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质量标准提高医学专业实验室管理水平的研究

2020-03-24 23:55康雪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4期
关键词:质量标准医学院校医学生

康雪

[摘           要]  医学院校综合医学专业实验室现采用ISO9000标准的管理水平和思想,使之应用到医学专业实验室管理的各个方面,建立有关医学专业实验室相关管理的一系列体制,并在管理时进行及时的自检和改进,以提高医学专业实验室的管理水平。研究表明,在医学专业实验室的管理中,应用质量标准能够有效提高医学专业实验室的管理水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    键   词]  质量标准;医学专业实验室;管理水平;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4-0202-02

医学专业实验室是医学院校用来进行医学专业实验教学以及科学研究的场所,能够帮助医学生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拓展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社会的需要,医学院校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实验室中开展教育活动已成为医学专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医学院校的医学专业实验室管理系统是一个层次多样、因素复杂的系统,能够体现出医学院校是否有良好的教学、科研、管理水平。本文重点研究在借鉴ISO质量标准的基础过程中,怎样对医学院校的医学专业实验室进行有效规范的管理,增强医学专业实验室的效能,并积极探索医学专业实验室的软件与硬件管理。

一、ISO质量标准的概述以及基本特点

(一)ISO质量标准的概述

所谓ISO,就是一个国际的非政府性质的科技组织,它是世界公认的最大的、最具有权威性质的国际标准制定组织,其中的ISO质量标准,主要用于控制企业生产产品的质量,在业界中运用非常广泛。由于这项标准在实践中不断地调试,总结出很多有用的管理经验,因此使这项标准具有更高的科学性、经济性以及世界通用性。现如今,这项标准已不仅适用于企业生产,还扩展到很多行业中指导实践,被分成很多类,其中的第37类就比较适用于教育行业,ISO9000标准被不断细分,分为四小类,即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及其他。[1]

(二)ISO质量标准的基本特点

ISO质量标准主要强调预防、持续发展和完善,围绕质量中心,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监督、实验人员全员参与的理念。“PDCA”模式应用于实践的所有过程。“PDCA”模式就是指计划、执行、检查、行动这样的循环模式,生产过程中,总是由一个循环接着一个循环进行,如果一个循环没有做好,进行到下一个循环时,能够对照上一个循环,进行吸收和借鉴,也能够总结其失败的经验。把客户的需要当作是循环过程的起点,组织好人员,按照客户的需求进行生产的改进和提高,以达到客户的标准。在ISO9000质量标准中,就有“以客户为关注的重点”这样一项组织的原则。这个原则运用到医学院校,就是要“把医学生当作关注的重点”,这也符合医学院校以医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只有了解到医学生目前以及未来的教育需要,并且满足医学生的需求,向长远的教育目标发展,才能够适应于目前的严峻的就业形势需求,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渴求。这是对医学生的负责,也是对医学院校知名度的提高。目前已有很多医学院校,将ISO9000的标准运用到医学专业实验室的教学质量管理中,创建医学专业实验室的管理要求和质量目标,并对其进行规范管理,已使实验的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二、医学专业实验室引入ISO质量标准管理体系

(一)目前醫学专业实验室教学中心管理的现状

医学专业实验室的教学中心,最主要的是教学研究实验室,教学体系以多元化和多层次为主。长期的教学理念都是“以医学生为中心”,将相关专业知识的实验以及理论紧密地结合起来,不断地进行实验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完善,使学生实验的评定更加合理和有效,不浮于表面,从而使学生实践的能力得到充分培养。近年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目前对医学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以及管理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医学院校需要更适当的管理方式。[2]

(二)将ISO9000体系引入医学专业实验管理中

虽然ISO9000质量标准首先是应用在企业的管理和生产中的,但是医学院校的医学专业实验室管理和医学专业实验室质量的管理与企业的生产人员管理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医学院校的医学专业实验室管理也适用这样的质量管理标准。ISO9000质量标准主要是指导企业生产领域实施的主要原则,并不是统一的标准模式,这个标准的关键是在企业中的领导,全员的参与是基础,以客户的关注重点为基本出发点。这个标准其中包含三个方法:过程方法、系统管理方法和依据事实决策的方法原则。各个医学院校在建立实验中心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目标的调整,建立与需要相符合的质量管理体制,最好做到管理职责的明确,使各人员各负其责,把预防为主贯彻下去,循环过程中还要及时进行总结和修订,使管理具有适用性以及完整性。

