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臣秀吉和李舜臣:一对日韩冤家

2020-03-23 06:03陈洋
看世界 2020年2期
关键词:海战海军朝鲜

陈洋

闲山岛海战是1592年8月14日在闲山岛附近的一场重要海战。李舜臣的海军在此次海战中击沉47艘日船。此次海战成为朝鲜壬辰卫国战争中的转折点

公元1597年10月26日,发生在李氏朝鲜(1392—1910年)与日本之间的“鸣梁海战”,是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这场海战影响了东亚历史轨迹,也将两个从未有直接接触的历史人物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丰臣秀吉和李舜臣。

1598年9月,发动侵朝战争的丰臣秀吉死在病榻上;同年12月,李舜臣牺牲在围剿日舰的露梁海峡战场上。这一对姓名中带“臣”字的冤家,在日韩关系紧张的当下,重新被传媒发掘解读,印证着历史的“当代史”特征和争议性。

逆袭成功的秀吉

在日本,丰臣秀吉、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被称为“战国三杰”。与出身优渥的信长或家康不同,秀吉完全出身于贫苦环境。然而,纵观秀吉的一生,可谓逆袭成功。

1537年,丰臣秀吉诞生于尾张国(属东海道,又称尾州)爱知郡(现爱知县名古屋市)中村一个贫苦家庭。他的父亲木下弥右卫门,是服务于织田信秀(日本战国时期大名,织田信长之父)的下等武士,在秀吉7岁时去世。当时,秀吉的母亲无力抚养一对儿女,只能带着他们改嫁给村里一个叫竹阿弥的男人。

由于家庭贫困,秀吉瘦小不堪,长得像猴子一样难看。后来,在日本传播基督教的葡萄牙人弗洛伊斯写道,秀吉“身材矮小,容貌丑陋,右手有六只手指”;曾在1590年向秀吉递交国书的朝鲜通信使黄允吉,则形容他“容貌矮陋,面色皱黑,如猱玃状;深目星眸,闪闪射人”。据说,秀吉也承认自己“相貌丑陋,五体贫弱”。

古代日本社会等级森严,像秀吉这样出身社会底层的人,搁在平常几乎没有翻身的机会。然而,战国时期日本的等级秩序因战乱有所松动,大名之间你争我夺,为像秀吉这样的社会底层人提供了向上流动的机会。毕竟,战争是打破旧制度的最有效手段,通过个人的军功,底层老百姓也有跻身上流社会的机会。1554年,秀吉成为尾张国大名织田信长的家仆,并逐渐获得信长的赏识。

秀吉也承认自己“相貌丑陋,五体贫弱”。

丰臣秀吉

电影《鸣梁》中的龟船形象

1570年,织田信长在准备进攻大名朝仓义景的途中,突遭盟友的偷袭。秀吉当时率军殿后,保护信长安全撤离。1582年,信长的得力干将明智光秀发动兵变,攻占京都并夜袭投宿在本能寺的信长,也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本能寺之变”。信长最后被烧死在寺庙中,其长子信忠战败后切腹自尽。这场政变后,织田政权四分五裂,出现了包括秀吉在内的若干派系。

争斗3年后,秀吉于1585年打败了其他分裂派系,成为了当时日本首屈一指的军事强人。第二年,秀吉要求天皇赐给他“丰臣”的姓,至此秀吉的姓名从之前的“羽柴秀吉”变为了被今人熟知的“丰臣秀吉”。1591年,丰臣秀吉统一日本,成为当时日本最有权势的人,而“丰臣氏”也成了继“藤原氏”“源氏”“平氏”“橘氏”之后的第五大姓氏。

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国家治理,结束了多年的战乱,一时间国泰民安。就像很多历史人物一样,当个人权力达到顶峰时,野心也会随之膨胀,秀吉也不例外。他不再满足于日本这个“莞尔小国”,而是将目光延伸到更广阔的亚洲大陆,寻求最终建立一个亚洲大帝国。

按照秀吉的计划,首先要征服朝鲜,接下来是中国,最后是印度。实际上,秀吉的“亚洲大帝国”计划,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根源,比如臭名昭著的“大东亚共荣圈”就可以从中找到源头。

1592年,丰臣秀吉发动了侵略朝鲜战争。在日本,这场战争被称为“文禄·庆长之役”,在朝鲜则被称为“壬辰倭乱”。当时的秀吉,肯定不会想到这场战争会持续6年之久,并最终拖垮了丰臣帝国;而当时的李舜臣也不会想到,他凭借战争末期的两场海战,成为了韩国最著名的民族英雄,名留青史。

战死沙场的李舜臣

1545年,李舜臣诞生于位于京畿的故都开丰(今朝鲜开城)。尽管自小家道中落,但李舜臣喜欢舞刀弄枪,熟读《孙子》《吴子》等兵法书籍。31岁那年,李舜臣武举登科,其后担任朝鲜王朝的县令等小职,并不得志。要知道,约莫在同一时期,丰臣秀吉已经开始走上通往权力顶峰的道路了。

在丰臣秀吉正式发动侵朝战争后,经当时的朝鲜王朝宰相柳成龙推荐,李舜臣被破格提升为全罗左道水师节度使、统领海军,抵御日军。

在任上,李舜臣经过研究和改进,制造出了当时赫赫有名的龟船。龟船形似乌龟,船身低不適合远海航行,但适合冲撞敌舰;船的上半部(船顶甲板)覆有缀满锋利尖锥的甲片,可对抗攀舰的敌人;船身四面都有炮口,两侧各有10面船桨,配合风帆航行自如。

