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口述历史资源建设研究
——以雷锋班二十五任班长的采访为例

2020-03-25 02:35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0年2期
关键词:雷锋选题班长

徐 颖

(沈阳市图书馆 辽宁沈阳 110000)

1 引言

正史一类的历史资料多是受体例、内容的限制,往往举其大要而简于叙事,缺乏深度的记述,尤其对细节、边缘事件的描述更是甚少,口述历史正是从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憾。它是用口述的方式,从亲历者或相关人员的视角,通过对某个时期、某个事件、某个人物的记忆或回望,以笔录、音频、影像等形式记录下来并加以整理、存储、传播、利用的一项工作。口述历史作为一种史学新流派,带来多元化视角,其生动、丰富的口述资料,拓宽和深化了研究内容,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使用价值。图书馆是存储人类记忆的文献库,肩负着存储、传播的职能,因此是开展口述历史工作良好的平台之一。对于我国图书馆而言,口述历史工作的收集与整理虽然起步较晚,但其增长速度十分明显,不少大型图书馆已经形成了包含口述史访谈文稿、口述史纪录片等资源体系[1]。近几年,许多图书馆已经将口述历史工作纳入到本馆的工作内容中,使这项工作从无到有、从浅到深逐步开展起来。沈阳市图书馆于2013年开始筹划,2014年正式开展口述历史工作,至今受访者达60余位,涉及当代有重要贡献和影响的知名人士以及与重要人物生活密切相关的人士,包括文学界、艺术界、科研领域、企业界名人等各行各业人士,特别是对雷锋班25任历任班长(第十任班长杨宗波先生已逝,采访工作改为对其妻子付丽英进行,以下内容同此)进行了采访,从确立选题开始,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制定工作内容流程,逐步逐项进行缜密的计划与实施;跨越数个省份与地区采访,花费数年的时间,整理了大量的视频、音频、图片、文字,形成了综合一体的资料数据库,为读者研究和利用口述史料提供了第一手素材。本文试以对雷锋班二十五任班长的采访、建立“雷锋精神的传承与引领”数据库为实例,探讨图书馆开展口述历史工作的方法。

2 选题确立及受访人物的选定

2.1 设立选题——“雷锋精神的传承与引领”

2.1.1 政治意义

雷锋精神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无论是过去、现在或是将来,都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和时代意义。自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公开发表后,雷锋精神便镌刻进中华民族的血脉灵魂,影响着几代人的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说:“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我们要从娃娃抓起,让雷锋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世世代代弘扬下去。”[2]

2.1.2 现实意义

雷锋生前所在部队是沈阳军区工程兵工兵第十团,沈阳人民对雷锋有着特殊的感情。作为雷锋精神的发祥地,沈阳将“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关爱他人”这12个字作为全市人民践行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雷锋精神已升华为沈阳的城市精神,是这座城市的宝贵精神财富,因此对雷锋精神也应有着更深的认识和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确定了“雷锋精神的传承与引领”这个选题,希望通过对该主题的深入探索,使雷锋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世世代代弘扬下去。

雷锋同志的事迹耳熟能详,以社会视角纵观,口述历史的搜集应该从更宽的视野在更深的层次上挖掘,充实新的内容,避免与许多现有雷锋同志事迹资料重叠。雷锋精神的传承是树立社会良好风气的一种手段和责任,与雷锋同志生活息息相关的雷锋班是如何传承与引领雷锋精神,便成为我们口述历史所要采集的主题。

2.2 受访人物的选定——雷锋班二十五任班长

我们设立“雷锋精神的传承与引领”这个选题之后,决定对二十五任雷锋班的战士进行采访,考虑到涉及人员众多,难以逐一进行采访,于是便将目光定格在雷锋班二十五任班长身上。每一任雷锋班班长既是亲历者也是领导者,更是见证了一任又一任雷锋班成长过程的见证者。

