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2020-03-24 22:20苏倡汪小华李爱元史海波杨伟群李浩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4期
关键词:制图化工信息化

苏倡 汪小华 李爱元 史海波 杨伟群 李浩

[摘           要]  在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人类社会日益进入信息时代,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互联网+教学”是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主要发展任务。化工制图与识图是高职高专化工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以本门课程为例,介绍了基于利用浙江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和钉钉APP开展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反馈。

[关    键   词]  化工制图与识图;“互联网+教学”;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4-0114-02

近20年来,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互联网+教学”模式必将是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1-3]。在信息化环境中,教育理念、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媒介手段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革[4]。本文以化工制图与识图课程为例,介绍了结合浙江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微课视频和钉钉APP等信息化技术开展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和探索。

在实际生产中,设计图纸是施工、变更和验收的重要依据。因此,在课程教学中除了要学习课程基础知识外,还要注重向学生渗透工程师应有的素养,培养他们的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

一、教学准备

(一)线上软件资源

(1)教师完善浙江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教学资源,包括题库录入和微课视频录制等;(2)建立课程钉钉群,在本课程信息发布开课一个星期内,确保所有学生均已加入钉钉群;(3)教师提前将学生导入平台班级,要求学生提前登录平台,检查账号课程;(4)提前在平台发布课程教学公告。

(二)课程内容设计

化工制图与识图作为一门专业性、技术性、理论性都较强的课程,教材以投影基础、组合体、化工设备装配图、化工工艺图为顺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存在理论知识多、学习难度大、理论与实际工作脱节等问题,学生学习后仍无法解决日后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教材内容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将课程内容进行重新归纳整理,采用项目法教学,将课程整合为制图基本技能、投影基础、化工图样识读、化工图样绘制四个教学模块。

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程

化工制图与识图课程利用浙江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钉钉APP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

(一)课前预习

课前,教师将课上所需视频、课件等资料上传至平台,提前发布章节,布置预习内容。利用钉钉群进行线上通知,根据消息的“已读”“未读”功能,确保将学习任务通知到每位学生。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和阅读材料进行预习,完成预习练习。预习练习是相对简单的选择、填空等客观题,平台自动评阅并公布答案和题目解析,教师在课前即可掌握学生预习效果和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同时,教师在平台上发布一些相关的化工图纸案例作为阅读材料,拓宽学生视野,弥补教材更新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问题。

(二)课上教学

学生根据网络平台课件视频内容的学习情况带着问题来到教室,教师引导分组讨论后,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阐述讨论内容,分析遇到的问题及是否已解决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情况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再归纳总结。课上采取钉钉群匿名投票的方式,以便教师了解学生对于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多媒体教室可将直播教学过程录制下来,课后教师利用Camtasia软件将录制的视频进行剪辑,上传至平台,方便学生课后复习。教师讲解完成后,利用平臺发布课堂小测,学生在给定时间内完成小测,教师可以实时掌握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在讲评测验时,让学生对某一试卷进行讲解,将学生角色互换成教师,实现翻转课堂。

(三)课后复习

课后,教师发布相应章节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学生也可以通过上传的课堂教学视频进行复习。以化工工艺图识图模块为例(图2见文末),教师在教材内容基础上,增加了中和芬顿项目工艺图案例识读,通过阅读中和芬顿项目工艺图,编写工艺图纸文字说明技术文件,使学生将课堂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化工生产项目的工艺图样识读,将课堂所学融会贯通。同时,在教学平台上发布课后习题和思考题以检验学习效果,学生课后如有问题,可以在教学平台讨论区或者钉钉群进行提问,教师进行在线解答,必要时也可以通过钉钉APP的直播功能进行讲解。

三、课后教学反馈

教师通过平台测试结果(图3)、讨论区设置问卷调查、钉钉投票等方式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图3为学生学习第二模块投影基础后进行的课堂测验,从图中可以看出,共有35位学生参加了测验,及格率达91.4%,平均分为84分,54.2%的学生成绩在平均分以上,超过90分的学生占37.1%,说明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课程内容。同时,在课程初始,学生提交了他们对化工制图与识图的印象和化工制图与识图课程的期待,结课时让学生评判是否达到了他们的预期。

总之,利用浙江省在线课程开放共享平台和钉钉APP开展了化工制图与识图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利用平台进行课前预习、课上测验和课后复习,钉钉群作为虚拟教室进行消息通知和课后直播答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既能提升学生的认知层次,又能锻炼合作、沟通等能力,同时让教师全程把握学生的学习过程,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高效完成与学生的互动,实现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向“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新型教学结构转变,增加了学生与教师的交互,比传统的单一线下教学更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老师更加了解学生,大大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克抗.让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真正产生革命性影响: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J].教育信息技术,2014(1):3-8.

[2]林书兵,张倩苇.我国信息化教学模式的20年研究述评:借鉴、变革与创新[J].中国电化教育,2015(9):103-110,117.

[3]张立国,刘晓琳.基础教育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水平测评基于典型案例的实证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9(11):28-33,55.

[4]穆肃,董经,唐冬梅,等.信息化课堂教学中教师行为对学生活动的影响[J].中国电化教育,2019(8):91-98.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制图化工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学生作品
月“睹”教育信息化
纳滤膜在盐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思路浅述
浅谈化工分析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明天我们将生活在怎样的城市?
中国网民大数据
一图看清上海的“拆拆并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