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协同育人研究

2020-03-24 08:46李建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双一流思想政治教育

李建

摘 要:完善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不仅是高校“双一流”构建工作的内在需求,更是提升高校思政教学质量,推动高校思政教学发展的保障。现阶段,我国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依旧存在顶层设计不完善、教师职责落实困难、思政教育适应性差等问题,需要制定以“双一流”构建为主,推进思政教育质量提升的有效方案,切实破解高校协同育人难题,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推动高校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双一流”;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20)03-0091-03

引言

“双一流”是我国教育在新时期语境下的主要发展战略,主要目标是建立实力和数量能够位居世界前列的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促使我国成为教育强国。2018年我国教育部下发的《思政教育提升纲要》,明确指出要将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政工作纳入“双一流”构建、高校巡视、教学评估的范畴中,以此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整体质量。为此,在高校“双一流”构建中增强学生思政素养,增强协同育人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成为现阶段我国高校思政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思政教育在“双一流”构建中的逻辑定位

(一)思政教育质量是“双一流”构建的基本前提

根据构建理论,“双一流”构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始终坚持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学生潜在机能,为“双一流”构建工作提供助力[1]。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曾指出,国家做出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建设的决策,其根本目的是有效提升我国教育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因此,我国高校实施“双一流”构建战略,主要是依据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的基本布局进行高校的建设,以期支持和引导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院校科学定位,构建特色,差异化发展。从国家战略目标角度分析,高校通过“双一流”构建探索教育强国的基本发展路径,努力解决高校“为谁培养、如何培养、怎样培养,以及如何办学、办怎样的学”的根本问题。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对卓越人才和学科知识的渴求相较以往都更加強烈,急需通过“双一流”构建战略,提升高校为社会服务的能力,而这取决于“双一流”是否以院校思政教育为前提。

(二)学生思政素养是“双一流”建设的内容

党中央指出要办好高等院校,办出一流大学,需要牢记全方位提升人才培育能力的核心点,并据此发展高校其他事务性工作。而从高校人才培育的结构来分析,人才培育既包括院校专业层面上“培育出具备原创理论能力的学生”,同时也包括高校思政教育层面上,具备可持续发展观念与社会责任感的人才。“双一流”建设应以全方位提升人才培育能力为宗旨,以信念理想教育为关键、以主流价值观为导向,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从此角度出发,提升学生思政素养是“双一流”建设的主要内容。首先在专业培养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具备思想理念的人才,通过院校专业教学体系,提升和丰富学生较高思想层次的学科技能。其次,要主动将“思想育人”融入到学科专业培养的整个过程,以此激发学生追求更高理想的精神动力。

(三)“双一流”构建是思政教育的有效动力

根据相关实证研究可发现,“双一流”构建拥有师资力量雄厚、学科基础高、教学资源充足等优势和特征,为从实质上增强思政教育教学效果提供有效的助力[2]。首先,“双一流”构建能够提供思政教育的驱动力。院校可将思政教育质量与“双一流”构建进行共同部署、统筹安排以及协同推进。其次,“双一流”构建能够有效提升思政教育的协同力,高校思政教育要建立成与国家“双一流”构建相融合的育人体系。除此之外,高校能够获取“双一流”建设对加强思政教育所形成的可推广、可转换的经验,能够有效为其他高等院校发展思政教育体系提供示范。

二、基于“双一流”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顶层设计缺失完善性

从政府的角度出发,现有的与“双一流”建设有关的文件,虽然对加强思政工作,提升学生思政素养有显著的要求,然而相对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教学方式革新,科研成果与科研工作等层面的规定来讲,此类要求相对抽象和简单。而从院校角度出发,大部分院校将“双一流”建设的重点置于我国有关“双一流”的规定中,并未将与提高高校思政教育效率的规定和政策进行一同设计。尤其在工作重点方面,我国高校主要以政策为导向,缺乏充足的主观性与自主性,相关的教学决策的制定与教学方法的推广,都严格地遵循政策规定,不能出现一丝偏差。然而相关政策文件只能起到指导性作用,其仅仅是为高校的建设工作指明方向,而非对具体工作环境形成制约与规范。因此,造成“双一流”构建过程中,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乏力,各项行政工作沦为形式。

