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政策下幼儿社会性发展特点的个案研究

2020-03-24 00:08杨梅路倩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4期
关键词:二孩社会性教养

杨梅 路倩

[摘           要]  为了解二孩政策下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选择了两个二孩家庭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二孩与一孩在分享意识、解决冲突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几个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对这些差异的产生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关    键   词]  二孩政策;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B82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4-0194-02

一、问题的提出

2016年1月1日,我国全面二孩政策正式落地实施,这意味着实施长达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宣告结束。二孩政策实施四年来,生育二孩的家庭越来越多,我国的家庭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人们经常提到的“一家三口”被“一家四口”代替。生育二孩的家长普遍认为,家里的“老大”与“老二”在社会性发展方面有一些差别,比如“老二精”“老二会看眼色”等。可见二孩相对一孩在社会性发展方面有了一些变化。

什么是社会性呢?社会性是指进行社会交往,建立人际关系,掌握和遵守行为准则以及控制自身行为的心理特征,而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时也称幼儿的社会化)是指幼儿从一个生物人,到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形成社会行为技能,学习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以独特的个性与人相互交往、相互影响,适应周围社会环境,成长为一个社会人并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和体格、认知发展共同构成了幼儿个体的發展,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也是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以及社会学领域共同关注的内容。[1]

本文希望通过对两个二孩家庭幼儿社会性发展特点的个案研究,能为二孩政策下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研究提供借鉴,同时,为一线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在幼儿的教育方法和策略的选择上提供帮助。

二、案例基本情况

祯祯,男,2018年5月出生,父亲是公务员,母亲是大学教师,祯祯是家里的老二,他还有一个哥哥比他大10岁。祯祯主要是由爷爷奶奶照看,姥姥姥爷也经常来照看他。

豆豆,男,2016年8月出生,就读于淄川区某省级示范幼儿园,父母均为中学老师,豆豆也是家里的老二,他还有一个姐姐比他大3岁。豆豆的照看者也主要是爷爷奶奶。和祯祯家一样,姥姥姥爷也是时不时地会来帮忙。

三、案例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具体表现对比

两个家庭中的二孩,均是二孩政策实施以后出生,通过与两个家庭的家长进行深入访谈,发现两个孩子均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一)分享意识

祯祯和豆豆都有比较强的分享意识,有食物和零食的时候,总会自己拿一份的同时,给哥哥姐姐送一份。而他们的哥哥姐姐,多数是需要在提醒的情况下才会想到自己的弟弟。

(二)解决冲突的能力

祯祯的东西被哥哥抢了的时候,他会去寻求大人的帮助,告诉家长,他的东西被哥哥拿走了。而豆豆的东西如果被姐姐拿走了,他会试图拿回来。如果拿不回来,他会和姐姐讲道理,让姐姐还给他,如果姐姐还不还,他还会与姐姐讲条件,给姐姐一个别的东西进行交换。而据两个家庭的家长回忆,在两个“老大”这么大的时候,发生这样的事情,多数情况下会用哭来解决。

(三)人际交往的能力

豆豆在与同龄孩子的交往中表现出如下的特点:能很快地加入同龄孩子的游戏中,在游戏中有排队、轮流、分享等意识。祯祯的同伴意识稍弱一些,但是在与其他小朋友的相处中,也有排队、轮流等意识,比如在公园中,如果秋千上有人,会在一边等候,轮到自己玩的时候,如果旁边有人等着,能知道让给别人玩,知道排队和轮流玩。别人荡秋千,荡得特别高的时候,还会给别人鼓掌。

(四)对成人的依恋

祯祯的哥哥小时候喜欢玩玩具,自己能玩一两个小时,而祯祯似乎对玩具不怎么感兴趣,即使是玩玩具,也要大人陪着玩,祯祯喜欢与家人互动。当家人有说话声音大的时候,他就会制止,他喜欢一家人和睦相处。豆豆则是特别喜欢与姐姐一起玩,也是不愿意自己一个人玩。

(五)动手能力

祯祯现在虽然小,但是什么事情都愿意自己动手。自己吃饭,自己倒水、喝水。而哥哥这么大的时候,这些事情都是由家长包办的。而豆豆吃完饭,能帮助家长收拾碗筷、扫地等。豆豆在幼儿园中也表现出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

四、影响案例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家庭因素分析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受到幼儿自身因素、遗传因素、家庭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的影响,这里我们主要分析一下,案例中影响两个孩子社会性发展的家庭因素。

