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的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思路探索

2020-03-24 10:57敬国东刘晓莉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4期
关键词:导向成果课程体系

敬国东 刘晓莉

[摘           要]  课程体系改革一直是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先进的教育理论能有效促进课程体系改革顺利实施。在研究成果导向教育结构模型和思想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實际情况,提出了服务学生、成果导向、反向设计和诊断改进的基于成果导向的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思路,以期对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帮助和参考。

[关    键   词]  成果导向;课程体系;学习成果;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4-0020-02

一、引言

随着国家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质量的提升,并明确提出了“推动教育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为了适应教育发展新形势,很多高职院校也从追求外延扩张转变为注重内涵发展,并将教学质量作为决定院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1]构建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是确保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传统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学科体系为基准,导致很多高校的课程设置不合理,不符合社会需求,课程之间逻辑不够明晰,知识重叠。成果导向教育以学生为中心,聚焦学习成果,反向设计课程体系,非常重视教育质量,是课程体系建设重要的理论基础,能够指导高职院校高效率构建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对提高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效率和质量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理论基础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是现在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重要理念之一,最早由美国学者斯派蒂(Spady)在1981年提出。成果导向教育的核心理念强调以学习成果来引导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教学设计和实施教学过程,并以学生在毕业时是否达到学习成果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标准来衡量教育是否成功。

成果导向教育的主要内容可以用“12345”来概括,即“一个范例、两个目的、三个前提、四个原则、五个要点”。[2]一个范例就是“学生学习成果”的教育范式,关注的是学生学习了什么,保证学生要学有所获,达到学习成果的要求。两个目的则强调教育要确保学生毕业时具备获得成功所必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目的,同时强调学校的一切工作和资源都应该以帮助学生最大程度获得学习成果为目的;三个前提则认为所有的学生都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取得成功,已有的成功能帮助学生取得更大的成功,认为学校的教育条件会影响和促进学生成功学习。有效实施成果导向教育的四个原则分别是清楚聚焦、扩大机会、提高期望和反向设计。清楚聚焦的原则就是要求课程体系设计、教学过程实施以及学生的学习目标都必须以保证学生毕业时达到预设的学习成果为焦点;扩大机会的原则要求教学要因材施教,调动一切教育资源给学生创造实现学习成果的机会;提高期望的原则要求教学设计的学习期望要高于鼓励学生实现更加成功的学习;反向设计原则要求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要以毕业时最终学习成果为起点来反推进行。成果导向教育的五个实施要点分别是确定学习成果、构建课程体系、开展教学活动、记录学习结果、决定学习进度。学习成果是成果导向教育的初心和宗旨,也是检验教育效果的标准,要开展成果导向教育就必须先确定科学合理的学习成果;学习成果的达成要以课程体系为载体,将学习成果的各项技能、知识点和综合素质要求分解到课程体系中的具体课程的各个知识点中,构建完整有序的课程体系是成果导向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学活动是将课程体系中各个知识点内化为学生自身知识体系、形成熟练的操作技能、提升综合素质的转化过程,从而逐步引导学生达成学习效果;及时记录和评价学习成果可以全程检验教育活动对学习成果形成的有效度,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以确保教育教学活动始终聚焦于学习成果,保证学习成果最终实现;学习进度是控制学习节奏和阶梯的重要依据,合理的学习进度能保证教育教学活动有序开展,促使学生循序渐进地达成学习成果目标。

三、改革思路

(一)服务学生是目的

学生是学校为社会培养的未来人才,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胜任社会工作岗位的技能并在工作中获得成功必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此,必须转变传统的学校和教师为主体的办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导,学校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提供一切必要资源。课程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课程体系建设也必须以服务学生为主要目的,要充分调研学生的学习内容需求和学习方法需求,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来确定给学生教什么,进而确定课程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方法需求确定如何教,进而确定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3]还要根据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岗位的成长需要,安排有一定深度的课程体系,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让学生成长为社会岗位需要的合格人才。打破原有的以学科体系为模板构建课程体系的传统思路,转而构建以学生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为依据,兼顾学科基础和学生个性,以知识点和技能点为框架的灵活的课程体系,以落实学习成果的各项指标,确保课程体系能有效促进学习成果的达成。

