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角下《聊斋志异》四字词组的翻译策略

2020-03-23 05:56应晓凡许蔚
青年文学家 2020年5期
关键词:接受美学聊斋志异翻译策略

应晓凡 许蔚

摘  要:《聊斋志异》是中国文言小说的一大典范。本文主要以接受美学理论为框架,从归化和异化这两种较常见的典籍翻译方法入手,研究《聊斋志异》两个英译本,即黄友义等人译本和John Minford译本中,四字词组的翻译策略,归纳总结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指出归化和异化两者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无论译者是在翻译带有中国文化意象的四字词组还是带有宗教典故的四字词组,都不可极端地使用归化法或异化法。应在考虑译文读者的阅读期待和审美兴趣的同时,将这两种翻译方法有机结合,采取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争取保留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拓宽读者的期待视野,这样才更有利于中国古代典籍的对外传播。

关键词:接受美学;归化;异化;四字词组;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5-0-03

一、引言

中国古代典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记载和传承文化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蒲松龄所作的《聊斋志异》作为古代文言小说的典范,一经问世,便流播海外。

自19世纪以来,已陆续出现六十多个外文译本。根据“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论文数据库的统计,2010年至今,与《聊斋志异》相关的论文共有1400多篇。由此可见,《聊斋》仍是学术界讨论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就《聊斋》译本进行探讨的仅有156篇,英译研究占其中的59篇。在众多分析《聊斋》英译本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已有研究所选的英译本比较单一且研究理论相对单薄。有鉴于此,本文会结合两个较新的译本,它们分别是黄友义,张庆年,张慈云,杨毅等人的译本(以下简称黄等译)[1],闵福德(John Minford)的译本(以下简称闵译)[2],主要以接受美学理论为基础,从归化,异化角度分析中外译者在翻译《聊斋》四字词组时所采取的策略。本文主要研究:1.中外译者在翻译四字词组上分别采用了什么翻译策略和处理方式?2.在接受美学的理论框架下,从归化和异化视角分析这些翻译策略有什么异同?开展该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了解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总结中外译者不同的翻译策略,给中国古代典籍的英译研究带来一些启示。

本研究在接受美学理论的框架内,以文言小说《聊斋志异》的两个英译本中的四字词组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量化研究,以归化和异化角度入手,分析归纳中外译者的翻译策略,找出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总结典籍四字词组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二、文献综述

(一)前人对《聊斋志异》英译本的研究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言小说《聊斋志异》的对外传播也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中外学者对《聊斋》的英译研究仍在不断深入。有些研究为从译者角度分析《聊斋》译本。李海军(2014)译者受当时的意识形态影响对原作品进行再创作,导致伪翻译现象发生。任增强(2018)以译者身份为参照点,探讨了同时兼具女性与戏剧表演者身份的邝如丝译本与其他译者之间别样之处。还有些论文侧重于《聊斋》不同译本的对比研究。何俊(2018)对比探讨了翟理斯和宗教思想家马丁·布伯的译本,分析两个译本的“和而不同”之处。

(二)对《聊斋志异》中四字词组的研究

《聊斋》作为古代文言小说的一大巅峰,有其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例如四字词组、对话型极短句、流水句等。刘语天(2008)曾探讨研究《聊斋》的极短句、四字句、流水句这三种特殊句式的翻译策略。我们不难发现上述关于《聊斋》英译本的研究大多聚焦于译者主体性,很少有对四字词组或其它独特语言现象的研究,且大部分论文所选择或侧重对比的译本多为翟理斯译本与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译本。由此可见,已有论文的研究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且研究所选的英译本过于单一。因此本文选择了两个较新译本,以接受美学为理论依据,从归化和异化角度,进一步分析中外译者翻译《聊斋》四字词组的策略及方法,探究中国古代典籍的英译策略。

三、理论框架

(一)接受美学

张敏(2010)认为期待视野在文学翻译中尤为重要。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期待视野,他们对同一个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译者在翻译时不仅要考虑自己的期待视野,也要考虑到读者的期待视野,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译文与读者期待视野的进一步融合。

