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

2020-03-26 08:55糜咏
医药前沿 2020年32期
关键词:股骨颈股骨头置换术

糜咏

(仪征市中医院 江苏 仪征 211400)

股骨颈骨折多发于老年患者,是指发生在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位之间的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科疾病,高龄老人是股骨颈骨折的多发人群。随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寿命也随之延长,同时也增加了老年人的股骨颈骨折发病率[1]。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不断衰退,常伴随骨质疏松等病症,增加了患者的骨脆性,导致股骨颈骨折在老年人群的发生率正逐渐增高[2]。老年人受自身新陈代谢缓慢等因素影响,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压、慢性疾病等合并症,受这些基础性疾病影响,老年患者在发生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后,易出现难以愈合情况,如果未得到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易引发股骨头坏死、深静脉血栓及骨折不易愈合等多种严重并发症[3]。目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临床多采用关节置换术。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可有效解决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与骨折不易愈合等情况,同时还能减少因长期卧床引发的褥疮、感染、肺炎及泌尿结石等不良并发症的发生[4]。关节置换术主要包括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两组手术方法。本文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6 年8 月—2019 年9 月诊治的30 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30 例患者中,女22 例,男8例,年龄63 ~90 岁,平均年龄(78.5±3.4)岁,按骨折部位分,左侧骨折14 例,右侧骨折16 例,根据骨折位置分,基底层8 例、经颈型9 例、头下型13 例;按骨折原因分,跌倒14 例、交通事故8 例、重物砸伤5 例、高空坠落3 例;按合并疾病分,合并高血脂14 例、合并冠心病8 例、合并高血压9 例、合并糖尿病12 例,其中合并两种以上病症的患者10 例,见表1。

表1 30 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一般资料情况(±s)

表1 30 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一般资料情况(±s)

例数 性别 骨折位置 平均年龄 骨折部位男 女 头下型 经颈型 基底层 左侧 右侧30 8 22 13 9 8 (78.5±3.4) 14 16

选入标准:患者年龄63 ~90 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表示同意;获医院伦理委员会许可。

1.2 方法

1.2.1 术前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止痛、控制血压、血糖等常规治疗。术前5 天,对患者患肢进行皮牵引,并进行常规术前检查。全面分析患者各器官与系统功能情况,并联合有关科室参与会诊治疗,评估患者的手术耐受力情况,并确定准确的手术时间[5]。为制定适合患者手术所需的假体,对患者髋关节、股骨正位、股骨侧位等部位进行X 线片照射,了解患者股骨髓腔、密度、形态、髋臼及股骨皮质厚度等状况[6]。

1.2.2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方法 取患者侧卧位,使患髋朝上,对骨盆位置予以固定,使患者躯干冠状轴面与手术台呈90°直角,进行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从患者髋关节后外侧切口,自患者患侧股骨大粗隆位置入手,并依次切开患者皮肤、皮下组织及肌肉组织,分离出股大肌,将旋股外侧肌群切断,漏出关节囊[7]。将关节囊以倒T 型切开,使患者股骨头、基底部及股骨颈等部位充分暴露出来,在小粗隆上方1.5c m 位置,将股骨颈残端截断,并切掉股骨头,在测量完患者股骨头直径后,凿开患者骨髓腔,并进行扩髓,对股骨颈进行修正,待股骨近端皮质密度较好,骨质疏松较轻时,置入人工股骨头,部分骨质疏松较为严重的患者,采用骨水泥进行固定,待人工股骨头复位并进入髋臼、关节活动无脱位与阻力情况后,可进行异物清除,安排清洗,并逐层缝合[8]。

1.2.3 术后治疗方法 使患者患肢置于外展轻度外旋位,保持中立位,应用抗生素与低分子肝素,2 例负压引流患者需观察2 ~4d。术后2d,进行股四头肌等部位的收缩锻炼,术后3d 练习半坐位,并逐渐进行完全坐位。将髋、膝搭至床边,进行膝与踝的屈伸运动,且屈髋角度不可超过90°。所有患者术后均次日下床扶助行器行走,1w 后,按患者病情恢复情况,进行拄拐站立训练,并逐渐过渡为完全负重锻炼,同时注意避免进行患肢内收与盘腿等动作。

1.3 指标观察

记录30 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下床时间等临床指标,患者发生假体脱位、深静脉血栓、神经损伤、疼痛及尿路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根据术后6 个月到1 年半时间的随访,从疼痛程度、关节活动及关节功能三方面对患者进行Harris 评分,满分100 分,90分以上表示优、80 ~89 分表示良,70 ~79 分表示可,70分以下表示差,计算优良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患者手术时间等临床指标情况

30 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手术时间(88.5±13.7)min,术后出血量(229.6±39.5)m l,住院时间(17.9±2.7)d,下床活动时间(5.6±1.2)d。

2.2 计算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30 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未发生假体脱位、深静脉血栓、神经损伤;产生疼痛2 例,发生尿路感染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0%。

2.3 计算患者治疗后的优良率

术后6 个月到1 年半时间的随访,30 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优20 例,良7 例,可2 例,差1 例,优良率为90%。

3. 讨论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对创伤的应激能力、预防能力及免疫能力随患者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当患者髋关节周围肌群发生退变、稳定性变差时,反应速度也随之减退,在外力作用下,很容易发生骨折。股骨颈承受能力较大,主要位于股骨颈基底与股骨头之间,易因承重力较大而发生断裂[9-13]。股骨颈机体结构较为特殊,其血液来源为小凹动脉、旋股等动脉,患者如果发生股骨颈骨折,会引起为股骨颈提供血液的动脉出现被损伤或被压迫情况,产生血运障碍问题,导致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逐渐升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存在严重影响。治疗股骨颈骨折较为困难,当出现骨折延迟愈合或骨不连接等问题时,则会加大股骨颈骨折治疗的难度。治疗股骨颈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或保守治疗,易延长患者的卧床时间,甚至易引发肺炎、压疮及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不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作为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治疗方法,髋关节置换术对髋关节不可逆损伤疗效显著。患者身体情况、相关原发疾病、假体选择及生物学技术等因素与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与生活质量提升存在密切联系。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由于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较为适合身体综合情况较差、高龄及耐受程度差的患者[14]。

30 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手术时间(88.5±13.7)min,术后出血量(229.6±39.5)ml,住院时间(17.9±2.7)d,下床活动时间(5.6±1.2)d。30 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产生疼痛2 例,发生尿路感染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0%。30 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优20 例,良7 例,可2 例,差1 例,优良率为90%。这与史翀, 王长海[15]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77.34±8.61)min,住院时间(17.8±2.91)d,术中出血量(237.11±53.26)ml,下床活动时间(12.29±2.18)d,显著优于对照组(120.35±9.48)min、(19.42±3.13)、(358.94±62.27)ml 及(13.37±2.88)d 相一致。

综上所述,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效果较好,手术创伤较小,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治疗优良率较高,适合身体综合情况较差、高龄及耐受程度差的患者。

猜你喜欢
股骨颈股骨头置换术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
中西医结合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