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保罗·奥斯特《玻璃之城》中的不确定性

2020-03-23 05:56彭莉
青年文学家 2020年5期
关键词:奥斯特后现代主义保罗

彭莉

摘  要:保罗·奥斯特作为20世纪80年代著名的后现代主义小说作家,其作品明显地流露出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特征——不确定性。《玻璃之城》是其代表作《纽约三部曲》中的一部,小说扑朔迷离的剧情,混杂的人物代称,毫无意义的结尾等无不引人入胜。文章探讨后现代主义作品中的不确定性,从人物形象、语言、情节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述,旨在帮助了解和研究保罗·奥斯特,也为研究后现代主义的作品提供借鉴。

关键词:保罗·奥斯特;玻璃之城;后现代主义;不确定性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5--01

一、人物的不确定性

英国后现代主义论家戴维·洛奇(David Lodge)在他的《现代主义、反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一书中曾经指出,后现代主义抵制阅读,“因为它不想落入某种易于辨认的模式或节奏,于是便在阅读程序上效法了世界对于解释的抵制”。本着这种观点,回头去看保罗·奥斯特对《玻璃之城》的叙述展开,一开始,保罗·奥斯特在前几章描述出了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主人公奎因本是一个作家,兼有笔名“威廉·威尔逊”,因为对一个电话的委托任务感兴趣,又冒充自己是侦探“保罗·奥斯特”先生,冒名顶替要去拜访委托者的时候,他又说“压根没想到要赴约这回事,连这个说法,他的约会,都让他觉得怪怪的,这不是他的约会,而是保罗·奥斯特的,他根本不知道那个人是谁。”而读者已经知道的就是,保罗·奥斯特是这篇小说作者的名字。此外,小说中的受害者彼得·斯蒂尔曼,他的父亲同他的名字一模一样,都叫彼得·斯蒂尔曼,而奎因也提到过说自己死去的儿子也叫彼得。这些有意无意的重合与交叉,模糊了人的身份定义,让小说变得扑朔迷离。

人物身份的流动性、虚拟人物与现实人物的交叉重叠,所有的这些关于人物的特征都表现出了作者通过描写打乱传统小说的叙事结构,模糊读者记忆,复杂理解程序的目的,这种模糊、难以辨认的模式或节奏正是后现代主义的独特特征。

二、语言的不确定性

人物语言的不确定性在《玻璃之城》中也有所体现:

“请,不要提问,”这个年轻人终于开口说话了,“要。不要。谢谢你。”他停顿片刻:“我是彼得·斯蒂尔曼。这是我自愿说的。是的。那不是我的真实姓名……”

“卡啦卡啦,在下下钻出碎屑。噼噼啪,噼噼啪,一塌糊涂,木木的声音……”

“后来,后来,后来。他们这样说。彼得的脑子已经好不了了。再也好不了了。不,不,不,他们说……不,不,不”

小说中彼得·斯蒂尔曼反复的强调自己的名字是彼得·斯蒂尔曼,但他又反复的否认自己的话,说自己不是彼得·斯蒂尔曼,“要,不要”,“有,没有”,“会,不会”,类似此类的语言描写时不时地出现在语言描写中,语句语言前后矛盾。文章中语言还包含了大量的拟声词,和一些不知所云、难以理解、毫无意义的语言描写。还有语言的重复性,主人公在说话时总会重复“后来,后来……好不了了,好不了了”。但彼得·斯蒂尔曼好像又是正常的,他仿佛可以观察到奎因细腻的情感变化“请原谅我,奥斯特先生,我看得出我让你感到悲伤了。”这些语言的自相矛盾表现出一切都在不定之中,这种似是而非,或此或彼的人物语言塑造出了一个模糊的人物形象,是任何想确定准确意义的企图落空,读者把它理解成什么,它就是什么。

三、情节的不确定性

洛奇曾经指出:“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和反现代主义在新的语境中达到新的综合产生的‘另一种艺术。”保罗·奥斯特创作的《玻璃之城》好像一座迷宫,层层叠叠的模糊定义和一些看似无意义实际有深意的描写与文本的插入,构成了复杂而难辨的故事情节。事情是从一个打错的电话开始的,從奎因接受委托开始,读者都会以为这就是一个充满悬疑的侦探小说,随着剧情的发展,彼得·斯蒂尔曼的爸爸变成了嫌疑人,这位德高望重的教授真的把自己的儿子关在房间里并拿他做实验吗?奎因对此进行了怀疑,并以“狼孩”和“鲁滨逊·克鲁索”的原型举例。然而在追索的过程中,作者又对奎因看的书展开了描写,详细的描述了《伊甸园与巴比塔》……诸如此类的充满疑点的描写似乎对案情的发展有所帮助。在常规的侦探小说中,虽然线索毫无关联,案件迷雾重重,但聪明的侦探家总会表现出过人的才智,一点点的剖析线索并抓捕疑犯。然而《玻璃之城》不是,它是反典型、反传统的,它想表达出的就只是主体的无意义,追寻的无意义,文章情节发展到最后,奎因追击所谓的嫌疑人到车站,但他却发现自己丢失了目标,人群中每个人的面孔都变成了彼得斯蒂尔曼,他已经变成了城市的一部分,变成了一个没有意义的符号,而追寻,也失去了意义。

四、结语

伊哈布·哈桑对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作了专门的解释,他认为,这是由下面这些各不相同的概念所共同勾画出来的一个范畴:模糊性、间断性、异端、多元性、散漫性、变形、反创造、分解、差异、消解定义、非神话化、零散化、反正统化、反讽、断裂等等。这是一种对一切秩序和构成的消解,它永远处在一种动荡的否定和怀疑之中,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自我毁灭的冲动。保罗·奥斯特的《玻璃之城》就是在描写中通过人物形象、语言、情节等的不确定性来展开描述和体现这种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其复杂而难辨的文笔就是对解释的抵制,一种对定义得模糊。

参考文献:

[1]陈世丹,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详解[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2]李金云,保罗·奥斯特小说研究[D]. 武汉大学,2016.

[3]李德恩,后现代主义文学导读[M].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

[4]尹星,保罗·奥斯特的《玻璃城》:后现代城市的经验[J]. 当代外国文学,2016.

猜你喜欢
奥斯特后现代主义保罗
浅谈奥斯特电流磁效应的哲学价值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保罗·艾伦绝不只是微软的联合创始人
纪念与致敬 CP3 XI 克里斯·保罗 CHRIS PAUL
后现代主义的幻想
不要打扰贫穷
论保罗奥斯特《玻璃城》中的纽约人与纽约意象
浅谈后现代主义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后现代的自我身份——析保罗·奥斯特的《玻璃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