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育人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践行路径探究

2020-03-24 22:20曾贞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4期
关键词:协同思政育人

曾贞

[摘           要]  课程思政是使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重要举措。总结和归纳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尝试探析协同理论对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意义,并在协同育人视域下提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可践行的有效路径。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路径;协同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4-0028-02

2016年12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两个重要会议上反复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等重要观点,为高职院校深入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各门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中践行课程思政,是这项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近年来,课程思政建设在高职院校的实施中取得了积极的实践,但仍旧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有待管理者和研究者在理论和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一、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教师协同意识不够明显

在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和通识课程、专业课程的教师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且日常教学事务繁忙,真正能够做到常态化交流、教研、协作教学的时候其实并不多,客观上导致教师自身协同意识不够。在主观上,由于专业领域各不相同,教師对课程思政理念的认识也各有深浅,这种情况也影响着教师对是否需要开展协作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

(二)工作保障制度不够完善

当前高职院校对如何完善教师培训制度以鼓励教师在教学科研工作中体现课程思政的理念,如何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以强化教学方案设计和教学改革,如何完善科研与服务制度,以引领教师实现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相得益彰等诸多方面都还存在不少的提升空间。

(三)协同育人平台不够丰富

高职院校各类课程校内外实践教学的开展广泛拓展了教学的空间限制,基于“互联网+”时代的课程教学已经从有限的课堂场景向无限的虚拟时空延展,意味着课程思政的育人平台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当前仍有一些管理者和教师对这些转变关注不够,仍将课程思政局限在教室课堂这样一个物理场域,而缺乏对线上线下教学平台、课内课外教学平台等诸多课程思政平台的协同效应的足够重视,难免导致课程思政成效不尽如预期。

二、协同理论及其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意义

协同理论(synergetic)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是在多学科研究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根据协同理论,客观世界存在各种各样的系统,尽管这些系统的属性不同,但在整个环境中,它们存在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协同理论主要研究的是一个系统如何通过自己的内部协同作用,从无序到实现有序转变的规律和特征。作为一种跨界的理论,协同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从协同理论的角度反观当前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有以下三点优势。

(一)提供进行顶层设计的全局性视角

课程思政是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从协同理论的视角,把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工作视为一个系统,管理者和教育者得以对其进行全面的要素分析,充分考量课程思政工作的目标、主体、内容、形式、载体、方法、机制等各种有关要素的功能和配置怎样可以在系统(即学校)内部得到优化组合、协调一致,从而进行整体的工作设计。

(二)提供探索路径创新的方法论指导

安德鲁·坎贝尔等(2000)认为,协同是发挥资源最大效能的一种方法。使一个系统的整体效益大于各个独立组成部分总和的效应,被称为协同效应。协同理论及协同效应的应用,有助于使高职院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工作时,更为重视将协作、融合作为手段,关注教师、教材、教法的综合改革,关注课程思政载体、平台和工作机制的建设,从内涵建设的角度探索课程思政的创新路径。

(三)提供推动工作改进的诊断性思路

根据协同理论,非平衡系统内部能够从无序状态变为具有一定结构的有序状态,或者从有序状态转变为新的有序状态,并通过各种形式的信息反馈和强化这种结果。在开展课程思政的过程中,管理者和教师都需要加强各种形式的信息反馈,从而持续地进行诊断和改进,才能有助于达到预期成效并不断使之优化完善。

三、基于协同理论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践行路径

(一)加强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角度对某项任务或者某个项目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统筹规划,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根据协同理论,意味着高职院校管理者将课程思政工作视为一个系统,在进行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时,需从时代背景出发,以打破思政教育“孤岛”效应,实现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自上而下地统筹考虑课程思政的主体、对象、内容、载体、举措、环境、资源等诸多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这些要素之间产生的关联、匹配与有机衔接怎样能够发挥合力,产生协同效应,从而站在战略的高度,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提出一套包含明确的目标与任务、组织机构、具体举措、工作步骤、经费和制度保障等可操作的整体性方案设计。