3 采访工作内容、流程及分析

3.1 采访前期准备

3.1.1 编写采访大纲

对某事件或人物的采访,事前一定要制定采访大纲。在采访之前,一定要对所采访的事件或人物有所了解,尽可能多地收集相关资料,把要采访的问题具体化。

雷锋班历任的班长们年龄跨度比较大,所处的历史背景也不相同。在编写采访大纲时,所采取的策略是对每位雷锋班长拟定独立的采访提纲。第一、二、三任班长是雷锋的战友,与雷锋一同生活过,对他们采访大纲的侧重点除了谈雷锋班的成长,也兼顾雷锋生前的点滴细节。尤其是第一任雷锋班班长张兴吉同志是当年雷锋所在班的班长,与雷锋同龄,和雷锋同志一起生活了两年零八个月,在对张兴吉同志采访大纲的制定上,其内容相较于其他班长的采访内容要细化很多。对于年轻一代的雷锋班长的采访大纲内容,则侧重于雷锋班的成长及雷锋精神的传承。

3.1.2 约定采访时间

与受访者做好采访时间上的约定,尤其是外地的受访者,若长途跋涉赶过去,却不能如期完成采访任务,在时间、金钱、人力上都是一种浪费。因此,需要事先沟通,反复确认。此外在沟通上要充分表现出诚意,让对方认可你的工作态度,这样更利于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

雷锋班的二十五任班长居住地分布在全国各地,每次采访之前需要与各位受访者反复沟通,参照受访者的时间空余点制定行程计划,若遇受访者时间临时有变化,要及时调整采访计划与行程,避免不必要的财力和人力上的浪费,用耐心和热忱来对待口述历史这项工作,用真诚去换取受访者的信任和配合。

3.1.3 合理分组受访人

雷锋班二十五任班长现居住地有四位在四川,一位在重庆,两位在山东,两位在黑龙江,其余的都在辽宁省境内。因此在选择采访分组时尽量将同一个区域的受访人安排在同一时间段进行采访,既节省资金也节省人力和时间。

根据实际状况随时调整采访计划。在编排受访人员小组时,采取以居住区域划分,例如四川、重庆的五任班长划分为一个受访小组,第十一任班长宋若波(其工作地在重庆,家在沈阳)同志被划在了四川、重庆受访组,当得知他回沈阳探亲时,我们便在沈阳对其进行了口述历史的收录,为此项目组节省了差旅费等一些花销。采访计划可因时间、突发事件等随时作调整。

3.1.4 优先安排采访者

当受访人确定之后,在采访顺序上也要将受访者的年龄及身体健康等因素考虑进来,体质弱、年长者优先安排采访。

雷锋班前三任班长都是雷锋的战友,年龄相对较大,分别于1940年、1941年、1942年出生,尤其是第一任班长张兴吉同志和第三任班长于泉洋同志身体状况不是太好,在采访顺序上我们优先安排这两任班长。雷锋班第一任班长张兴吉同志在我们采访结束半年后过世,令人惋惜。因此我们在收集口述历史工作中,要考虑受访者的身体状况,尽量不留遗憾。

3.1.5 签订采访授权书

签订采访授权书,合理合法使用采访内容,是保证后期采访成果能被读者正常使用的前提条件。

事先拟定好采访授权书,每采访一位受访者,都事先讲明授权书内容以及所涉及的法律义务和责任,这既是对受访者要尊重事实讲述的一种约束,也是对采访内容真实可靠性的一种保障。

3.1.6 调试采访设备

采访设备要事先调试好,电池、音效、摄录设备要多次认真检查。我们收集到的第一手视频、音频资料十分宝贵,必须一气呵成,有质有量地保证摄录效果。

3.2 采访过程中的掌控

3.2.1 重视与受访者的沟通

采访大纲是针对具体采访内容事先拟好的,将事先能收集到的信息汇总,经过整理罗列出一些必须要采访的问题点,以免在采访中被遗漏。采访之前要与受访者沟通所要采访的内容,使受访者放松、流畅地口述史料。

第三任雷锋班班长于泉洋同志生于1942年,至今患小脑萎缩多年,说话口齿不是很清晰,他是雷锋同志生前的战友,与雷锋同志相熟,至今家中客厅墙壁上还悬挂着一张放大的其与雷锋同志合影的黑白照片。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多次沟通,避免老人情绪波动太大,事前精心调试设备,反复检查仪器的扩音与录音功能,尽可能用最短的时间将有价值的信息全部收录采集。

