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间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康复效果的分析

2020-03-26 08:55袁凌
医药前沿 2020年32期
关键词:障碍性盆底肌力

袁凌

(江西赣州章贡区中医院 江西 赣州 341000)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影响生产后女性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之一,具调查研究显示,妊娠和分娩是该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此外,相关病因还涉及遗传、激素变化、医源性损伤及营养性因素。孕期盆底肌肉承受的压力、激素变化导致的盆底结缔组织支撑作用减弱以及分娩时对肌肉、结缔组织、神经的损伤是该病发生的重要因素。规范、个性化的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可有效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目前主要的康复技术包括低频电刺激、电子生物反馈、家庭功能康复器以及Kege l 训练等[2]。目前,对比分析不同康复技术对于该疾病的疗效的报道较多,而本文对不同时期开展盆底康复治疗疗效的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 年1—12 月在产科正常分娩的100 例产妇,分为A、B、C、D 共4 组,每组25 例。取得4 组产妇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4 组产妇年龄、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1.2 方法

盆底康复治疗方法[3]:①使用盆底肌电刺激治疗仪,设置电流25mA,脉宽100 微秒,频率75Hz,每周2 次,15min/次,疗程2 个月;②指导产妇进行Kegel 训练,每日2 ~3 次,每次15 ~30min,疗程2 个月;③使用家庭盆底康复器,每次15 ~30min,每周2 次,疗程2 个月。A、B、C 三组产妇分别于产后42 天、56 天、70 天进行盆底康复治疗,D 组产妇不进行治疗。随访6 个月,观察分析疗效。

表1 比较4 组产妇一般资料(n=25)

1.3 评价指标

①观察4 组产妇治疗前后肌力恢复情况。评定标准分为0 ~5 级六个等级,肌力在3 级及以上则为及格[4]。②观察4组产妇6 个月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4 组产妇治疗前后肌力恢复情况

4 组产妇在治疗前肌力无差异,治疗2 个月后,A、B、C三组产妇肌力均有改善,但A 组、B 组产妇肌力改善显著高于C 组(P <0.05)。见表2。

表2 比较4 组产妇治疗前后肌力恢复情况(n=25)

2.2 比较4 组产妇6 个月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情况

6 个月后,A 组、B 组、C 组三组产妇在阴道松弛、压力性尿失禁、盆腔脱垂发生率上低于D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比较4 组产妇6 个月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情况(n=25)

3.讨论

盆底肌肉是支持盆腔器官的重要结构,女性妊娠时,胎儿的长期压迫致使盆底肌肉肌纤维变形,肌张力减退,且分娩时产道被过度拉伸、扩张,加上激素的作用,进一步使得阴道及盆底组织松弛,影响各脏器的位置和功能,导致产后出现盆底肌肉功能障碍性疾病[5]。轻者表现为阴道松弛、尿频、便秘等,重者可出现压力性尿失禁、膀胱脱垂、子宫脱垂等,严重影响产后的生活质量,甚至影响家庭和谐[6]。此类疾病的治疗分为手术及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针对严重脏器脱垂或尿失禁患者,但由于其主要解决了解剖位置的问题,神经、肌肉并未达到修复,长期疗效不佳。非手术治疗即产后采取的各项康复训练,且产后康复训练对改善盆底肌力、减少产后并发症的效果已得到大量临床研究的证实,其方便、安全、可操作性强,产妇接受程度高,对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效果明显[7]。且有研究报道[8],随着年龄的增长,雌激素水平下降,盆底肌肉功能将进一步退化,致使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等疾病更为严重,而及早进行康复训练是改善肌肉功能的最佳方式。

本文中综合使用了低频电刺激、Kegel 训练以及家庭功能康复器开展盆底功能训练。电刺激疗法可通过改变电流强度,提高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促使肌肉节律性收缩及舒张,从而改善其功能,此外,其也能抑制膀胱支配神经的异位兴奋性以控制急迫性尿失禁。Kegel 训练简便易行,在家即可进行,其可显著改善尿道、肛门括约肌功能,预防及改善压力性尿失禁[9]。本结果显示,产后进行康复训练的产妇相较于不进行训练的产妇,盆底肌肌力恢复更快,产后42 天即开始产后康复训练最有利于盆底肌肌力的恢复,产后56 天与产后42 天也有近似的效果。产后42 天,恶露排完,是进行介入性康复训练的最早阶段,也是最能促进康复的时期。徐虹等人[10]也在研究中指出,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有助于初产妇产后盆底肌恢复。进一步随访发现,进行康复训练的产妇,其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远低于未行康复训练的产妇,说明,无论早晚,盆底康复训练均有助于降低产后并发症,无论何时开始进行康复训练对产妇均是有益的。

综上所述,早期开展盆底康复治疗对促进产妇盆底肌肌力恢复效果较好,且可降低阴道松弛、压力性尿失禁、盆腔脱垂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障碍性盆底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猪繁殖障碍性病毒病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控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