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主被动运动康复机在ICU 昏迷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效果观察

2020-03-26 08:55于泓秦霞
医药前沿 2020年32期
关键词:被动下肢血栓

于泓 秦霞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昆山 215300)

ICU 昏迷患者病情危急、严重,患者的意识丧失,无法自主活动,需要长时间卧床。由于下肢缺乏活动,会影响其血液循环,出现血液高凝的情况。与此同时,受到血管反复穿刺置管的影响,或是血管受到药物刺激,容易形成血管内膜损伤,增加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下肢深静脉血栓是ICU 昏迷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引起患肢肿胀、浅静脉曲张、慢性淤血性溃疡。而在血栓脱落后,容易导致肺动脉栓塞,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在ICU昏迷患者的监护工作中,需要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可以在常规的物理药物治疗外选用下肢主被动运动康复机治疗方法[1]。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 年6 月—2020 年7 月收治的100例ICU 昏迷患者,caprini 评分≥2 分,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 例)。观察组中,男/女=26/24,年龄范围为20 ~85 岁,平均年龄(63.46±4.37)岁。对照组中,男/女=28/22,年龄范围为22 ~86 岁,平均年龄(62.87±4.23)岁。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 >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抬高下肢20~30°左右。医护人员评估病人caprini 评分≥2 分,即予踝泵运动(20 ~30 次/组,每日2 ~3 组)弹力袜或下肢气压泵等物理预防措施。评估出血风险,根据病情使用抗凝药物。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定时进行翻身。尽可能避免下肢静脉穿刺,使用有刺激性药物时,建立多个静脉通道,防止药物对于同一血管形成反复刺激。检测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血液高凝的情况,实施静脉补液。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应禁止按摩其下肢,根据病情在DSA 下行下肢滤器置入术治疗。

观察组(常规治疗+下肢主被动运动康复机治疗):针对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ICU 昏迷患者,通过物理加药物等常规治疗方法产生预防效果。在此基础上,实施下肢主被动运动康复机治疗。使用下肢主被动运动康复机,将脚踏板转动至合适的位置,保证曲柄可自由转动,长度设置正确。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固定肢体。戴手套握住手把根据患者的病情,连接电源,启动治疗仪。点击“上下肢训练”,根据医嘱选择模式(常有主动模式、被动模式、主被动模式、助力模式)、合理设定时间、速度(0 ~60、主动模式不能调节)、阻力(0 ~20mmHg、主动模式不能调节),点击“开始”进入训练;训练过程中,监测生命体证,若出现异常及时停止;密切观察病人反应、出现痉挛,嘱患者放松,机器自动反向旋转,解除或消除痉挛。运动结束后,点击“退出”键,查看训练结果统计,取下康复器。上述方法持续治疗1 次/d,持续治疗15d。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下肢深静脉血栓与肺栓塞发生情况

对比空气波气压治疗和常规治疗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方面的作用效果,见表1。

表1 下肢深静脉血栓与肺栓塞发生情况观察[n(%)]

2.2 股静脉、腘静脉血流速度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股静脉、腘静脉血流速度,见表2。

表2 股静脉、腘静脉血流速度对比(±s,cm/s)

组别 n 股静脉血流速度 腘静脉血流速度观察组 50 23.17±1.85 16.22±2.06对照组 50 16.04±2.11 8.94±1.95 t 17.966 18.148 P<0.05 <0.05

3.讨论

ICU 昏迷患者多见于颅脑外伤、脑出血等危重症疾病,在得到及时、有效救治的同时,还需要持续进行病情和体征监测,防止病情的进展与恶化,短时间内仍无法完全脱离风险。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则会进一步增加疾病的危险程度,对于患者的治疗恢复产生妨碍。在ICU 昏迷患者的治疗工作中,同时应该注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采取预防性的干预措施[2]。

ICU 昏迷患者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患者在长期卧床的过程中,会出现静脉血流缓滞的情况。反复、多次的穿刺置管,同时受到药物的刺激,还会出现静脉壁损伤的情况。另外,受到静脉瘀血、高脂血症以及脱水引起血液浓缩的影响,容易出现血液高凝的情况,上述因素均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增加了肺动脉栓塞的发生,不利于患者的治疗恢复[3]。

在ICU 昏迷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为了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需要考虑到血栓形成的各类诱因,实施综合、全面的治疗干预。通过抬高下肢、弹力袜、气压泵等物理方式,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出现静脉血流缓滞、静脉瘀血的情况。在穿刺、置管、给药的过程中,注意保护下肢静脉血管,避免其持续受到刺激和损伤,预防血管内膜损伤的发生。评估出血风险,根据病情使用抗凝药物,同时针对有高血压、高脂血症以及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密切监测其血压、血脂、血糖状态,进行血液黏稠度的评估,判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4]。

实施常规治疗干预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风险,但是整体的防控效果并不理想[5]。在常规治疗干预的基础上,采用下肢主被动运动康复机治疗方法。作为一种物理疗法,下肢主被动运动康复机使用过程中,通过下肢的主、被动运动,增加关节活动度、提高肌力及肌张力,有效促进下肢血液流动,进而改善微循环、改善新陈代谢,防止血栓的形成[6]。下肢主被动运动康复机通过计算机芯片控制发动机提供动力,能增加骨骼肌的抗疲劳性、能够增强肌肉的耐力,作用于浅静脉,促进血液回流,减少血液淤积。同时可以产生被动的按摩作用,改善下肢血液循环的同时,促进血液代谢,加快炎症因子的吸收,在预防肌肉萎缩方面有着良好的作用效果[7]。相比于人力的按摩方法,下肢主被动运动康复机治疗期间,能够更为均匀的、根据患者的自身肌肉肌力及肌张力情况匀和的施加动力,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8]。本文结果显示,接受下肢主被动运动康复机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00%,比接受常规治疗干预的对照组更低,说明了下肢主被动运动康复机治疗在ICU 昏迷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优势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不能使用下肢主被动运动康复机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ICU 昏迷患者接受下肢主被动运动康复机治疗,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

猜你喜欢
被动下肢血栓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主动句都能转换成被动句吗
第五课 拒绝被动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治疗