(一)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2]这两个家庭中两个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差异主要是由家庭结构的变化引起的。在这两个家庭一孩的成长环境中,他们是家中的“小皇帝”,家里所有人都围着他们转。二孩出生以后,家庭生活由“单中心”向“双中心”乃至“多中心”转变。[3]家庭中除了存在亲子关系、祖孙关系,还有同胞关系。在两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会秉承“公平性”原则、“平等性”原则,一般不会偏袒、偏向任何一个,所以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孩子的分享意识就会增强,不仅二孩在分享方面做得比同年龄时的一孩要好,一孩在分享方面做得也会比以前要好。在两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和矛盾,在这些冲突和矛盾的解决过程中,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规则意识等逐渐培养了起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进行的”。在这两个家庭中,一孩为家中的二孩提供了一个观察和模仿的对象,有利于二孩社会性的发展,同时也能反作用于一孩的社会性的发展。

(二)父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在两个家庭中,只有一孩的时候,孩子除了由祖辈来照看,就是由母亲来照看,父亲很少照看孩子。随着二孩的降生,父亲更多地参与到家庭生活中,参与到孩子的照看中。有研究表明,父亲与幼儿相处时间的长短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父亲如果能够经常和孩子在一起游戏,有助于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父亲自身所具有的知识、能力、对待人生的态度等都会传递给幼儿,对幼儿良好人格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4]

(三)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幼儿时,所使用的一系列方法。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也不同。在两个家庭一孩的成长过程中,基本都属于“溺爱型”家庭教养方式,即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宠爱娇惯、过度保护。有研究表明,“溺爱型”家庭教养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孩子不容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独立性、自主性较差。而有了二孩以后,两个家庭也纷纷反思自己的教养方式存在的问题,逐渐转变为民主型教养方式,即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他们的意见,允许孩子表达、表现自己,给予孩子充分的交往机会。孩子既得到尊重,又得到保护,适当的需要可以得到满足,不适当的行为会得到纠正。有研究表明,这样的家庭教养方式,孩子与父母关系融洽,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独立性、自理能力都会发展得比较好。[5]

(四)家庭环境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祯祯哥哥在小的时候,父母上班以后主要由奶奶一个人带,奶奶有事的时候,他就自己玩玩具,久而久之,自己能够非常专注地玩很长时间。祯祯则是由爷爷奶奶两个人照看,很少有独处的机会,什么事情都有别人陪着,所以不愿意自己玩。虽然在专注力方面不及哥哥,但是由陪伴带来的愉悦情绪,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祯祯喜欢家人的陪伴,也能够关注家人的情绪,喜欢一家人一起游戏。

五、案例给我们的一些启示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是潜移默化的,家庭因素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影响很大,家庭成员随时都可能会影响到幼儿的社会化,因而给出如下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家庭成员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

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家长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以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不仅,父母要不断地学习,祖辈也要学习,祖辈与父辈的教育观念一致,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二)组织亲子游戏,在游戏中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在家庭中组织亲子游戏,在游戏中既能丰富幼儿的社会认知,使幼儿掌握一定的社会规范,认识一些社会角色,也能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感情。良好的情感体验对幼儿社会情感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亲子游戏中,我们要强调父亲的加入。父亲角色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独特的价值。因此,一定要重视父亲的参与,父母合理分工,共同协作以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另外,我们强调同胞关系的存在,同胞关系不能被亲子关系和祖孙关系所替代。大带小的游戏,能够促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和社会规则意识的形成。我国目前的幼儿园多数还是采用同年龄段的孩子分在一个班的分班模式,家庭中大带小的同胞关系也是幼儿园中的同伴关系所不能取代的。

(三)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幼儿的成长环境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庭成员间要注意多沟通、合作,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幼儿做好榜样。

参考文献:

[1]张兰香,秦奕.南京市4~7岁幼儿社会性发展特点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2):169-173.

[2]栾文娣.独二代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个案研究[J].世纪桥,2015(12):53-54.

[3]陆杰华,韦晓丹.“全面两孩”政策下大龄二孩家庭亲子/同胞关系的调适机理探究[J].河北学刊,2017(6):204-209.

[4]杨洁,余婧.父亲角色对3~6岁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6(1):39-42.

[5]呂炳君.学前儿童社会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71-72.

编辑 王海文

猜你喜欢
二孩社会性教养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死亡
the Walking Dead
数字
孤独会造成实质性伤害
跟踪导练(三)
使人高贵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一只有教养的狼
所谓教养,不过是细节
成本高,许多夫妻放弃“二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