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骨茶里的马华“情意结”

2020-03-23 06:03王悦
看世界 2020年2期
关键词:茶店南洋上桌

王悦

“各位旅客,欢迎来到我们美丽的马来西亚;马来西亚旅客,欢迎回家。”

随着空姐的声音从广播传出,飞机缓缓降落,机舱内漆黑一片,窗外的灯火星星点点。我的女友Racheal坐在邻座很是激动,她是马来西亚人,长年在国外读书,每次回家都这么兴奋。我却是第一次踏足这个地处南洋的陌生国度。

来到马来西亚前,我就跟Racheal说,这次我要吃到最“道地”的马来西亚肉骨茶。

对从未去过马来西亚的人来说,这个国家最吸引人的是美食。马来西亚种族混杂,食物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样貌。我最爱的肉骨茶,是当地华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在外面每发现一家新的大马餐厅,我都会带Racheal去尝鲜,但她每次都会摇摇头,连说“不道地”。我不服气,一定要亲自去马来西亚尝尝什么叫“道地”。

肉骨茶的汤用中药、蒜头、胡椒和猪肉熬成。

巴生肉骨茶

Racheal说,她从小到大吃肉骨茶都是跟家人一起,因为肉骨茶端上来就是一大锅,需要一桌人围着吃才热闹。吃肉骨茶是一家人聚在一起乐享天伦的时刻。第二天一大早,Racheal的爸妈就带着全家人开车前往肉骨茶的发源地—小城巴生,吃最“道地”的肉骨茶。

马来西亚人亲切地称自己的国家为“大马”。“大马”的“大”,是为了表示马来西亚是由马来西亚半岛、沙巴以及砂拉越所组成的联邦国家。巴生西临马六甲海峡,从古至今都是非常重要的运输枢纽。有人说,巴生的地名来自马来语“Pasang”,意思是“海水涨潮”。将小城命名为“巴生”,表示巴生河流涨潮的时辰对来此经商的人有多么重要。

过了正午,我们到达巴生的一座小镇加埔。阳光炽烈,空气闷热,突然降下一场瓢泼大雨。我们决定去路边一棵大榕树下的肉骨茶店,既能避雨,又能吃肉骨茶。此时店里已经过了最热闹的时候,只有两三桌客人。肉骨茶店一般开在街角,三面没有窗户,挂着传统竹帘。竹帘半卷,既阻隔雨水又能放进习习凉风。

我们挑了一张桌子坐下,老板娘端着一壶茶笑盈盈前来招呼。在马来西亚吃肉骨茶,这壶茶绝对不能少。马来西亚华人继承了广东的饮茶文化,只要吃饭必定先上茶。肉骨茶里都是大块的猪肉,先慢慢饮一杯茶才不会感觉油腻。在顾客等餐时,店家还会将蒜碎、辣椒丝和黑酱油倒入小碟,用来蘸排骨或佐汤调味。一杯茶的工夫,装在瓦煲里的肉骨茶就热腾腾地被端上桌来。

我们点了传统的汤肉骨茶和巴生人流行的干肉骨茶。汤肉骨茶上,盖着卷心菜叶,由瓦煲的余温烫熟,吃起来更加脆爽。另外,还有小碗盛的掰成小段的老油条,要泡在瓦煲里吸饱汤汁再吃。

肉骨茶的背后,是早期下南洋的华人努力适应侨居环境、筚路蓝缕的故事

肉骨茶的汤用中药、蒜头、胡椒和猪肉熬成。用汤煮过的猪肉油脂已经溶解于汤中,吃起来不仅不肥腻,还带着药材特有的甘甜。老板娘说,肉骨茶汤的甜来自甘草,甘草不能有苦味,苦味必须来源于当归,味道才正宗。为了这个汤头,老板娘都要亲自跑中药铺,细细拣选。每天天还没有亮,店家就要去市场买猪肉,因为巴生人早餐就要排着队吃肉骨茶。猪肉要慢火熬两三个小时后,店家才能开张营业。

干式肉骨茶,据说是最近才在巴生流行起来的。两个多小时熬煮的汤汁和排骨,与蒜头碎、干辣椒和黑酱油共冶一炉。大火淬炼出来的排骨黑乎乎的,像裹了炭一般,酱香醇厚;搭配火辣的辣椒、爽口的秋葵和鲜香的鱿鱼,一上桌就被抢光光。