3.2.2 把控采访节奏

面对突发状况如何应对要有所准备,尽可能地将各种可能突发的因素都考虑进去,把控采访节奏和局面,让受访者最大程度地将所亲历的东西讲述出来,不遗漏,还原真实的史实,保证采访工作的质量。

由于是面对面的实录、交流,加之有时受访人紧张或兴奋等因素所致,常会有“聊跑题”等状况发生。遇到这种情况时,采集人员就需要把受访者有效地引导到所要采访的内容上来。

对雷锋班二十五任班长的采访,我们共收集了76.8GB的视频资料、1 618.7MB音频资料、1 083张照片。

3.3 采访后期的整理运用

3.3.1 整理、归类、入档采访内容

按内容划分所采访的口述历史,进行归类、入档整理。对采访内容作必要的文字处理,并进行标注说明,对音频、视频资料进行技术上的后期处理,剪辑、配文字、配音效,存主去次。将整理后的文字与视音频资料交由采编部统一进行分编,并分门别类入库存贮,丰富口述历史资料,使其逐步成体系。

3.3.2 建立采访资料数据库

建立雷锋班二十五任班长的采访资料数据库。该数据库内容是按历任班长的先后顺序录入的,首先整理出了文字资料部分,共计20余万字,其中包含采访内容、历任班长简介、采访时间、采访地点、采访情境、采访人员等的说明,并配有对应的图片、音视频资料,每一任雷锋班的资料单独成篇。

3.3.3 共享数据库资源

雷锋精神的传承已延续了几代人,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成长,影响着他们世界观的形成。我们将整理好的数据库资料与中小学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职工思想教育部门、社会团体等单位共享,供他们无偿使用。弘扬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作为一种引领社会道德的风向标,弘扬正气,使口述历史资料广为利用,体现开展口述历史工作的社会价值。

3.3.4 利用媒介大力宣传推介

公共图书馆可每年开展两场以上口述历史的学术会议或普及讲座[3]。在新媒体时代,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各种媒介作大力的宣传与推介。注重宣传,充分发挥口述历史的影响力[4]。利用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如今日头条、新浪新闻、搜狐新闻等宣传工作,让公众了解这一事物的存在并利用它,使口述历史工作的成果为大众服务。在沈阳市图书馆110周年馆庆、3月5日“向雷锋同志学习”纪念日期间,沈阳市图书馆利用电子屏滚动播出后期剪辑制作的采访二十五任雷锋班班长的纪录片,让每一位到馆的读者都能观看到这部口述历史的视频资料。整个工作内容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采访雷锋班二十五任班长工作内容流程图

4 启示

4.1 采访内容的选取:突出地方特色

口述历史工作首先是口述历史采访内容的选取。口述历史内容的选取要结合地域的特点,突出地方特色。毕竟受精力、资金、能力等因素的限制,任何一个图书馆也不可能囊括所有的选题,因此口述历史内容的选定要综合各方面因素加以权衡。从本地域影响力大的人物、事件入手,去选择既有研究价值又有较强实用价值的有代表性的选题。一般而言,应对地区区域史,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企业、家族、民俗等众多元素加以考量。

沈阳市图书馆在开展口述历史工作之初,对访谈工作的选题确定进行了多方论证。沈阳市作为东北地区工业、文化、经济的中心城市,承载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领头军的重任,建国之初被誉为“共和国长子”。沈阳这座古老的城市有着“一宫两陵”的历史渊源,各行各业涌现出许多优秀人才,培养出众多全国著名、有影响力的文艺工作者,是一座有历史、有故事、有辉煌、有担当的城市,在口述历史采访内容的选题上,都是多角度权衡、仔细甄选才最后定题。

4.2 受访人物的选定:参与者、亲历者、责任者为主

通常,在口述历史的采访内容确定之后,接下来就要细化到某个选题受访人物的选定上。选定受访人关乎到口述历史项目采访的成败以及结果,因此我们需查询资料,作大量的事前准备工作,之后再锁定受访人员名单,在受访人员名单中还要根据对事件的主次影响关系进行排序。通常为防止意外状况的发生,常常在受访人的选择上要多选择几名候选人备用。

