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叶切除与肺段切除治疗肺部磨玻璃结节的疗效比较

2020-03-26 08:55韩冬
医药前沿 2020年32期
关键词:肺段肺叶玻璃

韩冬

(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徐州 221000)

肺部磨玻璃结节多是由较高分辨率的CT 检查发现,属于早期肺癌的征兆,统计发现五分之四肺部磨玻璃结节会产生早期肺癌。肺部磨玻璃结节是指肺内的局灶性结节的密度变高,其密度无法遮盖支气管等,呈现出任意生长的趋势。在炎症以及菌类感染等病理中均可能会出现。肺部磨玻璃结节分为纯型以及混合型。医学研究发现,大多数早期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的预后状况较好,五年生存率约为百分百。对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进行早期手术是常用手段,肺叶切除术往往是标准手段,但是会损伤切除很多健康的肺部组织。肺段切除术近年来也被用作肺部磨玻璃结节的治疗,患者术后情况良好。为比较肺叶切除术及肺段切除术用于肺部磨玻璃结节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 年6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90 例肺部磨玻璃结节手术患者,其中54 例进行肺叶切除,36 例进行肺段切除。纳入标准:(1)术前均行肺部高分辨率薄层CT 检查,GGN 直径≤2cm 且实性成分<50%的肺部GGN 手术患者;(2)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肺部GGN 直径>2cm 或实性成分>50%;(2)严重的大脑功能失调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存在可比性,见表1。

1.2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2.1 留置引流管时间及术后引流量

1.2.2 手术时间、住院时间 对患者在接受手术的时间进行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对患者的住院时间进行统计。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n(%)]

1.2.3 出血量 记录患者术中及术后出血量。

1.2.4 术后并发症情况 统计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留置引流管时间及术后引流量比较

肺段切除组患者在留置引流管时间及术后引流量与肺叶切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留置引流管时间及术后引流量比较[n(%)]

2.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肺段切除手术时间长于肺叶切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住院时间(d)肺叶切除组 54 159.23±46.52 8.22±2.12肺段切除组 36 173.70±33.11 8.25±2.33 t 9.14 0.062 P<0.05 >0.05

2.3 两组患者出血量比较

肺段切除组出血量与肺叶切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出血量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出血量比较(±s)

组别 例数 出血量(ml)肺叶切除组 54 57.74±65.23肺段切除组 36 56.91±64.27 t 0.060 P>0.05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

肺段切除组并发症发生率与肺叶切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n(%)]

2.5 肺功能

肺段切除术组在肺功能指标的表现均优于肺叶切除术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6。

表6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s)

表6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FVC(L) FEV1.0 FEV1.0/FVC(%) PEFR(L/s)肺段切除组组 36 2.02±0.35 1.68±0.19 77.68±7.39 3.28±2.19肺叶切除组组 54 1.51±0.35 1.18±0.22 62.23±6.12 2.63±1.25 t 8.59 11.23 12.11 2.13 P 0.00 0.00 0.00 0.00

3.讨论

肺部磨玻璃结节是指肺组织的密度升高呈现云雾状的CT 影像构图,感染、出血以及纤维化都可见肺部磨玻璃结节[1]。且肺部磨玻璃结节是肺癌的预警信号,百分之八十肺部磨玻璃结节都被诊断为肺腺癌。肺腺癌中,微浸润性肺癌的预后情况较好,患者术后生存率非常高。对于肺部磨玻璃结节治疗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2]。近年来在临床上针对肺部磨玻璃结节的治疗是采取肺叶切除还是肺段切除也是具有很大争议的一个问题,对于肺段切除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肺功能损害比较严重同时合并其他严重的并发症,或者存在肺叶切除禁忌症者;其次是经过影像学检查可见肺内周围发生的病变直径≤2cm 的非侵袭性病变,或者可经病理诊断为原位腺癌切勿跟踪随访一年以上被怀疑为高度恶性肿瘤,肿瘤倍增时间≥400d,或者切缘距离≥肿瘤直径,经过快速病理检测判定为切缘阴性。其次就是肺段切除的禁忌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发生肺浸润性腺癌且有着较高的恶性程度,其次就是术前经过检查怀疑合并淋巴转移的患者;或者病灶靠近肺门而且切缘较少,必须要首选肺叶切除;最后就是术中经病理检查发现不能确定该癌症是否为浸润性癌。而且该手术项目对医生的要求比较高,主要是该术式操作起来较为复杂,技术性更高,并且严格掌握该手术的禁忌症和适应症才能实施手术。因此,在实际的手术方面需要提前核实以上问题,并且结合患者年龄、身体情况判断是否适合实施肺段切除的手术,而且术中要经过病理检查核实切缘的大小,从而为下一步治疗环节提供依据。

对于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的治疗多是通过胸腔镜进行,对于患者的创伤小且患者康复速度快[3]。如果结节大于百分之五十一般首选肺叶切除术进行手术治疗。但是肺叶切除术对患者的健康肺部组织也一并切除[4],对患者的肺功能也产生了损害。而肺段切除术对患者的肺部功能损伤小,对健康组织的切除更少[5-6]。

结果表明肺段切除术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肺叶切除术患者,但住院时间、留置引流管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上肺段切除术患者与肺叶切除术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肺功能指标显示针对肺部磨玻璃结节的患者实施肺段切除术效果更好,可避免术后发生大量的并发症,也能促进机体尽快康复。

综上所述,肺段切除术能够减更好的保护肺功能,值得采用。

猜你喜欢
肺段肺叶玻璃
玻璃中的自然之美
玻璃是怎样炼成的
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感染性病变
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效果对比
我不是玻璃熊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41例临床分析
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技术要点
为什么沾水后的玻璃不宜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