筚路蓝缕的茶汤历史

我总是不解,马来西亚是一个热带国家,没有冬夏之分,当地人为何要吃这么“补”?Racheal告诉我,对许多马来西亚华人而言,肉骨茶是一种“情意结”。因为肉骨茶的背后,是早期下南洋的华人努力适应侨居环境、筚路蓝缕的故事。

20世纪初,许多福建人因原乡土地不敷使用,加上粮食不足、社会动荡不安,听闻南洋遍地是黄金后,甘愿冒着生命危险义无反顾出洋南下,从事苦力工作。

由于知识水平不高,与英国殖民政府又有语言隔阂,许多华人只能在雪兰莪的锡矿或是巴生港口,以劳力换取微薄的薪酬。当时的生活条件很差,加上不适应湿热气候,不少人病倒或患上风湿病。然而,靠着劳力生活的他们,只要一病倒,便是“手停口停”,但一家上下都嗷嗷待哺。

在当时的巴生港,苦力们在搬运货物的过程中,偶有药材碎片掉落在地。为了强身健体,同时也为长期在海港工作的同乡们治病祛寒,许多码头的搬运工人开始在搬运过程中,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药材碎片;收集后,拿到摊位集资煮食。用了各种药材,包括当归、杞、党参等来煮药,但是因忌讳而将药称为“茶”。没想到这茶汤喝起来十分香浓美味,风味独特。后来,人们特地调整煮茶的配料,经过不断改进,做成了本地著名的平民美食之一。

1945年二战结束后,来自中国福建的李文地在巴生经营了第一个肉骨茶摊位。据传,早期苦力们就是把药材带到李文地的食档集资煮食,后来他参照配方加以改良,才变出巴生肉骨茶的最初版本。坊间也称李文地为“肉骨茶之父”。据李文地后代说,当初包括李文地在内,就只有区区7人售卖这道美食;李氏肉骨茶已传到第四代,烹煮肉骨茶的秘方不外传。

比道地更道地

正当我吃得津津有味时,Racheal却凑到我耳边说,其实这家卖的还不是最“道地”的肉骨茶,傍晚我们要去的那家才是最“道地”的。我心中驚讶,这样美味的肉骨茶竟然还不算最道地的;同时也更加疑惑:两餐都吃肉骨茶,难道不会腻吗?

实际上,顿顿吃肉骨茶对巴生人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他们早餐、午餐、宵夜都可以吃肉骨茶。据传,这是因为港口工人需要精神体力来应付一整天的粗重工作,一大早吃下一大碗肉骨茶泡饭,既能补充体力,也能补身体。长久以往,这样一顿既便宜又丰富的早餐就流传开来,也成了巴生人特有的习惯。

临近傍晚,我们又到了另一家巴生的肉骨茶店。这家店面更大,也在街角,两面都没有墙,看起来像是一家大排档。红色的塑胶椅围着一张张圆桌,看起来红红火火,正好呼应这家的店名“亚火”。这家店只卖最传统的汤肉骨茶。

这家的肉骨茶不是装在一个大瓦煲中,而是一碗一碗端上桌。白色的大碗侧面绘着大公鸡,寓意吉祥,是马来西亚餐馆常见的餐具。每个碗里盛的肉不同,有五花肉、猪大骨、排骨,还有鸡脚。巴生人煮肉骨茶,总会放一些鸡脚同煮,这样煮出来的汤更加浓稠。6只碗整整齐齐排上桌,竟有满汉全席的气势。

原来之所以Racheal说这家最“道地”,是因为最早发明肉骨茶的码头工人就是在劳动间隙,一人盛一碗药煮的肉汤,随便找个阴凉处坐下吃。他们没有现成的桌子,只好一手端着汤碗,一手啃着肉骨。这却是码头工人辛劳的一天里最惬意的时光。

很多巴生的肉骨茶店,也继承了这种卖肉骨茶的方式,将肉骨茶一碗一碗地卖。虽然住在巴生的华人经过好几代的努力已经渐渐富足,但他们仍然保留了先辈人吃肉骨茶的方式。这样就能时时想起先辈人筚路蓝缕的艰辛—“道地”的肉骨茶不只道地在汤头,也道地在南洋华人祖祖辈辈的顽强生命力上。

猜你喜欢
茶店南洋上桌
爱护牙齿
题蓝花楹
燃青春
一位富家千金的虐心孽情
说人坏话反被骂
猜字谜
史书上的“南洋”位置在哪里
以牙还牙
猜灯谜玲珑
塘栖古镇老茶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