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烈及其党史题材创作的意义

2020-03-22 13:26吴东峰
福建党史月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叶永烈作家历史

吴东峰

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凡有文化者几乎没有不知道叶永烈大名的。在我们这一辈人心中,叶永烈不但是当时小读者所喜爱的科普作品《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更重要的他后来还是一位著名的红色传记文学作家。

互联网上叶永烈逝世的消息不停地刷屏:“当代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叶永烈5月15日9时30分在上海长海医院病逝,享年80岁。”细读之下,令人感到迷惑和不解。消息首发者是上海澎湃新闻:“科普作家叶永烈去世,曾为我们回答《十万个为什么》……”全文1000多字,大体是介绍叶永烈系科普作品《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他的作品如何给当年的小读者留下深深的印象。《十万个为什么》的发行已经超过一亿册,在社会上影响很大,叶永烈后来更是写出了《小灵通漫游未来》等诸多作品,用文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而叶永烈下半生创作的海量传记文学作品,则只字未提。

上海澎湃新闻首发后,检索如下的跟进报道,确实令人匪夷所思:

《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著名作家叶永烈去世(新京报官微)

叶永烈去世,作品有《十万个为什么》《小灵通漫游记》等影响一代人(潇湘晨报)

著名作家叶永烈去世,参与创作《十万个为什么》(中国新闻网)

叶永烈去世,那个告诉我们“为什么”答案的人走了(环球人物网)

著名作家叶永烈去世,你用过的小灵通就出自他的《小灵通漫游记》(钱江晚报)

……

叶永烈逝世的最早报道在互联网上一家独尊,迅速攀升,但其内容也仅仅是一位有影响的科普作家而已。叶永烈早年参与写作的《十万个为什么》,确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但无论如何,这是一部集体创作的作品,把它当作叶永烈个人的代表作显然不适合。而作为著名“红色传记文学作家”的叶永烈,却被人为地消失、夭折了,不知是记者的确实无知,还是媒体所谓的敏感回避。作为讣告文字,这显然是对逝者的不尊重,也是对社会和读者的不负责。这不禁使人想起有人一度要把“十年浩劫”改为“艰难探索”那些事儿。

我们这辈人不少是读着叶永烈作品成长起来的,同时也是读着他的作品成熟起来的。至今我仍然记忆犹新,在粉碎“四人帮”之后、改革开放之初,仅仅十年时间,叶永烈完成了他从科普到纪实写作的成功转型,“井喷式”地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党史人物与事件的纪实作品。

叶永烈被忽略了的下半生创作主要有这些:

“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

《“四人帮”兴亡》及《陈伯达传》《王力风波始末》。

《邓小平改变中国》,是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全景式纪实长篇。

《受伤的美国》,是关于美国“9.11事件”这一改变世界历史进程重大事件的详细记录。

此外,还有《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用事实说话》《出没风波里》《历史在这里沉思》《走进华国锋》《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走近钱学森》《美国自由行》等。

他还写过傅雷、马思聪、殷承宗、戴厚英、罗隆基、王造时、陶勇、常溪萍、彭加木等等。

叶永烈逝世后,还留下了一部未出版的著作,记述改革开放先行者万里的传记《走近万里》,总计70万字。

1989年,叶永烈被美国传记研究所聘为顾问。1998年获香港“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的“最佳传记文学家奖”。2005年10月,荣获中国首届“优秀传记文学作家奖”。

我们这一辈人,更熟悉更喜欢阅读的就是叶永烈这一时期写作的红色人物传记系列。他的作品,“内容广泛、全面。不仅开辟了独具特色的‘党史文学’,而且还构成了中国现当代的‘形象历史’”。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是,每当叶永烈较有影响的作品发表,总会引起一段时间的阻滞和歧义,但若干年后同样的作品又被有关部门作为“准正能量”作品放行传播。

叶永烈逝世后,陆续接到许多朋友和媒体记者打来的电话,要我说些什么,他们都想当然地认为,我肯定认识叶永烈。其实不然,我虽然从小就读过叶永烈的《十万个为什么》,但他在“井喷式”发表作品时,我才开始从事报告文学创作,只能望其后背而徒生敬羡之情。很遗憾,此生没有见过叶先生,但还真想起了一起与他没有见面的交往。

2007年至2008年间,我所著的《开国将军轶事》《寻访开国战将》遭遇了两场名誉权官司,在纪实文学界闹得沸沸扬扬。上海《文学报》记者于2008年春以此为例,组织了题为《纪实文学:一不小心踩“地雷”》的专题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热议和强烈反响。没想到叶永烈也参加了这场讨论,这是我后来在报纸上看到的。他虽然没有对我的两场官司明确表态,但他的观点一直影响着我以后的创作。

在《文学报》2008年5月8日的这篇报道中,记者写道:上海作家叶永烈说起此类文学创作的注意事项头头是道:“纪实文学始终要遵循事实的准确,用事实说话;纪实不允许虚构,要脚踏实地,准确记录;作者不能偏听偏信,要兼听则明;还要善于辨伪,引用资料要注意。”

