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推进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

2020-03-23 06:10唐多昌赵荣秀陈秀芹
今日财富 2020年5期
关键词:产教应用型融合

唐多昌?赵荣秀?陈秀芹

深化产教融合是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必由之路。教育理念的困惑、資源的匮乏、利益的冲突、制度供给不足等问题导致深化产教融合的动力不足,针对存在问题,从提升教育理念、推进利益融合、推进资源融合、推进制度改革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应用型高校深化产教融合的策略,为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提供参考思路。

深化产教融合是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必由之路。2017 年12 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发布,强调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深化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不足的因素

(一)教育理念的困惑是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不足的重要因素

教育理念包括教育类型、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简单地把应用型高校定位于高等职业教育,将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确定为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可能会与高职高专雷同。在教育内容上,对传授应用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存在冲突。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对强化实践课程,更新应用型课程,以及选用教学方法上均面临困惑。教育理念上的困惑制约着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的推进和实施。

(二)利益冲突是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不足的基础性因素

深化产教融合可以增进参与主体的共同利益,但相互之间也存在着利益冲突,弱化了各主体的产教融合动力。政府官员片面追求政绩,短期内无法从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中获得最大利益。行业企业没有获得政府的免税等经费优惠,从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活动中获利微薄。教融合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或不相容,弱化了行业企业等主体的产教融合动力。深化产教融合增加了高校教师工作的难度和数量,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和毕业难度。产教融合主体的利益获得不足和利益不相容,导致产教融合动力不足。

(三)资源匮乏降低了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

应用型高校在经费、学科专业、师资、场地设备、技术等资源占有上处于劣势。应用型高校办学得不到政府专项经费的大力支持,从合作企事业单位获得的项目经费较少,失去了深化产教融合的保障和激励,导致在学科专业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投入不足,学科专业发展水平相对研究型大学较低,产教融合的动力先天不足。

(四)制度供给不足是应用型高校深化产教融合的最大桎梏

应用型高校的产教融合制度包括人事制度、薪酬制度、教学制度、科研制度等,传统的制度非常不利于应用型高校的产教融合主体积极深化产教融合,存在着应用型高校的教师编制短缺,绩效工资与教师工作努力程度并不严格挂钩,财务制度过于严格,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没有瞄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未能融合等问题。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相关制度的不完善及其制度创新困难,桎梏了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

二、深化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策略

(一)提升教育理念,持续深化产教融合

应用型高校应当转变传统发展观念,明确应用型的类型定位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职责使命。要紧密对接基础教育、产业链、创新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适应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发现自身特色与定位方向,实现特色发展。应用型高校应树立“开放办学、融合发展”的理念,创新产教融合体制机制,打破传统封闭的办学观念,提升学校发展格局。要更新教学观念和方法,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应建立融合发展机制,持续深化产教融合。

(二)推进利益融合,为深化产教融合提高强大动力

深化产教融合是以满足政府、高校、企业三个主体的利益诉求为宗旨,共享共赢是其共同特征。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制定深化产教融合政策,鼓励高校与行业、企业深化合作,促使高校对接行业发展趋势和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大力实施教育教学改革,为企业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最终实现自身高水平发展;同时,企业可借助高校资源和政府政策支持,节约成本,进行产业改造升级,提升产品竞争力,从而提高整体效益。深化产教融合要构建校企双方利益共同体,共享和优化产学资源配置,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助力产业建设,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三)推进资源融合,为深化产教融合提供有力保障

政府应加大应用型高校的经费投入,支持应用型高校深化产教融合。应用型高校应瞄准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突出办学特色,吸引地方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的经费投入,充分调动校友会、基金会的力量,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强化高校应用型学科专业,加强“一流学科”建设,打造地方特色学科专业。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吸引行业企业的高级工程师和高端人才到应用型高校就职或挂职交流,鼓励高校教师走出去到企业挂职锻炼。建立高校、行业、企业、政府之间的交流与协商机制,进一步拓宽应用型高校的社会资源。

(四)推进制度改革,为深化产教融合提供良好环境

政府应深入推进“放管服”,积极推动高等学校人事制度变革,扩大高校人事自主权,提高应用型高校深化产教融合自主性和灵活性。应用型高校还需对薪酬制度、教学制度、科研制度等的进行全面改革。科学合理地制定薪酬制度。改善实践教学环境。强化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完善教学评价机制。积极落实教学质量评估和教学督导。建立健全行业企业参与的董事会(理事会)制度,充分发挥董事会在学校管理、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和绩效评价方面的作用。

三、结语

地方产业发展日新月异,要求应用型大学的转型升级必须遵循开放办学的基本思路,走“产教融合”的道路。依托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实践与改革,面向未来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作者单位:(沧州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产教应用型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刚柔并济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破次元
融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