(二)学科建设缺乏全面性

现阶段我国“双一流”构建工作在借鉴发达国家的学科建设理论的过程中,极易出现认知片面性的问题,以至于阻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全面融入。首先,轻理论引导重学术评价的倾向,造成教师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忽视,往往将思政工作作为辅助课程,缺乏深入的探究以及论证。其次,轻素质培养重技能培育的倾向导致个别学生对高校思政教育产生错误的观念,轻视思政教学理论及相关实践活动。最后,轻中国化教育重国际化教育的倾向,造成学生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其中个别专业和院校过于重视西方化、国际化的教育模式,导致部分学生不断追求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甚至形成错误的人生观。

(三)思政教育适应性不足

高校现有的思政教育体系在衔接“双一流”构建的需求时,存在较多的不适应性问题。主要表现为:首先,自主关注人才培育中高校学生行为和思想变化的程度不足。在人才培养体系的驱使下,高校教师不断变革教学方式,调整学生学习状态,并间接地促使高校学生的心理压力、就业取向、精神面貌以及学习动力发生着转变。然而从现有的实践工作和理论研究来分析,思政教育对上述变化的重视程度不足,表现为思政教育落后于高校的“双一流”构建工作。其次,积极服务人才培养的认识和能力不够。我国高校现有的“双一流”构建机制和思政教育机制相对分离,使得思政教育难以与“双一流”构建的资源实现有效共享,造成思政教育难以进入“双一流”构建工作的核心中。最后,思政教育与专业建设渗透创新的能力不足。部分学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思政教育的作用不明确、不突出,造成高校思政教育渗透专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足,致使思政教育服务人才培育的评价标准、方式方法、具体内容等层面缺乏有效性。

(四)师资的职责难以落实

现阶段在“双一流”构建过程中普遍存在思政教师参与思政教育不充分、不均衡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师资队伍的思政教育职责落实困难的问题。首先,高校部分教师对参与思政教育的理念错误。教学科研工作的繁重以及评价机制和主观认识的片面性,致使教师参与思政教育的意愿不强烈。其次,教师参与思政教育的教学能力有限,我国大部分教师普遍由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担任,他们缺乏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和思政教学经验,加之高校培训力度不足,导致教师难以承担思政教育工作,甚至出现错误的观念和不恰当的言行,影响着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树立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培养。最后,激励保障不足。部分高等院校仅仅以职称评定、工作考核为杠杆,要求高校教师群体进入思政教育领域,不仅加重教师的思想负担,更影响着教师的心理健康,限制着高校师资教学工作的发展与“双一流”构建战略的全面实施。此外,高校对思政教学与“双一流”建設的关联性、内在特征以及教育目标宣传不足,部分教师难以深入理清思政教育对“双一流”构建的作用,导致教师在事务性工作中存在轻视思政教育的问题。

三、基于“双一流”的思政教育协同育人路径

(一)增强教育育人意识

要有效提升思政教育质量,需要将高校人才培养实践与政府相关规定相融合,构建出可操作的、具体的战略实施方案。首先,始终坚持以教育育人为导向,以价值观为引领,全方位统筹育人力量和教育资源,在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路径设计和目标制定中,不断突出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与价值理念、理想信念以及道德观念等方面的高度融合,以此促使“双一流”构建的育人标准更加具体。其次,始终坚持以学生和教师为中心,聚焦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与思想特点,加强“双一流”构建全程育人的体系设计,促使高校协同育人的策略更加清晰。最后,始终落实协同联动,推进优势互补。合理设计思政育人的软性指标,努力让软性指标转变为硬性约束,并以思想育人的科学安排来增强专业建设中教师和学生的获得感,以此使院校学科建设不仅满足教师发展要求,更满足学生成长需求。此外,高校可通过座谈会或思想政治报告的形式,详细介绍思政教育工作与“双一流”建设的内在联系,提高教师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增强教育育人的意识,发展高校教学资源,促进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进程。