(二)成果导向是关键

传统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学科为导向,根据学科体系来确定专业的课程体系,注重专业知识的整体性,往往导致专业开设的课程非常繁多。同时由于学科知识体系变化经常滞后于社会需求,结果是学生辛辛苦苦在学校学习了几年之后,到了工作岗位却发现学习的内容无法胜任岗位要求,造成学校所学与社会所需严重脱节。OBE将成果导向作为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原则,课程体系规划始终聚焦于学习成果,依据学习成果来构建课程体系,确保课程内容就是为了让学生达到学习成果的要求,真正实现按需学习和学以致用。[4]OBE的“学习成果”不同于传统教育中的一门课程学习结束后的成绩或分数,而是指学生在完成大学整个学习过程后为适应社会岗位需要的学科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多方面、系列化的全面要求。学习成果既是成果导向教育起点,也是成果导向教育的终点,更是成果导向的重要依据,必然是课程体系构建从始至终的聚焦点,是改革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突破口。以成果导向改革课体系,就能让学习成果的导向作用贯穿课程体系构建的各个环节,并最终体现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各个内容之中,使课程体系成为学习成果的具体载体。

四、反向设计是方法

基于成果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就不能再采用传统的按学科、专业、课程的流程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的方法了,这是一种正向设计方法,构建的课程体系大而全,比较适合研究性质学生的培养[5]。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其定位是培养应用技能性的社会工作者,其从事的社会工作岗位对其能力要求既是社会的需求,也是学生自身学习的需求,从这些需求出发,就可提炼出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学习成果,再根据学习成果搭建课程体系、设计课程内容,完成课程体系建设。这种基于成果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过程是一种反向设计的方法,从学习成果出发开始,而且整个过程始终聚焦于学习成果在课程体系中的具体实现有效性为推进课程体系建设标准。只有采用这种反向设计的方法,才能确保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真正符合社会岗位技能要求和学生自身发展需求,课程教学才能为学生达到学习成果服务。

五、诊断改进是常态

现代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分工愈加深入细化,工作岗位更新升级日益频繁,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社会工作岗位的变化必然会对学生的毕业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学生的毕业能力实质上就是学生大学学习的成果,即学习成果会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基于成果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始终清楚地聚焦于学习成果,因此,基于成果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也必然是一个持续诊断和改进的过程[6]。而且这种诊断与改进是学校自发的自我提升行为,学校要坚持围绕预设学习成果来动态地检查课程体系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能否有效地为学生达成学习成果服务,对于发现的不利于学生达成学习成果的因素要及时预警并限期改进,删除不符合要求的课程教学单元或不必要的课程,引入能帮助学生达到学习成果的课程或教学单元,从而实现课程体系的动态诊断、改进和更新,确保课程体系能始终与学习成果相互适应,充分满足社会和学生的实际需要。

课程体系改革是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科学的课程体系改革必然是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来构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从社会需求和毕业要求为切入点,采用反向设计的方法构建课程体系,并在课程教学实践中根据课程对学习成果的有效性持续诊断和改进课程体系,使得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始终聚焦学生学习成果。由此构建的课程体系是非常适合高职教育现实需求的,并能确保高职院校的教育紧跟社会需求,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袁洪志.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实务[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167-170.

[2]王晓典,田文君,陈桂香,等.成果导向教育的理论内涵及对高职教育改革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8):26-31.

[3]李蓉,周维柏.成果导向教育模式下以应用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J].计算机时代,2019(12):98-101.

[4]杨旭志,廖中文.基于成果導向的高职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汽车实用技术,2019(20):202-204.

[5]奚海燕,梅梅.基于OBE理念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J].经济师,2019(8):187-188.

[6]卢艳,郑孝怡,黄云龙.基于成果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山东工业技术,2019(11):202-203.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导向成果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验收成果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劳动成果评比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
犬只导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