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六分钟步行实验距离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2020-03-26 08:55任君清
医药前沿 2020年32期
关键词:稳定期中度重度

任君清

(宣城市人民医院 安徽 宣城 242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属于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其主要特征为气流的不完全可逆性限制,以咳嗽、咳痰、喘息等主要表现,呈进行性发展[1]。根据疾病的发展,COPD 可以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若未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极有可能引发相关并发症,如肺心病、肺动脉高压、肺性脑病等,严重降低患者的健康水平,影响预后的同时甚至威胁生命安全[2]。肺功能检查是稳定期COPD 检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也是不可缺少的项目之一,通过该检查可掌握病情的发展,为治疗的进行提供参考。六分钟步行实验距离(6MWT)是COPD 患者病情评估的重要方法,操作较为的简单,可行性较高,在反应患者病情及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3]。目前,临床关于稳定期COPD 患者6MWT 和肺功能相关内容的报道并不少见,但是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尽管也有所研究,但是仍旧存在一定的争议。为此,本研究纳入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20 年1 月至8 月收治的稳定期COPD 患者30 例作为研究对象,针对6MWT 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8 月在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的30例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研究。全部患者中,男25例(83.33%),女5 例(16.67%);年龄67 ~85 岁,平均年龄(72.21±2.89)岁;病程2 ~16 年,平均病程(7.84±0.56)年;疾病严重程度分级,轻度8 例(26.67%),中度12 例(40.00%),重度6 例(20.00%),极重度4 例(13.33%);体重指数(BMI)18 ~28kg/m2,平均BMI(22.36±1.52)kg/m2。

纳入标准:(1)符合COPD 临床相关诊断标准,处于疾病稳定期;(2)受试前6h 未使用过短效支气管舒张剂;(3)患者均自愿参与;(4)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1)患者处于急性加重期;(2)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3)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癌症患者;(4)认知功能存在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精神异常,无法配合完成调查研究。

1.2 方法

1.2.1 肺功能检测 采用肺功能仪进行检查,为日本 CHESTGRAPH HI101 型,检测时严格按照操作说明操作,提升规范性,保证质量符合要求。检测的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第1s 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第1s 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VE1/FVC)。

1.2.2 6MWT 实验 实验操作:事先对患者进行宣教,让患者对实验的过程、目的、方法等有清晰地了解和掌握,使其熟悉环境。指导患者在长度为50m 的直廊中来回行走,在一头一尾和中间位置,分别放置一把休息椅以供休息。行走时避免外界对患者产生的干扰,让患者能够最大限度地进行行走,若出现明显呼吸困难、胸闷头晕等症状即终止试验。记录6min 内患者行走的距离,未完成6min 行走的以终止时的行走距离作为数据值。运动试验前及运动后,监测生命体征,记录心率、血压及脉氧(SPO2)。

1.3 观察指标

检测全部患者的肺功能各指标,以及6MWT,计算平均值作为分析数据,对6MWT 与FVC%、FEV1%、FVE1/FVC 各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根据6MWT 结果,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四个级别[4]:(1)6MWT ≥350m 为轻度;(2)6MWT 介于250 ~349m 为中度;(3)6MWT 介于150 ~249m 为重度;(4)6MWT <150m 为极重度。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稳定期COPD 患者6MWT 与各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全部30 例患者,均顺利完成6MWT 实验和肺功能检测,期间未出现因为不良事件而终止实验或检测的现象。经检测,6MWT 为(286.64±25.41)m,FVC 为(41.07±5.68)%,FEV1 为(39.62±4.97)%,FVE1/FVC 为(62.39±8.05)。相关性分析均呈正相关(P <0.05),见表1。

2.2 不同病情的患者6MWT 与各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经相关性分析,轻、中、重度COPD 患者6MWT 与FVC%、FEV1%、FVE1/FVC 基本(除中度患者FEV1%外)呈显著正相关(P<0.05),但极重度COPD 患者6MWT 与FVC%、FEV1%、FVE1/FVC均无显著相关性(P >0.05),见表2。

表2 不同病情的患者6MWT 与各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s)

表2 不同病情的患者6MWT 与各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s)

指标 轻度 中度数值 r P 数值 r P FVC% 63.21±8.24 0.897 0.004 56.08±7.54 0.881 0.005 FEV1% 61.79±7.86 0.694 0.021 50.41±7.94 0.326 0.090 FVE1/FVC 70.82±9.71 0.832 0.006 68.32±8.75 0.795 0.011续表2重度 极重度数值 r P 数值 r P 42.10±5.42 0.612 0.026 36.04±4.12 0.312 0.092 40.39±5.01 0.583 0.030 34.28±4.03 0.278 0.120 60.25±7.46 0.651 0.022 53.49±5.20 0.302 0.097

3.讨论

COPD 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好发于中老年群体中,尤其以40 岁以上群体为主,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至今,COPD 的发病原因并不明确,一般认为与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发生有关的因素均有可能导致该病,其危险因素包括吸烟、空气污染、粉尘和化学物质等吸入(外因),以及遗传、气道反应性增高、婴幼儿时期肺部发育不良等(内因)[5]。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以及空气污染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加重,COPD 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到人们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对COPD 的相关研究和分析,可为临床提供有效理论参考,以提高该病的治疗水平。

运动实验是临床疾病诊疗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通过对疾病患者运动能力的测定,来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掌握机体的相关功能状态。6MWT 是一种常用于测评肺部疾病患者的运动实验,指的是测定患者在6min 之内正常行走的距离,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无创等特点,可以评价患者心功能、肺功能状况,同时还可作为预后评判的重要指标[6]。本研究中,经6MWT 实验和肺功能检测后,对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稳定期COPD 患者的6MWT 与FVC%、FEV1%、FVE1/FVC 均呈正相关(P <0.05)。进一步分析发现,轻、中、重度COPD 患者6MWT 与FVC%、FEV1%、FVE1/FVC 基本(除中度患者FEV1%和极重度外)呈显著正相关(P <0.05)。由此可以看出,6MWT 可反映稳定期COPD 患者肺功能的变化,可作为长期监测的一种手段的,对COPD 患者病情的评价进行补充。但是由于本研究在样本量较少,获得上述的结果可能说服力不足,因此在日后的研究中需加大样本展开更为详细的分析。

综上所述,稳定期COPD 患者6MWT 与各肺功能指标由明显的相关性,可用于评估轻中重度患者的肺功能变化,但是否可用于评估极重度患者肺功能变化的评估,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猜你喜欢
稳定期中度重度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小米手表
特异性抗P . g-IgY龈下冲洗液对中度和重度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LEEP治疗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对HPV感染的影响
重度垂直系列之一
有壹手快修:钣金领域的重度垂直
2014新主流“重度手游”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舒利迭联合喘可治注射液治疗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老年重度低血钾致横纹肌溶解症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