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在药物分析课程中的应用

2020-03-24 22:20张婷刘安韬刘喜华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4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药物微课

张婷 刘安韬 刘喜华

[摘           要]  基于文献综述法,从发展的角度,系统地梳理信息化教学在药物分析课程中的应用。药物分析课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课程教学资源,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改革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解决传统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有效增强了教学效果,同时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关    键   词]  药物分析;信息化;综述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4-0103-03

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主要培养学生药品质量检验能力,广泛应用于药品研究、生产、供应和临床中药物质量分析与研究岗位。课程以分析化学、药物化学等方面的知识为基础,课程学习难度较大,由于受学生基础和教学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教学效果不尽理想。近年来,国家将教育信息化上升到了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药物分析课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信息资源,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开发教学资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就药物分析课程信息化教学发展,综述如下。

一、信息技术下教学资源的丰富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教育网络平台的搭建,学生、教师信息化能力的提升,微课资源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知识和拓展资源的手段。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资源及手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而开发的微课资源优势明显,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杨阳[1]等,周漩等[2],张海红[3]等,孙丽君[4]等,孙祥德[5]等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及手段,设计微课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花闻钊[6]在中职药物分析教学中,以微课作为补充,能解决中职药物分析教学中的某些难题,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是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数字化资源进行的教学设计,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整个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7,8]。在理论教学中,张海红等[9]在课程设计中,围绕“药物的结构—性质—鉴别—杂质检查—含量测定”这条主线展开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课程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有效增强了教学效果。梅晓亮等[10]将药物分析知识和质检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分解为药品质量标准查阅、杂质检查、药物全检、制剂分析四大模块,实现了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

随着移动终端的智能化,信息化平台是教学资源发展的下个阶段。潘薛波[11]等利用毕博平台,对药物分析实验内容进行线上预习和线下讨论,完成实验操作,并且拍照记录实验现象,提交电子版实验报告,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实训教学中,闻俊[12]等在药物分析实训课程中,将实验设计交给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评价,解决实验团队合作问题,并进一步自主建设药物分析课程网站,开放教学资源,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微信作为广泛使用的社交软件也发挥教学作用,陈婷[13]等将微信运用于药物分析课程中,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课程教学,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质,达到了课程的教学目标。何建松[14]等采用以微信为环境载体构建药物分析教学新体系,将多媒体教育资源融入传统教学,使教学变得更加灵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吕霞[15]等将Blending Learning教学理念和微课融入药物分析技术课程,充分发挥微课在该课程中的教学补充和延伸作用,解决了学生课堂参与度低等问题,改善了药物分析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信息技术下教学形式的深度改变

(一)翻转课堂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催生了“翻转课堂式”教学,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学生在课外通过视频、音频、电子教材等自主学习知识,教师采用辅助学生促成个性化学习,增强学生和教师互动和个性化沟通。

在理论教学中,毛姗[16]认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增强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对教学的硬件设施、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徐乃玉等[17]设计“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學习效率。吴静[18]通过翻转课堂,制作教学资源,解决了药物分析课后复习困难等问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张玉霖等[19]采用“QQ平台+翻转课堂”模式,充分利用QQ群和QQ空间发布信息和作业,采用PPT汇报和分组讨论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樊浩[20]等构建基于微课的“药物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该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主动学习,增强了药物分析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在实训教学中,王建芬等[21]在药物分析实训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制作课程资源,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与交流,及时对学生进行反馈与评价,改善了教学效果,也为后续课堂教学积累了大量素材。曹玉嫔等[22]针对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上存在的学生积极性不高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的问题,设计翻转课堂,以研究问题为中心,通过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创新能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整合了多种教学方式的模式,倡导将传统教学与数字化教学相结合,利用各自优势提高学习效率,它融合了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罗晓清[23]基于混合式学习模式,分析并设计了药物分析课程,有效克服了课程教学过程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促进了师生交流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李乐等[24]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药物分析教学内容,有效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扩展了学生学习时间和空间,但网络平台的搭建不稳定性限制了课程的应用。张海红等[25]对比了采用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和传统课堂讲授模式的两班学生测验成绩和教学效果的评价,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学生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班,且教学模式评价高。牟丽娜等[26]采用项目化教学法,结合混合式学习环境,通过项目教学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学生知识架构完整性和职业素养。另外,王聪[27]采用B-Learning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药物分析课程,经过教学实践,发现该教学模式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基于蓝墨云平台的混合式教学也被广泛应用,李囡囡[28],王立敏等[29]通过蓝墨云班课,改变传统教学的模式,将学生的线上学习与课堂教师讲授的线下学习有机结合,实现了课堂的延伸,更好地实现知识的传递和吸收内化,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三)MOOC