(二)接受美学视野下的归化和异化

从接受美学角度来看,译文的成功与否和目标读者密切相关。过分强调异化会打破读者的期望值,让他们对作品感到失望,丧失阅读兴趣,而过度洋化会使译文超出读者的期待视野,拉大作品与读者之间的审美距离,影响译文的可读性,令他们对原作望而生畏。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考虑读者的期待视野和审美距离,不可片面追求归化和异化。

四、《聊斋志异》四字词组的翻译策略

(一)《聊斋志异》中的四字词组

文言小说不同于一般白话小说,它简洁精练。而《聊斋》作为一本古代文言小说,也有其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四字词组便是其中的一大特色。作者蒲松龄打破了传统意义上严谨华丽的文体风格,在较多口语化短句和流水句中夹杂了许多工整精练的四字词组。这些四字词组看似简单,但却蕴含了许多深远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物性格,丰富了小说的故事情节,使得小说的句式结构和语言风格变得尤为灵活多变,为小说增添了不少艺术效果。《聊斋》中文化特色四字词组统计表如下:

(二)《聊斋志异》四字词组的翻译策略

1. 带文化意象的四字词组

以下是几个译文的例子:

(1) 微目之,翠凤明珰,容华绝世。(《狐嫁女》)

Yin took a brief look at her. She was wearing a green jade headdress with the design of a phoenix and jade earrings that dangled from her ears. She was incomparably beautiful.(黃等译)

Yin could see from a glance that beneath the kingfisher-feather ornaments she was a young woman of extraordinary beauty. (闵译)

原文仅仅用了四个字,就表现出新娘出嫁时穿戴的雍容华贵,头插翡翠凤钗,耳戴明珠耳坠,尽显富态。此外,也从侧面表明狐狸嫁女与人类嫁女一般。“翡翠”、“凤钗”、“珍珠”这些都是中国古时结婚的必备之物。在中国古代传说中,“凤凰”是百鸟之王,象征着祥瑞,而“凤钗”代表着爱情和荣耀。但与中国文化不同,西式婚礼以庄重严肃和美丽浪漫为主,新娘大多头戴白纱,简单纯洁,并且在西方文化中“凤凰”是一种不死鸟,它象征着不朽,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不同。对此黄等人在翻译时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把这些首饰的细节都一五一十翻译了出来。从接受美学角度来看,这样翻译虽会影响译文的可读性,但并没有过于超出读者的期待视野,反而让读者进一步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扩展了读者的期待视野,丰富了读者的人文知识。与黄等人不同,闵在翻译时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将原文繁琐的首饰细节简洁地翻译成了“ornaments”,并且将原文中的“凤”译为“kingfisher-feather”,用在西方文化中象征幸福的翠鸟来代替凤凰,用读者所熟悉的事物来代替不熟悉的事物,这样做虽舍弃了部分异国文化,但却提高了译文的可读性,与读者的期待视野保持一致。

(2)慕君高雅,愿共晨夕。(《雨钱》)

I admire your grace and refined tastes very much. So Ive come to be together with you day and night.(黄等译)

I have heard of you as a gentleman of great erudition and refinement, and would like to make your acquaintance.(闵译)

这一四字词组表达了狐翁对秀才学识的认可,想同他做朋友。原文的“晨夕”取自陶渊明《归园田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意为愿意每天都和质朴的人相处。此外,在中国文化中,成语“朝夕相处”也和原文意思相近,它常用来形容人们生活在一起,关系十分密切。在翻译这一四字词组时,黄等人采用完全异化的策略,将“晨夕”译成了“day and night”。虽与原文一字不差,但这样翻译并没有考虑到读者的期待视野。尤其是对那些不太了解中国文化的读者来说,这样的译文会令读者感到困惑,让他们对原文产生误解。对此闵则选择了归化翻译,面向那些对中国文化不太了解的读者,他将原文背后的隐含意义翻译了出来,即我愿和你成为朋友,忽略超出读者审美距离的表面意义,只留隐含意义,符合读者的期待视野。