(二)彰显思政工作重点

高校应围绕师资建设重点,着力解决教师参与协同育人的难题,促使教师队伍转变为推进高校思政教育的主体力量。首先,落实协同育人的责任。高校应通过构建教师参与的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及课程育人的责任体系,逐步明确协同育人的义务和权利,促使教师明确如何育人,怎样育人,以此发挥教师在思政教育协同育人中的积极作用。其次,转变评价方式。高校应将协同育人的具体要求渗透到教师的科研评价和职称评价体系中,尤其是要将育人功能和思政表现作为高校教师评价的主要标准,以此使教师的教学工作在效果评价、过程管理、任务设定等层面可以进行量化考核。此外,也可与学术评价、教学评价以及其他相关评价体系相结合,全方位地提升教师参与协同育人的积极性。再次,构建保障机制。高校通过创造条件、提高人事待遇、提供工作条件等政策,能够有效优化协同育人的机制和环境,并以此鼓励教师在高校协同育人机制中发挥效用。最后,加强教学培训。高校通过体验教学、现场观摩、典型示范、讨论交流以及集中学习等方式,增强教师在协同育人体系中的教学能力,逐渐形成良好的教育育人体系。

(三)完善教育育人体系

首先,制定思政教育目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心理感受为依据,努力探索,不断创新,构建符合学生心理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其次,明确思政教育的内容机制。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应构建具有中国元素、中国风格以及中国气派的马克思理论传播体系,同时也需要构建以文化自信为宗旨的党情、国情、世情的教学机制。再次,建立符合思政教育发展特征的管理模式。高校需要构建以学科为单元的管理模式和资源分配体系,以此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特点、不同学科的学生需求。然后,创新思政教育教学方法机制,思政教育应满足网络学习、在线学习、移动学习等需求,努力创新自身的方法和方式,开拓大数据、新媒体、多媒体等信息平台、资源、技术等的优势,提升思政教学的决策力、创造力、引导力和吸引力。最后,思政教育应构建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双一流”构建下的人才培养体系使得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造成更多的心理和思想问题,需要教师在师资队伍的构建中同步和统筹专业化教育队伍,以此为高校学生提供有效、个性、及时的教学服务。此外,在专业建设中,思政教师应努力将思政教学内容与理论渗透到相关专业的实训教学活动过程中,以期促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四)构建协同育人模式

高校应在基于“双一流”建设中,将协同育人带入新的发展常态,促使学生和教师形成常态化的、紧密的协同育人体系[3]。首先,构建课程育人体系。以课程教学为平台,在思政课程活动中融入时政元素,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网络平台搭建、加强课程建设等方式激发高校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并运用体验式、研讨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觉自律与自主学习意识。其次,构建科研育人体系。以学生或教师的科研项目作为教学平台,努力发挥教师在科研创新活动中的指导作用。再次,构建实践育人体系。高校应以社会实践、教学实践以及创新创业活动为载体,鼓励教师参与到诸多实践活动中,或通过制度手段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成果转化活动中,不仅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增强专业实践能力,更可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责任感。最后,构建团组织育人体系。高校应以社团活动、党团组织、学生班级为载体,倡导教师通过指导教师或班主任的形式,参与到学生的组织构建过程中,从而有效发挥高校组织育人的效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化建设。此外,无论在科研育人体系、课程育人体系,还是团组织育人体系中,高校均应利用课程思政的理论将有关思政教学的内容与理论渗透到各育人体系中,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唯物史观以及辩证法,看待并解决教学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结束语

“双一流”构建工作是我国高校承载的时代使命与历史任务,是高校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及重要机遇。在构建“双一流”的过程中,高校应结合思政教学的重要性,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并从教学理念、教学意识、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上,努力为我国构建一流学科和一流高校,发展成为位居世界前列的教育强国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史向军,夏玉汉.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几个维度[J].思想理论教育,2017(12):21—25.

[2]任娜.论高校党建与“双一流”建设的协同共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0):84—85+88.

[3]许爱凤.“双一流”建设下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分析——以湖北师范大学为例[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8(6):110—114.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双一流思想政治教育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