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良:让“扶贫之树”开满幸福之花

2020-03-23 07:14张远志冯旭林
广西电业 2020年11期
关键词:远志蜜柚黄龙

●张远志 冯旭林

“脱贫攻坚,深入民间”。翻开玉林北流供电局驻村扶贫队员胡良的驻村工作日记,首先跃入眼帘的是这8个醒目的大字。这是他2019年9月在北流市白马镇黄龙村驻村两个月时写下的。这几个字,也成为了他的驻村工作准则。

村民的知心人

驻村后,胡良立即深入到各村民小组开展遍访工作。“我每天一大早在家门口的龙眼树下晨练时,胡良都会提着资料袋,用不太熟练的方言来跟我打招呼。”村民谢大爷提起胡良,都会竖着拇指夸赞这位“说着生硬客家话的驻村队员”。很快,胡良就与黄龙村的群众打成一片,群众有什么问题都愿意向他反映。

黄龙村是一个边远山区村,村民收入以种植水稻和外出务工为主,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近年来,该村在企业与贫困劳动力之间牵线搭桥,解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问题。目前,在胡良以及村干部的带领下,该村共有30名村民在扶贫车间上班。

胡良(右一)慰问贫困户家庭 张远志/摄

黄龙村的扶贫车间,庞秋霞熟练地完成电子零件的组装。去年初,深圳星脉源电子厂在村里设立扶贫车间后,她就来这里上班了。

“车间里干的都是简单的手工活,工资计件拿,一天能挣60多元。上班时间弹性较大,我可以按时接送孩子上下学。”庞秋霞高兴地说。

贫困户的贴心人

“相比以前,现在我们一家人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很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全力帮扶,让我们脱离贫困、迈向小康生活!事实证明,只有鼓足勇气、自立自强,在驻村扶贫队员的全力指导下,用自己的双手去苦干、实干,不等不靠、不投机取巧,早日脱贫奔小康的愿望就会很快实现。”回想这些年的贫困生活,已于近年脱贫摘帽的北流市白马镇黄龙村的脱贫户李永群感慨不已。

黄龙村的黄文发、李永群夫妇一家,是一个典型的因病致困的家庭,黄文发母亲生前患肺癌,其父亲也患中风后卧床不起,为了给两位老人治病,夫妇俩把所有的积蓄都拿了出来,还到处向亲戚朋友借钱,一时间,债台高筑,生活过得捉襟见肘。饱受病痛折磨的两位老人先后撒手人寰后,终日奔波劳碌的黄文发又被检查出患直肠癌。这个家庭顿时陷入了困难无助之中。

了解家禽养殖情况 张远志/摄

推销蜜柚 张远志/摄

很快,村委确认李永群一家的情况后,胡良多次走访、帮助、鼓励李永群。李永群从一个只会种田、养鸡鸭的农村妇女,干起了丈夫的老本行——泥水工。挑沙子、搅拌水泥浆、砌砖头、钉模板,闲暇时间李永群还到村里的扶贫车间上班,焊接灯饰元件、编制工艺品、缝制手套等,一天下来能多挣50~60元,生活一天一天好起来。

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我们特地从信宜赶过来采购,黄龙村的蜜柚物美价廉,多买几个正好赶上中秋佳节送给亲朋好友!”在黄龙村的蜜柚基地采购的陈女士乐呵呵地说。

“咱们黄龙村在几任驻村队员的接力帮肤下,从2017年开始,在黄龙村的山头上发展种植三红蜜柚1100多亩,并于当年成立了广西万象种植专业合作社。将黄龙村集体扶贫资金20万元入股产业基地。自2019年以来,在胡良以及村委帮助下,合作社根据贫困户个人身体情况灵活安排岗位,每年安排120多人次到蜜柚基地就业。48户深度贫困户以一户一产业3000元入股基地,每年获得分红990元,共为黄龙村集体经济每年增加61500元。”说起黄龙村的三红蜜柚基地,基地的负责人梁运杰对驻村队员感激不尽。

2020年初,胡良充分发挥自己所处的行业优势,改造蜜柚基地的用电问题,利用业扩增容项目,为基地改造10千伏线路5.2千米,解决了灌溉用电以及照明电压低的“卡脖子”问题,此外,胡良还积极向上级争取农网改造项目资金148万,为白马镇新安装电力变压器10台,有效改善了白马镇当地居民的用电质量。

9月24日,正值丰收的好时节,黄龙村山头上的三红蜜柚早已挂满枝头,在胡良的组织下,玉林供电网区的7家电力单位纷纷赶来开展对扶贫产品三红蜜柚的认购活动,各单位员工分工合作,帮助果农采摘、搬运、装车,并开展扶贫产品“消费扶贫+文艺带货”认购活动。据统计,在活动当天,7家单位共认购蜜柚2000余个,为黄龙村蜜柚种植基地创收21800余元。“我们今年正愁着蜜柚的销路呢,没想到各兄弟单位一呼百应,我们累点都是值得的。”大伙满载而归,胡良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看着结满硕果的“扶贫之树”,收获的是满满的幸福。

猜你喜欢
远志蜜柚黄龙
等价转化
特约撰稿专家 黄龙光 编审
毛远志书法篆刻作品欣赏
黄龙河川道
红肉蜜柚在合川引种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毛远志
浅谈如何提高新栽蜜柚幼树成活率
黄龙核桃
福建·平和蜜柚罐头出口态势良好
福建·龙岩蜜柚产销两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