2. 带宗教信仰的四字词组

(3)众拜时,恨无现示。(《乐仲》)

The Buddha did not reveal himself to the members of the pilgrimage society during their solemn religious service.(黄等译)

The Bodhisattva Guan Yin was reputed to appear in response to the prayers of the faithful. To the dismay of the monks, their efforts bore no fruit – they were not rewarded with anything in the way of a supernatural apparition.(闵译)

结合小说情节,这里的“恨无现示”意为众人在参拜菩萨时,恨菩萨没有显示征兆。在翻译原文时,黄等人和闵都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但两者却又有些不同。黄等人选择的是直接异化,保留了原文的内容和文化特色,简洁清楚地将原文翻译了出来,但这样的译文可能会让外国读者感到疑惑。对此闵则选择了加注异化。我们都知道中西方的宗教信仰不同,因此闵译文中的第一句话先介绍了中国的宗教习俗,即若朝拜者诚心礼佛,佛祖或菩萨会显灵,帮他们完成心愿。除此之外,闵译文“–”后的内容也是对译文的补充说明,即因为朝拜者不够诚心,菩萨没有显灵,他们没有得到任何奖赏。闵在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直译原文的基础上,通过加注方式,打消了西方读者对原文的疑虑,用陌生感激起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切实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体会中国宗教文化及语言的独特魅力。闵的译文虽然略高于读者的期待视野,但恰恰是这微妙的距离感激起了读者的兴趣,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十分有利。

3. 带典故的四字词组

(4)翦烛西窗,如得良友。(《连琐》)

In the candlelight, they talk deep into the night just like two old friends.(黄等译)

They ‘trimmed the lamp at the west window, talking into the night like newfound bosom-friends.(闵译)

在小说中,作者蒲松龄运用了许多典故,这些典故通常有着浓厚的文化意义。但对译者来讲,这大大增加了翻译难度。在翻译带有典故的四字词组时,闵尽可能地采用了异化翻译,保留了原文的文化意象。就如(4),原文“翦烛西窗”取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原指思念远方妻子,盼望与其团聚夜语;后也指亲友聚谈。结合小说语境,这里指的是书生杨于畏欣赏女鬼连琐的文采,愿同她秉烛夜谈。在闵的译文中,他将“翦烛”和“西窗”这两个意象都保留了下來,并在译文最后通过加注的方式,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译文,在呈现中国文化的同时,拉近读者和原文之间的审美距离。与其不同的是黄等人在翻译时,则选择了归化翻译,用“in the candlelight”简单带过,虽然舍弃了原文的文化意象和典故,但却通过摒弃异国情调来打破读者的阅读障碍,提高译文的可读性,让译文更加流畅自然。

(5)室对芙蓉,家徒四壁,实难自慰,恐终见弃置。(《鸦头》)

What I have now is a beauty in a poor home. I cannot feel any happiness since Im so poor. Im afraid eventually you will leave me. (黄等译)

Here I am with you, my flower. But we have nothing to our name but these four bare walls. We are paupers. I only fear that one day you will forsake me.(闵译)

(4)和(5)同为典故,“家徒四壁”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意为家中十分贫穷,空无一物。在翻译时,闵仍采用了异化翻译,将“四壁”译成“four bare walls”,保留了原文意象,这样的译文虽会让读者略感迷茫,但却生动形象地传递了原文内容,在读者期待视野可接受范围内,让读者有了一定的画面感。与闵不同,黄等人选择了归化翻译,用简单的一个单词“poor”将原文想要表达的隐含意思传达给读者,拉近了读者与原文的审美距离,省去读者猜测语义的时间,简洁明了。