MOOC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一种新型的网络化学习形式,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授课对象更为广泛。韦林洪等[30]设计药物分析课程慕课教学,对接企业岗位需求,按照岗位工作流程设计教学内容,使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得到了提升。面对网络化、更强大学习自主性的学习方式、课程内容和评价的互认以及互联网资源的共享,郭妍等[31]利用国家精品课程、MOOC课程、网络平台等信息化资源,对本校药物分析课程实施了跨校修读学分的教学模式改革,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潜能。针对实践技能训练仿真操作难点,吴凌凤等[32]在慕课教学中引入虚拟仿真教学,学生可通过在线操作来完成整个实验过程,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率。

三、小结

首先,随着“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药物分析课程设计、课程内容及其展示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延伸。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因材施教成为可能,通过学生学习数据统计分析,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频率和兴趣方向,教师可以通过大数据结果进行个性化引导和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教学效果。

其次,药物分析对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目前信息化教学手段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明显不足,而将仿真模拟教学与线上教学相融合,实现线上的虚拟仿真练习,并进一步实现技术的互通与融合以及资源的共享,完善线上实践教学的不足会成为今后研究的热点之一。

最后,在线课程使学生面对面交流减少,弱化了团队合作能力培养,而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是利用慕课资源开展翻转课堂,补足了纯MOOC所缺失的完整教学体验,融合了实体课堂和线上平台的教学形式。而且徐玥等[33]已经开展了教学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说明SPOC或将成为药物分析课程教学的又一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杨阳,张春华,贾琦.高职院校《药物分析》微课资源的开发探索[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2):157.

[2]周漩,陈晓颖,宋粉云.基于微课的药物分析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基础医学教育,2018,20(5):420-421.

[3]张海红.微课在高职药物分析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15):18-20.

[4]孫丽君,王晓琴,王玉华.微课在药物分析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17,19(11):869-871.

[5]孙祥德,刘巍,刘宇飞.药物分析微课程建设[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9,33(3):300-303.

[6]花闻钊.微课在中职药物分析课教学中的意义[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7(1):112-113.

[7]王欣,杨泽伟.关于职业教育信息化及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4(5):76-78.

[8]刘慧娟.浅谈信息化教学在药物分析课程专科教学模式中的应用[J].名医,2019(4):297.

[9]张海红,刘永飞,郭琦丽.信息化环境下高职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20):96-98.

[10]梅晓亮,张威,鲁正熹.《药物分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及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翻转课堂的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6).

[11]潘薛波,向铮,蔡跃飘.线上学习模式在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2019,47(6):156-157.

[12]闻俊,洪战英,范国荣.药物分析翻转课堂教学实践[J].药学教育,2017,33(5):52-55.

[13]陈婷,施菁,崔勤敏.基于微信的混合式教学在药物分析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浙江医学教育,2015,14(4):13-15.

[14]何建松,宋方茗.基于微信的混合式教学在药物分析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9(5):170-171.

[15]吕霞,苟琼心,刘世君.基于BlendingLearning的药物分析技术微课设计的实践与探索[J].广州化工,2015,43(6):213-215.

[16]毛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药物分析》教学中的应用[J].企业导报,2016(13):137.

[17]徐乃玉,张健,谢洪平.翻转课堂在药物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41):155-156.

[18]吴静.翻转课堂在药物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25):165.

[19]张玉霖,陈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药物分析”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6):82-83.

[20]樊浩,韦国兵,廖夫生.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药学分析”课程教学中的构建探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3):94-95.

[21]王建芬,魏丹丹,马宁.翻转课堂在药物分析实验课程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7):550-552.

[22]曹玉嫔,梁洁.基于翻转课堂在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广州化工,2019,47(20):185-187.

[23]罗晓清.混合式学习在药物分析教学中的应用[J].药学教育,2011,27(5):35-37.

[24]李乐,姚新成,唐辉.混合式教学在高校课堂中的应用:以药物分析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3):59-60.

[25]张海红,陈晓静.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药物分析课程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8):70-71.

[26]牟丽娜,吕霞.混合式学习环境下高职药物分析课程项目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8(4):233.

[27]王聪.基于B-Learning的《药物分析》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智库时代,2019(30).

[28]李囡囡.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课程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7,23(20):137-139.

[29]王立敏,赵林秀,门吉英.基于蓝墨云班课的药物分析教学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8,35(4):57-59.

[30]韦林洪,马武生,张虞婷.基于MOOC的“药物分析”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6(1):84-87.

[31]郭妍,张东蕾,姜珊.药物分析课程跨校修读学分的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6):112-113.

[32]吴凌凤,谢华松,罗宝平.基于慕课的药物分析教学改革初探[J].广东化工,2016,43(15):261.

[33]徐玥,扈本荃,张宇洁.基于翻转课堂的药物分析实验课程建设思考[J].智库时代,2018(24):143-145.

编辑 陈鲜艳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药物微课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警惕药物的致癌性
同时并用几种药物需注意:药物之间有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