(二)关照课程思政的制度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增强制度意识,善于在制度的轨道上推进各项事业。”完善、健全的制度体系是课程思政有序推进的重要保障。高職院校管理层需要重视以制度设计服务课程思政。例如,建立三全育人工作制度,强化各类课程、各类教师、各个工作环节之间的协同互动关联;完善教材开发制度,突出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价值取向,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教材内容体系;完善师资培训制度,加强对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师的培训力度,引导和鼓励他们在课程教学中做到育人为本;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教学标准、推进“三教”改革,通过组织开展课程思政主题示范课、研讨课、教学竞赛、说课比赛等活动,达到典型示范引领的作用,带动整体水平提高;建设质量评价、教学监控和保障的制度,通过阶段性检查、诊断和评估,不断推动课程思政质量的螺旋式上升,最终以完善的制度设计推动构建课程思政的育人大格局。

(三)建立课程思政的协同机制

机制是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其各个要素的合理匹配、各类资源的整合应用,都需要有协同的机制才能实现最大效能。

1.树立三全育人的教学理念

明确高职学校全体教师立德树人的职责要求,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法三个层面进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改革,通过整体规划、统筹建设、重点突破,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培养工匠精神、文化自信、职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要素细化到各门课程学习目标,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形成协同效应。

2.激活协同育人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通识课程教师和专业课程教师需要加强与思政理论课教师的交流、研讨和互动,主动获得课程思政方面的理论指导。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培训、教研、讲座、访谈、结对等形式,广泛引入社会力量参与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工作,引导各类课程教师与来自社会和合作企业的模范人物、专家名师开展学习和交流,不断提升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水平,激活由学校党政领导干部、社会各领域的模范人物、专家名师及各类课程教师组成的课程思政师资队伍。

3.统筹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用

在课程思政实践中,教师需要把握“三教改革”的契机,主动转变教学观念,系统设计各门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积极发掘课堂内外的思政教育元素,持续调整优化教学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的传统文化、社会的正能量引入课程。通过统筹各类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教师得以引导学生参加线上教学活动,实现线下授课、线上自学、课外实践、活动检验等不同教学形式的协同互动,实现学生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素养提升的有机统一。

4.推动教学方法的融合创新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并不意味着在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中生搬硬套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可以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基础之上引入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合作学习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师生研讨、主题辩论、角色模拟、小组陈述等形式,引导学生用辩证的方法看待事物、分析问题,领悟做人处事的基本道理和道德准则,发自内心地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服务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理想信念。

(四)重视课程思政的平台建设

课程思政是高职院校推动各类课程“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主动实践,各种与之相关的教学行为都需要有平台作为依托和支撑。在高职院校,需要注重促进课堂内外联动,把各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作为课程思政的平台,将各门课程的教学与学生的专业实践、社会服务活动相结合,在专业实习实训、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活动中渗透工匠精神、培育家国情怀、坚定大国自信。此外,还需要重视将传统手段和新媒体、新技术手段融合应用到各类课程的教学环节,打通各类课程资源平台与思政理论主题学习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的连接点,充分发挥信息平台对课程思政实践的支撑作用,将价值引领全面渗透在各门课程线上、线下教学过程中,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立德树人的效果,形成课程整体育人的联动效应。

(五)完善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

在践行课程思政的过程中,教育管理者需要加强和完善课程层面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明确工作目标和建设标准,定期收集和梳理课程思政各个环节的反馈信息,从而持续地进行工作诊断和改进。同时,学校应将课程思政的工作效果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强调师德考核,把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法治意识、社会责任等素养与教师的绩效评价挂钩,通过绩效指标向教师传递学校课程思政的要求与导向,引导教师实现观念与行动的双重转变。

课程思政是推动高职院校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关键环节,是使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举措。协同理论为高职院校不断改进和完善课程思政的践行路径和工作机制,使各门课程的学习都成为引导学生既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又塑造人格、涵养情操的过程,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提供了一种有益的理论指导,值得管理者和研究者不断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郑俊玲.高校大思政育人模式分析:兼论专业教师与思政工作者协同育人问题[J].宏观经济管理,2017(S1):157.

[2]肖香龙,朱珠.“大思政”格局下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0):133-135.

[3]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3):64-69.

[4]崔戈.“大思政”格局下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7):138-140.

编辑 冯永霞

猜你喜欢
协同思政育人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京津冀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