(三)《聊斋志异》四字词组翻译策略的归纳总结

结合上述例子,不难发现在翻译带有中国文化意象的四字词组时,中方译者黄等人主要采用异化翻译,极大程度地保留了四字词组所隐含的传统文化,用略高于读者期待视野的表达方式来诠释原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好奇感。与黄等人相比,西方译者Minford則大多采用归化翻译,用西方文化中意义相近的事物来替代原文的意象,又或者采用直接意译,舍弃原文意象。从接受美学来看,这样翻译保证了译文的可读性,与读者的期待视野一致。在翻译带有宗教信仰、典故的四字词组时,中方译者黄等人大多选择归化为主,异化为辅,忽略原文意象,意译原文典故,为了符合读者的期待视野和译文的通顺可读,舍弃部分文化内涵。而西方译者Minford主要使用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用直译或直译加注等方法保留原文的典故,在忠实原文的同时,实现译文与读者期待视野的完美融合。但其中也有例外,比如例(3),虽然两位译者都采用了异化翻译。但黄选择了直接异化,直白地向读者展示中国的特色文化,而闵则在异化基础上,为译文添加注释,在满足读者期待值的同时帮助外国读者理解原文内容和作者的创作意图,了解中国文化。综上所述,黄、闵等译者在翻译《聊斋》四字词组时并没有单纯地选择一种翻译策略,而是在了解译文读者的阅读期待和审美距离后,将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握好归化和异化的“度”。但从中也不难看出,两位译者在翻译中国典籍时都在努力平衡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在不超出读者期待视野过多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

五、结语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本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虽然现有十分丰富的《聊斋》英译本及英译材料,但缺乏统一的中国古代典籍语料库,只能选取《聊斋》的两个英译本,不能对其所有的英译本进行全面详细地研究。其次,由于前人对《聊斋》四字词组的研究有限,所以本研究缺乏相关文献资料支持。

《聊斋》作为中国古代典籍中的重要一员,应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发挥它的作用。因此《聊斋》的对外传播显得尤为重要。此外,与《聊斋》有关的英译材料在不断地补充和完善,新的《聊斋》英译本也在不断涌现,这些材料和英译本都很有研究价值和前景。

本文从接受美学出发,结合归化和异化,探讨分析《聊斋》四字词组的英译策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聊斋》四字词组的英译并不能极端地使用归化翻译或异化翻译,应考虑读者的文化背景、知识水平和期待视野,了解归化和异化的辩证关系,然后根据译者翻译目的等条件,灵活变通,既不过度归化,也不过度异化,而是将两种翻译策略有效结合。此外,本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目标,在翻译古代典籍时,应最大程度地保留中国文化的精髓和个性,灵活运用归化策略和异化策略。

注释:

[1]黄友义、张庆年、张慈云、杨毅、Denis C. Mair、Victor H. Mair,《聊斋志异选:汉英对照》,外文出版社,2007。

[2]John Minford,Strange Tales from a Chinese Studio,Penguin Group,2006。

参考文献:

[1]Nida, E. A.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M]. Netherlands: Brill Academic Pub, 1969.

[2]Venuti, L.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3]何俊. 翟理斯《聊斋志异》英译本与马丁·布伯德译本之对比探究[J].中国文化研究,2018(3).

[4]李海军. 论早期《聊斋志异》英译中的伪翻译现象——以乔治·苏利耶·德莫朗的译本为例[J].上海翻译,2014(1).

[5]刘语天. 《聊斋志异》三种特殊句式的翻译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8.

[6]任增强. 作为女性与戏剧表演者的邝如丝与其《聊斋志异》英译[J].中国文化研究,2018(3).

[7]张敏. 从接受美学看规划和异化的翻译策略——以《红楼梦》中文化专有项的英译为例[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猜你喜欢
接受美学聊斋志异翻译策略
《聊斋志异》:不一样的魑魅魍魉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戏剧翻译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英伽登的“具体化”理论研究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美人鱼》
接受美学视角下Mulan的翻译研究
论《聊斋志异》的悲剧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