借助龟船,李舜臣几次击败日本海军,但当时朝鲜陆军军纪涣散,接连败退,所以朝鲜海军的胜利也难挽朝鲜败北的大势。当然了,李舜臣也因此受到朝野上下的关注,不久后就被提拔为朝鲜海军总司令。

丰臣政权发现在海上难以打败李舜臣后,便使出了离间计,在朝鲜国内散布谣言,最终致使李舜臣被诬告和革职入狱。没有了李舜臣的朝鲜海军顿时不堪一击;其继任者元均是一名庸将,导致朝鲜海军被日本打得几乎全军覆没,近200艘战舰被击沉。

危急时刻,李舜臣再次被起用,可此时朝鲜海军的力量已被极大削弱,只剩下12艘战船。李舜臣冷静观察形势,改装了100多艘民船,于1597年10月在朝鲜半岛西南端的鸣梁海峡(今韩国全罗南道的海南郡花原半岛和珍岛之间)设下埋伏,最终以12艘战船击沉了日军31艘先锋船,迫退了其后的102艘日军舰船和200多艘后勤船,创下了世界海军史上的一个奇迹。

鸣梁大捷后,1598年12月李舜臣与明朝水师提督陈璘和副总兵邓子龙联合指挥,在朝鲜半岛南部沿海的露梁海峡(今韩国庆尚南道南海郡水域),再次伏击前来救援侵略军的日本舰队,取得露梁海戰的胜利。

然而,在冲入敌阵并与明军主将陈璘座船相互驰援的过程中,李舜臣不幸中弹负伤。他对长子和侄子说:“战争正处于高潮,穿上我的盔甲,击战鼓,不要宣布我死了。”说罢后不久,他就去世了。侄子穿上他的盔甲,继续击鼓示意追击。最终,朝明联军将进退维谷的数百艘日本舰船几乎全歼,日军死伤数以万计。

历史争议

1597年鸣梁海战和1598年露梁海战,只是日本侵朝战争末期的两场反击战,但它加速了丰臣政权的崩塌,丰臣个人的“亚洲大帝国”梦也就此终了。

日本海军在鸣梁海战失利后,整体士气已开始跌落。丰臣秀吉原本指望通过侵略朝鲜来巩固政权,进一步打压德川家康,但漫长的战争不仅令国家财力难以招架,也使得丰臣秀吉的权威受到动摇。

借助龟船,李舜臣几次击败日本海军。

首尔光化门广场上的李舜臣铜像

1598年9月18日,在侵朝战争还没结束之际,丰臣秀吉在京都伏见城病逝,享年61岁。此后,德川家康取代丰臣秀吉,开创了日本幕府时代。

丰臣秀吉出自社会底层,一路摸爬滚打,成为日本最具权势的人之一。因此,秀吉不仅成为日后历史学家的研究对象,也成为日本国内外商界人士的学习榜样,有关丰臣秀吉的人物传记在中国也一度热销。

李舜臣则因鸣梁海战中的卓越表现,成为朝鲜半岛的民族英雄。1908年5月2日至8月8日,《大韩每日申报》开始连载李舜臣的历史故事,其中就提及在日俄战争期间成功击败俄国海军的东乡平八郎对李舜臣的崇拜,并援引享有“日本马汉”美誉的海军中将佐藤铁太郎的观点,称“李舜臣与英国海军名将纳尔逊都是战术天才,而李的人格远在纳尔逊之上”等。

1950年7月,朝鲜设立李舜臣勋章,奖励人民军海军军官。而在今天韩国首尔的光化门广场和釜山的龙头山公园,都建有李舜臣铜像。在韩国100元硬币上,也有李舜臣的头像。2014年7月,以鸣梁海战为故事原型的史诗电影《鸣梁》上映,在韩国引起了观影狂潮,时任总统朴槿惠曾专程前往电影院观看这部爱国影片。

或许因鸣梁海战在日韩(朝)关系史上尤为重要,也或许出于日本作为败者的自尊心,日本舆论对于这场战役以及李舜臣的个人评价极为谨慎。比如,针对韩媒称东乡平八郎崇拜李舜臣一事,就有日媒指出,没有资料显示东乡在公开场合说过这样的话,而且韩媒所引述的只不过是传言,没有事实依据;至于佐藤将李舜臣与纳尔逊相提并论,在不少日本人看来就更是过度拔高、神化了。此外,日本学界对于在鸣梁海战中日本海军的伤亡情况等,也提出了质疑。

鸣梁海战和露梁海战已然结束420多年了。不论是丰臣秀吉还是李舜臣,在各自国家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他们的人生也与这两场战役前后交织,最终定格在了战争结束的1598年。

猜你喜欢
海战海军朝鲜
人民海军首次海战
五行真经(16)
朝鲜国庆"轻松"阅兵显自信
朝鲜试爆氢弹,中方坚决反对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基于网络和虚拟多媒体技术的海战平台视景实现
海军协议1
朝鲜平静度过“金正恩生日”
韩要求朝鲜为泄洪道歉
马来西亚海军最新型的护卫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