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镇痛在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03-26 08:55温恒陈康卫
医药前沿 2020年32期
关键词:外科腹腔镜理念

温恒 陈康卫

(1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浙江 杭州 310000)

(2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浙江 丽水 323500)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高更新,新的手术方式改善了传统开腹手术引起的创伤大和高并发症高问题,使患者手术后安全性更高。特别是在最近几年应用的腹腔镜手术,该种手术有着创伤小,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和患者恢复快的优势,在临床上获得普遍使用。腹腔镜手术,有效弥补了传统开腹手术不足,提高患者手术效果,实现患者快速康复。但是,使用腹腔镜手术还是一种有创手术方法,虽然能够减少对患者伤害,但是还是会对患者有创伤,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方法后,术后会有疼痛。患者手术疼痛度大,将影响手术效果恢复,还会影响患者心理情绪变化,不利于患者治疗工作开展。为了解决腹腔镜手术患者疼痛问题,可以在快速康复理念下进行多种模式镇痛,这种镇痛方法中,针对患者不同情况,采用多种模式镇痛,以此来减少患者疼痛,实现患者快速康复。基于此,本组研究腹腔镜手术患者治疗过程中在快速康复理念下进行多模式镇痛,观察多模式镇痛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8 年6 月—2020 年6月收治的腹腔镜治疗患者146 例作为观察对象,并且随机将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研究组随机编入患者73 例,年龄46.68±6.23 岁,男40 例,女33 例。参照组随机编入患者73 例,年龄47.79±6.21 岁,男39 例,女34 例。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1)患者使用影像学和病理学诊断需要使用手术治疗;(2)所有患者经过医院研究理论委员会同意;(3)患者同意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1)患者在本次研究时无法完成研究内容;(2)患者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3)患者有严重的器官功能障碍。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参照组使用常规的镇痛方法,该种镇痛方法中,需要在麻醉前对患者健康教育,手术麻醉前使用药物诱导麻醉,诱导麻醉药物主要为丙泊酚、芬太尼、咪达唑仑等药物;手术过程中采用持续麻醉方法,需要维持使用丙泊酚、芬太尼等药物;患者手术后可以采用镇痛药物治疗,包括曲马多、盐酸哌替啶等药物,如果手术疼痛大,可以对患者使用自动镇痛泵[1]。

1.2.2 研究组 研究组采用快速康复理念下的多种模式镇痛:

(1)组建疼痛管理团队:在团队组建完成后,对团队人员开培训工作,使其专业素质能够达到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要求。因此在使用培训过程中,需要以该种理念为指导,对疼痛管理小组进行培训工作。培训完成后,还需融合考核模式在其中,考核的目的可以检验成员培训效果,也可以通过考核来保证专业团队的专业素质。疼痛管理小组成员经过培训,还必须通过考核,才能够参与到实际的工作中[2]。

(2)开展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健康宣教:患者和患者家属由于是非专业人员,因此对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知识了解不多,患者和家属对以上知识不了解,在开展治疗过程中使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实施多种模式镇痛管理时,患者和家属配合程度不高,影响该种方案的设施效果。以此,在疼痛管理小组工作中,需要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工作。使用的健康教育方法可以采用面对面宣教,这种宣教效果高,但是在面对面宣教时,需要根据患者差异开展,比如患者文化程度高,可以采用专业知识宣教,患者文化程度低,可以使用通俗易懂方法宣教,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才能够帮助患者掌握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多种模式镇痛知识,有于利于工作的开展[3]。

(3)患者在手术前使用羟考酮联合芬太尼诱导模式,手术过程中采用硬膜外麻醉,主要药物有吗啡和布比卡因等,维持麻醉时可以采用芬太尼等进行静脉泵注。

(4)患者手术后48 小时采用自动镇痛泵,药物可以选择使用吗啡、布比卡因等,实现多种模式镇痛。

1.3 效果评价

1.3.1 疼痛评价:疼痛效果评价使用HPOI 量表评价,量表总分10 分,患者评分越高,镇痛质量越好。

1.3.2 睡眠质量评价:睡眠质量使用PSQI 评价,总评分为20 分,患者评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围手术期各指标情况

两组围手术期各指标对照中,主要是从住院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时间、排气时间进行对比,其中研究组各时间均短于参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指标对照(±s)

表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指标对照(±s)

组别 数例 住院时间(d) 下床时间(h) 排便时间(h) 排气时间(h) 进食时间(h)研究组 73 3.65±0.65 4.48±0.53 28.87±3.38 14.48±1.97 6.92±0.65参照组 73 5.31±0.79 7.35±0.92 47.79±5.16 20.35±2.01 10.36±0.84 t-13.864 23.095 26.206 17.820 27.672 P-<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疼痛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72 小时后HPOI 评分对照中,研究组为(8.93±1.14)分,参照组为(6.70±1.09)分,(t=6.391,P=0.001),结果有显著差异(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HPOI 评分对照(±s,分)

表2 两组患者HPOI 评分对照(±s,分)

组别 数例 手术后12 小时 手术72 小时研究组 73 6.31±0.83 8.93±1.14参照组 73 4.72±0.82 6.70±1.09 t-5.351 6.391 P-0.004 0.001

2.3 两组睡眠质量情况

两组治疗72小时后PSQI评分对照中,研究组为(9.31±1.76)分,参照组为(15.31±2.84)分,(t=8.416,P=0.000),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72 小时后PSQI 评分对照(±s,分)

表3 两组治疗72 小时后PSQI 评分对照(±s,分)

组别 数例 PSQI 评分(72 小时)研究组 73 9.31±1.76参照组 73 15.31±2.84 t-8.416 P-0.000

2.4 两组并发症情况

两组并发症对比,研究组为8.21%,参照组为6.84%,结果无显著性差异(χ2=0.118,P=0.957)。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讨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国外手术中比较流行,而且在国外先进国家使用时间久远,有着成熟的经验。但是在我国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时间比较短,因此还有许多研究内容需要深入。特别是随着现代医疗技术不断更新,在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过程中,为了提高患者手术效果,减少患者手术伤害,实现患者快速康复。需要在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后使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同时在手术麻醉中的人员,可以在该种理念下使用多种模式镇痛,多种模式镇痛是根据患者不同需要和不同情况,采用合理、科学化的镇痛,以此来提高患者镇痛效果,实现患者快速康复[4-5]。

在本组研究中,为了获得腹腔镜手术患者使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多种模式镇痛效果,使用两组对照分析。从两组治疗指标分析,两组围手术期各指标对照中,主要是从住院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时间、排气时间进行对照,其中研究组各时间短与参照组,结果有显著差异(χ2=0.118,P=0.957)。再从两组患者治疗72 小时后HPOI 评分对比中分析,研究组为8.93±1.14(分),参照组为6.70±1.09(分),结果有显著差异(t=6.391,P=0.001)。最后从两组治疗72 小时后PSQI 评分对比中分析,研究组为9.31±1.76(分),参照组为15.31±2.84(分),结果有显著差异(t=8.416,P=0.000)。

综上,患者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进行的多种模式镇痛可以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实现患者睡眠质量提高和疼痛程度缓解,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应用[5]。

猜你喜欢
外科腹腔镜理念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