理;不断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将新生代农民工的管理与服务纳入社区公共服务范围;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的人文关怀,开通心理咨询热线等方式,为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让他们保持轻松、平和的心态,逐步融入城镇生活,让新生代农民工切实感受到社会温暖。

(作者单位:安徽省人社厅农民工工作处。此文获得中国劳动学会2019年“中国农民工发展论坛”征文三等奖)

猜你喜欢
新生代安徽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新生代”学数学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新生代“双35”09式
创意新生代——2018伦敦New Designers展览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