第一,在建立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的体系时,首先要了解医学生以及医学专业教师对医学实验室的需要和期待,在ISO9000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建立,树立实验室管理体系以及准则,例如制订具体的“实验室人员各自的相关责任”“实验仪器的采买制度”“使用重大实验仪器的管理原则”等相关的制度体系。在医学实验室的管理体系发布之后,所有的医学专业实验室相关管理员都要认真学习文件,把其中的原则以及本质参透。实验室管理层的负责人要对所有医学实验室教职人员进行文件遵守的培训,各个专业的负责人也要积极地督促本专业人员进行质量体系精髓学习,保证全体都掌握其在职的质量管理要求。不仅如此,还要让医学专业实验室管理人员有在医学实验中不断改进质量管理的意识,为医学实验室的管理创造更有效的制度体系保障。医学实验室的各个部门都要从质量管理体系中找出自己需要履行的义务,结合实际,把自己应该执行的任务、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缺陷进行整理,使问题得到改善以及改进的措施有效,把“PDCA”循环的四个环节都运行起来。在医学实验室基础质量管理体系大约运行两个月之后,医学实验室的中心需要在大循环的背景之下对每一个实验室和实验室管理员的小循环进行实施的质量检查,以便于综合分析出质量管理体系在实际运用之中阻碍成效的问题所在,促进医学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制的全面改进。

第二,要建立医学专业实验室信息处理系统。医学专业实验室信息系统的存在,对医学实验室的固定资产和管理经费以及人员的变动等信息,能让人更加方便并直观迅速地了解与查看。在管理层进行统计整理和工作安排时,也能更加高效地统筹全局,充分利用好实验室中的相关仪器及其他资源,这样可以优质化地提高实验室的全面管理及工作管理效率,降低实验室的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服务的质量。实验室信息处理系统的建立,同样也是实验室的管理质量提升上去的一个重要平台。实施新的信息管理就必须将实验室管理员的传统管理理念和方法转换过来,进而逐步推进和实现实验室管理体系,最终实现实验室管理和运作的信息化,这也保证医学实验室的相应实验试剂、仪器的充分使用,减少在实验过程中的浪费,使医学实验顺利地进行。

第三,医学实验室的使用主体是医学专业教师以及医学生,所以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学生必须在经过相关专业实验安全知识的培训以及考核之后才能进行实验活动,在进行活动之前还必须让医学生谨记和遵守相关专业实验室管理的系统规则。在医学专业实验室里,专业实验所涉及的仪器都是价格比较昂贵的,所以教师必须教导医学生爱护仪器,按照专业的方式来使用。在进行教学实验中,专业教师必须要求医学生积极地参与实验教学的各个方面,培养学生动手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并特别强调在实验中,必须按照规定的步骤严格地进行实验,禁止嬉戏打闹,确保医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安全。在医学实验结束之后,专业教师和医学生要进行实验室整理,使实验室的环境保持干净整洁。除此之外,医学专业实验室管理员要增加实验室思政课,以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最后,进行实验室管理的全体教职工人员是进行实验管理的基础所在,要想医学实验室在标准质量的基础上得到有效的管理,就必须让教职工都参与进来。价值影响人,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必须创建教职工都认可的价值取向,并使这样的价值取向逐渐凝结为医学专业实验室文化和精神的核心。在实验室的管理之中,倡导医学实验室管理员以及管理负责人之间加强交流,鼓勵教职工提高管理业绩,营造出一个积极的实验室管理氛围。[3]在这样的环境督促下,全部的教职工都能够提高自己的观念,意识到自己在实验中心的管理中所要担起的责任,并且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都保持这样的意识,这样教职员工办事的效率以及质量都能够得到很大的改善,杜绝“踢皮球”的情况。

三、结语

医学专业实验室引用ISO质量标准的理念,建立健全完整的管理、监督体系,使之更好地为医学院校、专业教师和医学生服务,激发医学专业实验室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提高他们的管理质量水平,也使医学专业实验室的管理满足现在形势的需要,为医学院校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践和管理的过程中逐渐解决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希望能够更进一步把医学与实验教学管理体制建设得更加规范、完善、标准。

参考文献:

[1]张绍丽,李红,李光军.基于ISO9000的高校化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研究[J].才智,2019(30):10-13.

[2]吴鸿雁,王婷,付尧,等.基于ISO15189认可体系持续改进免疫组织化学实验室的现代化建设[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8,47(12):982-984.

[3]左亚杰,于英翠.现代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研究:评《现代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指南》[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40(10):96.

编辑 王海文

猜你喜欢
质量标准医学院校医学生
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必然逻辑、实践探索及思考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医学生职业道德毕业论文考试的实践与思考
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缺失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涉外护理质量标准的几点思考
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状况及教育对策
镇咳宁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