每一领域都有许多名人,每一事件也都涉及许多人物,我们在受访人物的选择上应以直接参与的、事件的亲历者或主要责任人及与其相关的人员为主选对象再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将主要负责、全面了解事件始末的人物做为主要采访对象。

4.3 采访团队构成:考量综合素质

要考虑图书馆承担口述历史工作的人员比例构成,包括:知识结构、个人擅长、身体素质状况等。采访人员的知识结构很重要,它决定选题的视野、采访问题提出的深度、后期整理的水准等。新媒体技术是新兴的技能,采访者若擅长此方面的设备使用与维修可以应对许多突发状况。此外采访者对某一知识领域有独到的研究和热爱,在采访内容的制定上相对会全面、精准。采访人身体素质也是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因为有些受访者居住在偏远地区,交通十分不便,要经过舟车劳顿之苦才能到达采访目的地。身体素质好的采访人,很快就能调整好自己进入工作状态,工作效率高。

4.4 资金预算:精准、节约的原则

资金预算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问题。若资金短缺,就不能考虑选取耗资比较大的项目。花最少的钱取得最大化的收效,应是我们承接口述历史工作的宗旨之一,毕竟资金短缺对大部分图书馆而言是比较现实的问题。在选题上偏重于地域,受访人距采访人距离近,所耗费的交通等费用就能节省许多,此外口述历史后期制作费用也是不可小觑的一笔费用。

4.5 口述历史数据库:检索途径便捷

口述历史数据库与本馆的网站相链接,使读者从网站上就能搜索到口述历史数据库内容。目前为止沈阳市图书馆口述历史数据库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细节,毕竟口述历史不同于普通图书,它也应该有其相对应的检索入口途径。比如说某一事件的主题名称、口述责任人、事件主要涉及人员名称、事件发生的相关时间地点、事件关键词、口述历史采集形式等,无论使用者从哪个检索点入手,都能通过所给出的检索条件,检索到所需要了解的那段口述史料。

4.6 延伸阅读:附参考书目

每一段口述史料都是亲历者对一段真实史实的叙述,是基于叙事者的所经、所见、所感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一段音频或视频。那么对于整个事件而言,又难免有叙述不完全的地方,为了便于读者对某一事件的全方位了解,有更多的资料可以得到借鉴,所建立的数据库,将会利用馆藏资源引导读者延伸阅读。比如在某一段口述资料之后,附带推荐本馆与此史料相关的书籍、报刊的名称,附带一些有参考价值的书目,形成一条完整的条目,便于读者在使用时参考。

5 结语

在新历史主义理念视域下,真正的历史包含两部分[5]。口述历史的价值是多方位的,既有文化、文献价值,又有教育和社会价值。口述历史作为一种传统史学的补充[6],对其研究和探讨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雷锋精神的传承与引领”口述历史工作,丰富了雷锋精神的思想内涵,弘扬了雷锋精神的价值所在。雷锋精神是公众建立自信、增强认同、激发热情的源泉。规范个体行为,在全社会形成关爱他人的良好社会风气,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无论是过去、现在或是将来,都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和时代意义。

图书馆口述历史工作尚有许多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力图通过沈阳市图书馆对雷锋班二十五任班长的采访实例,对图书馆开展口述历史工作实践作粗浅的探讨,使这项工作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最终达到系统化、规范化。

以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为首要职能的图书馆,有责任有义务去抢救、采集、整理、传播那些珍贵的濒临消失的口头文化遗产[7]。口述历史工作为图书馆创新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丰富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使图书馆为公众的服务模式变得更加多元化。挖掘口述历史信息资源的价值,使社会各界共享口述历史的资源与数据,让公众重视历史、了解历史、感悟历史,体现社会信息资源共享的价值,同时将口述历史资源库框架逐渐搭建起来[8],提供高质量口述历史资源服务,将成为我国图书馆在未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猜你喜欢
雷锋选题班长
差一点儿当班长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班长的烦恼
每天一个新班长
写给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