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析

2020-03-24 22:20吴晓芹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4期
关键词:内化思政价值观

吴晓芹

[摘           要]  高校思政课是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教育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在更新理念,要树立守正创新和“师导生学”的理念。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在创新实践,要创新线上教学、线下教学、线上线下实践教学,构建高校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模式,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关    键   词]  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4-0010-02

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迫切需要创新实践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路径。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守正与创新的实践探索,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效性和和实效性。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是在基于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个性化学习变革中实践形成的教学模式,线上教学主要是指通过网络平台实施的教学活动,线下教学主要是以课堂为主阵地师生面对面进行互动的课堂教学。把思政课堂的优势和互联网学习方式的优势结合起来,将课堂教学与新媒体技术进行融合,教师可以拓宽课堂空间,实施精准教学,学生可以实现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有利于提升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促进学生自我生成新空间。这样既发挥了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导作用,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及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觉吸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主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在更新理念

(一)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树立守正创新的理念

新媒体技术的更新发展对高校思政课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载体、方法及效果等方面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但也使主流价值观念受到冲击,给高校思政课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体权威性和教育模式带来了挑战。高校思政课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时俱进,随着互联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智能终端访问互联网。作为数字“原住民”的 “95后”“00后”,他们追求多样,强调个性、自我、设计感,并勇于表达,注重真实世界和现实体验,是新媒体技术使用最广泛、最活跃的群体。新媒体在技术支撑下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基础出现,已经全方位地渗透并融入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模式和生活习惯,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型与改变产生重要影响。在如今“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课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需改变,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好高校思政课堂主阵地的优势,要运用好各种新媒体技术及网络平台,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媒介形成“思政课堂+互联网平台+多媒体技术”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探索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模式,努力发挥课堂“主战场”的优势和网络平台“主播地”的作用,使线上线下教学成为高校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的“加速器”和创新发展的“助力器”。

(二)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树立“师导生学”的理念

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师始终是引导者,要引导学生有效学习,要结合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内容,建设使用精品课程资源库,充分运用大数据、移动终端、云计算等现代信息化技术进行线上网络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手机、微信、QQ、电脑等媒体工具主动进行线上学习。线下课堂,教师要设计好课堂教学,扮演导演、编剧的角色,引导学生学习,有重点地进行面对面解惑讲解,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课堂实践项目,如演讲比赛、诗歌朗诵、微电影制作、道德小品表演、情景剧等引导学生全情投入学习,重点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将课堂教学与互联网线上教学有机结合,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创新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线上线下教师扮演导演角色,实现线上线下学生全程主动参与学习,作为学习的主体,转变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搭建起立体多维的学习空间,实现多维度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目的,对培养和造就政治坚定、品德高尚、学识厚实、人格健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在创新实践

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要实践创新,重点推进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体系、运行机制、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创新。

(一)创新线上教育:丰富并利用线上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亟需改革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对传统教学产生了疲倦感,因此,要想提升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就必须将新媒体技术运用到教学中。首先教师必须要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各种新媒体技术、智能化技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多尝试使用新媒体技术,熟练掌握各种新媒体的运用方法,在使用中不断提高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努力成为运用各种新媒体的行家,打造清朗网络空间,传播社会正能量,以主流价值观引领学生。建立完善的线上网络教育体系:(1)教师应该合理利用网络的新闻资料,提高自身的识别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意识形态;(2)建立自己的主流网络平台,定期对系统和发布信息进行维护,引导学生远离有害信息;(3)加强对思政课程资源库的建设,促进新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打造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上平台。要充分运用多种教育载体,可以借助微信、微博等各種学生乐于接受的快捷平台。

高校思政课线上资源内容的选择要紧紧围绕高校思政课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大纲和每节课的学习目标。教师要不受教材限制,将阅读最新热点信息、讲国内外形势、分享新闻等引入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上的趣味理解、生活案例、人生百态、道德事件、法律问题、经济现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将抽象的理论与社会现象、历史史料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高校思政课线上资源还可以添加新闻图片、热点新闻链接、影音资源等,并鼓励学生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选择上传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听取学生对网络学习平台的使用感受,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氛围。

(二)創新线下教学:创新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创新课堂一定要将课堂、新媒体技术及学生三者的特点结合起来,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该主动应变求变,做好学生的向导,引导学生在线上线下主动切换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通过让学生制作视频、分享新闻资讯、编制课件等方式参与到课堂中,以实现网络、课堂与学生的有效结合,激发和培育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例如,雨课堂网络平台、对分易等网络学习平台包含资源、讨论、活动、消息、通知等多个模块。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蓝墨云班课、学习通等网络学习平台组建各个班级的教学平台,通过图片、网页链接、资源库的形式上传学习资源;通过成员签到、心意卡片、小组方案的运用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通过小组任务、投票问卷、头脑风暴、答疑讨论、测试等课堂活动的设计与开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消息功能的运用关注学生学习动态和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对话。教学环节安排合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高校思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组织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进行集中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交流、探讨达到既定的认知目标,强化态度价值观目标和运用目标。只有学生配合教师的工作,在课堂中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教学目标才可能实现。因此,线下教学环节的设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习目标,以学生参与度及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为落脚点。(1)创设情境,实时导入。通过人物视频故事、历史文化和话题导入等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快速进入状态。(2)出示目标、明确任务。明确告知学生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目标建议采取何种学习方法。(3)学案导学、自主学习。给出一定时间要求学生回顾线上资源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教师采取小组交流、一对一交流等方式收集学生反馈信息。(4)成果展示,教师点拨。学生在展示成果环节,对自己小组未解决的问题求助其他小组,在学生展示、探究之后,教师重点点拨应注意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问题及全班经过努力仍未解决的疑难问题。(5)检测反馈,集体反思。用十多分钟的时间进行课程检测,做到独立检测。检测之后,小组互改,组组互改与教师挑改相结合的原则,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实现内化的目的。

三、创新实践教学,创新线上线下实践教学丰富学生的亲身体验

高校思政课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引导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在实践中感悟,在活动中育人。教师引导学生在网络平台学习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在网上开展系列活动,让学生就社会争议事件在平台上发布自己的见解,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在讨论参与中悟透所学理论,实现网络与课堂教育结合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媒介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景点进行社会调研。学生可以通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制作电影、编曲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想。通过网络和实践的结合,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相结合,拓展思政课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的渠道,实现网络、课堂与实践的有效融合,促进高校线上线下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线上线下活动,建立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学生考评体系,以考评促学,以考评促行,切实落实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任务,注重过程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及时评价学生线上线下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学知行的统一。

总之,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适合移动互联网时代学生认识规律的一种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提高高校思政课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1):85-93.

[2]沈丽贤.浅析线上线下(O2O)混合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轻工科技,2016(6).

编辑 赵瑞峰

猜你喜欢
内化思政价值观
读悟化展:小古文浪漫教学四重奏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我的价值观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