叶永烈还以他为温州市委原书记、公安部原部长王芳整理回忆录的一件事举例。他说,书中有一段话,提到了当年“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长彭柏山的妻子”。王芳回忆录出版后,彭柏山子女打电话给出版社,说不是“妻子”而是“前妻”。叶永烈举这个例子意在告诫我们,纪实文学的写作一定要下功夫采访,保证事实的准确,否则就会遇到你意想不到的麻烦。

2008年秋,叶永烈来广州参加南国书香节活动,其时,我的两场官司都已尘埃落地,一胜一败。有记者借此事问叶永烈:“对吴东峰的官司如何看?”叶永烈回答:“我知道吴东峰……纪实文学不是虚构文学,要三分写作,七分采访。一丝一毫也错不得,作家采访写作真的很不容易。”

对叶永烈为我的两场官司发表的意见,我至今仍心存感念。这是他的写作准则,也是他的写作体会和经验,我也因此在以后的写作中受益匪浅。

据说叶永烈先生写的作品大多能通过出版的审查,这在我们这个圈子是个奇迹。他总结的体会就是,纪实作品没有虚构成分,要遵循事实的准确,重要史实要百分之百的准确。比如《历史选择了毛泽东》一书,他做到了凡是毛泽东的话,均注明出处,凡是他自己采访所得,均注明采访人物、时间、地点,尽力做到无懈可击。

叶永烈是浙江温州人,长大后一直在上海工作、生活。温州人的精明不但表现在经商上,也表现在其他方面,如叶永烈对写作主题的选择和策划。叶永烈不但是高产作家,也是高智商和高情商的作家。

叶永烈曾说:“我是上海作家,上海的各个时代基本都有作家写,唯独缺了党的诞生地和‘文革’发源地这两部分,我想填补这两个空白。‘四人帮’又叫上海帮,他们都在上海起家,这引起了我的兴趣。”

“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以新的视角,重构了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共和国诞生的历史进程,是叶永烈为上海填补党的发源地写作空白的巨献。

2014年8月,叶永烈的《“四人帮”兴亡》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这是他为上海填补“文革”发源地创作空白的又一力作。

据有关报道称,该书共分4卷(“初起、兴风、横行、覆灭”),25章,近200万字的篇幅,通过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的个人发迹史,及相互交叉的人生轨迹,深度揭示了“史无前例”的来龙去脉,记述了“四人帮”及极左路线给党和国家造成的巨大损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以及党和国家与“四人帮”的殊死搏斗,并取得最终胜利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有人把叶永烈书写的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陈伯达等人物,取名为叶永烈的黑色系列作品,我不以为然。我认为,叶永烈写的这批作品依然属于党史范畴,这些人物的历史和兴亡,恰恰是中国共产党伟大、光荣、正确的反证,是改革开放必然和正确的反证。更为重要的是,叶永烈写这些人物,首先吃透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内容和精神,始终遵循着“两确”的原则,即努力追求观点的正确,努力追求史实的准确,正面人物不神化,反面人物不鬼化,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真相,由此为后人留下了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中国特殊十年的真实纪录。

这是叶永烈潜心三十春秋,经过多次修改和补充完成的呕心沥血之作。为了这套书的出版,叶永烈收集大量历史文献、档案材料,采访众多当事人。从采访陈伯达,到采访关锋,再到采访王力、戚本禹,一些知情者相继作古后,采访者叶永烈仍在不停地书写。

“四人帮”兴亡的历史,在叶永烈的笔下,经过一次次修改、一次次增删、一次次补充,变得更加真实、客观、全面、完整,同时又不失细致、生动、深刻、丰富。

叶永烈说,我写《“四人帮”兴亡》(增订版),和巴金老人提议建一座“文革”博物馆的期望是一致的。叶永烈的晚年似乎感到了一些“令人悚然”的事情,他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重写此书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对“四人帮”兴亡史的深刻揭露,批判极左思潮,防止“文革”卷土重来。他在一次谈话中说,对于90后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可能连“四人帮”的名字都认不全,但对于我们这些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来说,这是一段永难遗忘的记忆。

2014年,叶永烈的《“四人帮”兴亡》(增订版)出版了。就在这一年,叶永烈决定将自己的创作档案,无偿捐给上海图书馆。捐献资料包括手稿、采访本、采访录音、名人书信、照片等共计40箱。据说一辆卡车都装不下。其中光录音磁带就有1135盘,每盘磁带都清楚注明哪年哪月哪日采访某某人,总目录则更加详尽,子条目也清清楚楚。这批数量庞大的捐赠文献将以“叶永烈专藏”的名义,在上海图书馆永久收藏,供后人交流利用。

当年的报纸报道,叶永烈那天十分高兴,说:“我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在我故世之后,在墓碑上可以书写:请到上海图书馆找我!”

我突然觉得,上海图书馆里的“叶永烈专藏”不正是巴金期盼的“博物馆”雏形吗?

叶永烈人生的亮点,也正在此闪闪发光!

猜你喜欢
叶永烈作家历史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叶永烈:食品科普创作的一面旗
那个为我们回答“为什么”的人走了 缅怀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先生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毛泽东和蒋介石的“世纪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